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739章 登基在即

北唐天下 第739章 登基在即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两人分立两桌,陈三倒了杯茶水,低头轻轻摇动,嘴唇轻启。

“师姑前来,有事?”

女子紧了紧斗篷,随意看了几眼这间茶肆,轻声说道:“贤侄好运气,竟然能在这潼关之地,找了间与长安想若之地。”

陈三嘴角轻笑一声,却不置言,他知道此女前来,必然是有事要他去做,更知道,此女耐性不是很好,哪怕已经于道观修行数年。

果然,见陈三低头摇动精致瓷盏,过了十数息后,黑衣斗篷女轻声说道:“你老师去了洛阳,师姑想知道更多关于李悍虎的事情,能不能入了北地王府?”

陈三眉头皱了一下,说道:“师姑是觉得李悍虎愚蠢,还是觉得北地王府是这么好进的?”

黑衣斗篷女子一阵沉默,叹气一声,说道:“这个北地王确实不同于他人,真没法子吗?”

陈三把玩了许久的茶盏,却一直未饮杯中水,当她说出这句话语时,一口饮尽,轻声说道:“师姑有没有想过,北地王若死了,天下又会如何?”

“有没有考虑过营州军的报复?”

陈三起身,缓步向外走去,在离开女子身边时,轻声说道:“师姑……你……不如自刎吧,多活一日又如何?还能逃脱?”

陈三说完,大步离去,女子身子颤抖,几乎就要把持不住,低垂着头的她,良久才从衣袖中拿出一粒黑色药丸,颤抖着手塞入口中,颤抖慢慢消失,看着空无一人的茶肆,深深叹息一声,又拉扯了下斗篷,完全掩盖住自己容颜。

日子渐近,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徐泗节度使时溥、成德节度使王镕、义武节度使王都、幽州节度使马仲安、横海节度使李飞虎、蜀中西川节度使王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鄜坊节度使杨启化、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云州防御使米虎……,甚至连杀了孙儒,自立为淮南节度使的杨行密,逃到潭州自立为刺史的马殷,数十节度使、防御使、刺史们纷纷派了使者前来,李裕登基在即,数十节度使遣使前来观礼,潼关太小,无法在此处大典以彰显朝廷威严,于是朝臣们决定前往洛阳,各节度使使者前来潼关,李思钰的禁足令也已解除,对这些使者们的拜访,他未去理会,全由杨复恭去处理,李裕要在洛阳大典登基,他需要前往一次洛阳,在此之前,有些事情,他还需要解决。

不许出府的禁令解除后,李思钰带着数十亲卫,一路来到东城一处小院,小院不大,如农家小院差不多,房门院外有两个军卒守在那里,看到李思钰打马前来,两军卒忙挺直了身子。

“大帅!”

两军卒齐齐捶胸行礼,一军卒上前推开院门。

没有太多话语,他只是拍了拍开门军卒肩膀,径直走入院内,入眼是院中一颗桃树,院中很干净,像是已经打扫过了的,走了两步,露出用木板挡住的窗户,还有窗户下正在透牙的李侃。

李侃听到有人开门,以为是守门军卒进来察看他们是否还在呢,被关押在这间小院中也有了些时日,他们早已习惯院外军卒不时会进来察看。

感受着脚步来到身后,言语不清骂道:“老子这么大的人,看不到吗?”

“看到了,就滚!”

或是感受到身后之人未曾离去,正在不断抖动透牙的手一顿,撅着屁股回头,更加恼怒样子。

“还不滚……你……”

李侃未见过李思钰,但他听人说起过,知道他身材高大,最为特殊的,就是他一直保持着光洁下巴。

一人仰着脖子抬头去看,一人低头俯视。

李思钰国字脸,虽不怎么俊美,却也过的去,身量高大,猿背蜂腰,给人很强的压迫力,当李侃观察李思钰时,李思钰亦在观察着他。

李侃脸有点长,除了两道眉毛像下趴着,看着长相,即使成年也不大可能成为武将,其余的尚好,不算太差。

见李侃蹲在地上,见他不言语,李思钰沉声说道:“四公子不会永远蹲在地上吧?”

李侃忙起身,正要开口,才发觉嘴里都是柳条碎屑,忙“呸呸”一阵乱吐。

李思钰背着双手,透过窗户缝隙,看到屋内还有一人躺在床上看样子正在熟睡。

“三兄昨日睡得较晚,小人这就把三兄叫起……”

“不忙,本王前来就是看看,看看四公子可是受了委屈。”

李侃哪敢说什么委屈,这个高大汉子丝毫不比父亲差了半分,前些日,他竟然听人说,晋王也被此人带到了潼关,如此之人,又如何敢不小心应对?

