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726章 不为过吧

北唐天下 第726章 不为过吧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崔胤、崔远自然知晓自称“有贤”女子是谁,要说此女在长安,乃至天下也是极为有名,正是风流女道士鱼玄机!

说起鱼玄机,那可就有的说头了,才女是才女,可这性子却害了她一生!

鱼玄机家境不是很好,父亲也是那种书呆子模样,不过对她的期望很大,自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所授甚多,自幼就与大诗人温庭筠相交甚好,在她十四岁时,经温庭筠牵线,嫁给状元李亿作妾。

李亿是何人?那是五门七望李家之人,而且还是李氏嫡子,正妻更是裴家女,按理说,娶妻娶贤,娶妾娶色,作为妾室,鱼玄机年轻漂亮,于长安又有才女之名,对于各大家族来说,这是顶有面的事情,裴家是世家豪门,所出之女自是不差,若鱼玄机能够老老实实做个妾室,待遇自也不会太差,可偏偏鱼玄机性子“爱炫、爱酷”,这可就让裴氏不满了。

鱼玄机自幼生活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居住在平康里。平康里又是什么地方?怎么说呢,如花街柳巷差不多,是歌妓云集之所,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见惯了嬉笑怒骂,见惯了柔情蜜意,性子也不似深闺阁楼中女子,每每还与裴氏争宠。

别说正妻裴氏是豪门裴家之女,就是寒门貌丑粗鄙女子,可一旦为了正妻,那也不是一个妾室可以随意挑衅的,哪怕这个妾室是公主也不行!

这是规矩,而且还是死规矩,与后世小三常常欺辱正妻不同,豪门更是尤为重视这些。

李亿是李氏之人不假,裴家那也不是好惹的,无论李亿愿意不愿意,最后还是休了鱼玄机,而此时两人相处仅一年!

鱼玄机这个名字是被赶出李家后,成了道姑自己为自己起的名字,玄机是她的道号,本名幼微。

出家就出家好了,也不知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报复李亿,整个道观也成了高级“私人会所”,后来与婢女争宠,一怒杖毙了婢女,吃了官司,审理案情之人亦是裴家之人裴澄。

裴澄不但是裴家之人,更是在她被赶出李府时,追求她却被用木棍打走之人,不是冤家不聚首,在狱中可就遭了老大的罪楚,若非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一干好友相救,估计早死在了狱中。

脱离了牢狱,在陕虢隐居,而且又改名了,改成了虞有贤,后来听说还是嫁了人为妾,也不知怎地,竟然又跑回了长安故居,百姓逃离长安时,也跟着来到了潼关,竟不知怎么与阿蛮扯上了关系,被阿蛮扔给了登仙楼掌柜月理朵,李思钰自是不清楚这些烂事的,崔胤、崔远又如何不知?

见到此女,也只能摇头苦笑。

鱼玄机挽着崔胤手臂进了登仙楼,一路上了二楼,此楼可比不得长安登仙楼,长安登仙楼宛如仙宫楼宇,潼关是何地?是军城,说好听些就是厚实大气,难听些就是一堆烂石头堆起来的房子,根本没法比。

不过此女好像确有些本事,这种石头房子,被她用些木竹钉在墙上,如贴了一层壁板,上面再画几张画,写几个字,还别说,品味登时上了几个大台阶。

沿着楼梯攀上二楼,鱼玄机低声笑道:“里面可是有几位老大人,看样子挺严肃的,崔郎不会是招惹了他们吧?”

崔胤愣了一下,低声问道:“屋内还有他人?”

鱼玄机亦是愣了一下。

“崔郎不知道?”

崔胤摇了摇头。

鱼玄机轻声道:“都是些大族之人,有卢家家主、杜家、韦家、柳家……”

有些担忧道:“崔郎不会真有事吧?要不要妾身向阿蛮小姐求求情?”