李侃小心应付道:“没有委屈,这里挺好,清净。”

李思钰点了点头,一边走向院中石椅,一边说道:“长安被焚,事务繁忙,一直未前去看看,如今太子登基在即,故而要前往一趟长安看看,顺道也去看望一下岐国郡王,本想着,既然要前去一趟凤翔府,你也出来些时日,也该回家看看了,就想过来问问,当然,若四公子喜欢这里的清净,一直留在这里也不错,少了案牍之劳苦。”

李侃大惊,听到他竟然要前去凤翔府,在潼关这些日,他算对营州军有了个直观认知,晋王这么强的藩王都成了此人俘虏,若要前往凤翔府……

想到这里,李侃忙上前拜倒。

“王爷,我凤翔府可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素无不臣之心啊!”

看着额头冷汗直冒的李侃,拍了拍石桌,笑道:“四公子莫要担忧,本王只是去拜访一下郡王,并无他意。”

“岐国郡王屡屡护驾杀贼,有功于大唐社稷,本王自不会对凤翔府有觊觎之心。”

“前些日,泾原节度使张球之子张宗嗣前来,向朝廷控诉岐国郡王无罪而杀其父,泾原节度使张球乃国之戍守边将,朝廷也尤为重视,故而本王想去看看,若那张球有反叛之意……杀了也就杀了,本王素知岐国郡王乃忠义之臣,当不至于无罪而害忠臣。”

李侃冷汗直冒,忙躬身说道:“王爷所言甚是,定是那张球意图不轨,被家父斩杀!”

李思钰点了点头,拍了拍石桌,说道:“坐下,咱们聊一会。”

李侃不敢忤逆,坐下半个屁股。

李思钰说道:“岐国郡王素来忠义,本王早已知晓,长安被焚烧一空,人丁也多逃入华州以东,本王弟子杨守国虽在长安收拢些百姓,帮助他们耕种,但其卒也只有千骑罢了,后来李存信降了我军,但李存信终究还是有些不妥的,本王就是前去长安看看,顺便与岐国郡王聊聊,毕竟远亲不如近邻,能够和睦相处自是件好事,四公子以为呢?”

李侃连忙点头,说道:“王爷所言甚是,远……远亲不如近邻……”

“嗯,本王就是这么觉得,可有些人却与本王言,郡王最近与吐蕃人亲近,这就有些不妥了,吐蕃人占了我大唐陇右之地,大唐每每施恩于吐蕃人,他们却在我大唐危难之时,杀我民,夺我地,如此狼子野心之人,与之相善,终究是不妥的,四公子以为呢?”

李侃整个身子都要滑落在地上,李思钰嘴里话语虽一再强调无讨伐之心,却一再冒出杀意来,这让李侃惊恐。

李思钰说道:“若是岐国郡王能够以大唐安危,以天下安危为重,哪怕封个王也算不得什么,可若真是与吐蕃人走的太近,本王就算心痛,也不得不领军前往。”

“不!不会!父亲绝不会与吐蕃人相善的!”李侃失声惊呼。

李思钰点了点头,起身拍了拍李侃,说道:“本王是相信岐国郡王的。”

说完,起身就要转身离去,却又说道:“四公子即使真的很喜欢这里的清静,可……父母在,子不远游,出来的时间不宜太久,四公子还是回家去看看吧。”

李思钰叹气一声,起身告辞,在李思钰走后,门外守卒也已不见了踪影,李侃、李继密若想离开,随时都可以。

“大帅,大公子信件。”

刚出了这间小院,小五急匆匆找来,接过信件,他未性急拆开,拿着信件翻转看了几眼,发现是八百里加急信,眉头微皱。

“这一片地方,哪里比较清静些?”

小五想了下,突然说道:“登仙楼就在近处。”

“嗯?”

李思钰愣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登仙楼是个什么地方,他比谁都清楚,本不想留着登仙楼,但这个时代,无论有无登仙楼,寻欢之所都少不了,而且战乱死的男人更多,女人无数,这种事情更无法去过问,也就任由月理朵去瞎整,也总好过整日琢磨着如何给他惹麻烦。

八百里加急虽急,但也不在乎一时半会,有千骑在侧,就算有危险,也能逃出来,更何况还有李存信领兵万余在长安,尽管李存信杀了这么多兄弟,名声早已臭大街了,但他反而觉得,这种人才更可信些。

一干人走在大街小巷中,认识他李大帅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在芙蓉阁前,满城百姓几乎就无人不知他就是营州军大帅,可是无论是谁,见到他,要么转身就跑,要么躬身退到一旁,芙蓉阁前的笑话没看成,反而满城百姓被杨复恭骂了个狗血喷头,也无人敢在酒楼以此题为笑资,否则会被其余百姓,用杨复恭话语再臭骂一顿的。

对杨复恭这个宦官阿父,他早已打心眼里认可了,以前再坏又如何,这个时代又有几个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