崔胤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放心吧,没什么大事。”

来到门前,崔胤轻轻敲了敲门,然后推门入内,入目正如她所言,王璞、卢仁琦、杜承崴、韦邕、柳奎皆在屋内,全是沉默不语模样,见到崔胤、崔远、鱼玄机推门进来,王璞这才点头笑道:“贤侄前来可有些晚了啊!看样子的确是有些要事不宜在人前说起。”

说着,王璞看向鱼玄机,说道:“我等老朽暂借姑娘宝地,不欲让他人打扰,还请姑娘原谅则个。”

鱼玄机娇笑道:“各位大人乃文坛老前辈,妾身能沾上一丝文气已是天大幸事,自是不敢打扰各位大人。”

说完,偷瞥了一眼崔胤,暗示他莫要恼了这些老头,对于这些大族,她早已深知其厉害之处。

坐在屋内之人,虽除崔、王、卢三家为五门七望之人,其余家族虽不在其列,但亦是非同小可,又岂能轻易招惹得罪的。

崔胤看到她的暗示,不由摇头苦笑一声,还真当自己无知少年啊!

见鱼玄机关门退去,王璞看了一眼众老者,沉默片刻,这才看向崔胤、崔远,沉声说道:“两位贤侄此时方才出了崔辅政府邸,想来是知道了些事情,此时请两位贤侄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二,就是不知……我等老朽可否一窥究竟。”

崔胤与崔远对视一眼,崔胤面带微笑,说道:“诸位皆是我等叔伯,不是我崔家想要隐瞒,之事有些事情不宜让他人知晓,当然了,今日之事虽属其列,但也关乎着我等家族兴衰之事,亦是要谨慎些,以免意外之事再起。”

听到“家族兴衰”四个字,几个老头不由挺直了些身子,神色愈发郑重起来。

崔远点头说道:“正是担忧此事,故而才不欲在人前言及,今夜就算诸位叔伯不召我等晚辈,明日一早,我等也会登门造访。”

“嗯。”

卢仁琦点了点头,对这兄弟俩的言辞还算满意,说道:“两位贤侄此话甚是有理,有些事情还是谨慎些为好,就是不知,究竟何事与我等家族兴衰有牵连?”

崔胤看向杜承崴,有些犹豫,见他如此,韦邕不悦道:“我等自是不会胡言乱语,不会再有信件泄密之事!”

崔胤苦笑道:“今日之事虽重要,却无法与之前相较万一,小侄犹豫,是因杜家如今之困,若要争夺一州之地,势必让他人嫉恨不悦,故而……”

“什么?”

众家主大惊失色,一脸不可置信看着崔胤。

柳奎惊问道:“贤侄所言一州之地是何意?难道北地王……”

崔胤点头,说道:“今日家兄前去北地王府,诸位早已知晓,北地王不仅仅答应了家兄为辅政王一事,还有就是河北道太原府以南,蒲、晋、绛、慈、隰、汾、沁、泽、潞、仪十州刺史与我崔家。”

崔远接过话语,说道:“长安被焚,我等家族已经成了无根之木,各家族的处境我崔家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故而……除了晋州、蒲州两州刺史为我崔家子弟,太原府以南各州府皆入各家之人,至于归属哪一家,我崔家亦无法评判,只能由诸位自己商议着办了。”

崔胤点头道:“正是如此。河东道半数州府虽不少,可也不多,终究无法做到一家一州府,所以……终究无法在人前大肆宣扬。”

王璞深吸一口气,微微点头道:“贤侄所言甚是,大大小小家族数十,别说河东道半数州府,就是整个河东道亦无法一家一州府,自是不宜宣扬此事。”

说着,沉默了片刻,又说道:“我王家乃太原之人,当有汾、仪两州。”

闻言,卢仁琦心下有些不悦,崔胤话语虽说是李思钰与了他崔家十州刺史,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崔家得两州富裕之地,他人亦无话可言,剩下的富裕之地当属汾、绛两州,虽王璞只要了一个汾州,可若再加上仪州,剩余者只余六州之地。

隋唐之初,甚至可能还要向前推到东晋、南北朝,天下世家豪门以东西南北划分,江水以南,以晋时北地逃难过江的,为“侨姓”,以王、谢、袁、萧四姓为大;北地多胡蛮,为“虏姓”,以元、于、长孙、宇文为大;至于东西则是两个在隋唐对抗至今的集团,东面则为山东士族,西面即是关陇贵族,一个掌文,一个执武。

两地贵族皆为“郡姓”,“郡姓”即家族世居一地,哪怕遭受再多灾难,其地也有宗族留于此,“郡姓”家族,才是真正的世家大族,侨姓与虏姓虽也一时势大,但侨姓失了祖地,失了根基之地,一时虽势大,最后终究被他族姓之人超越,虏姓也侨姓也差不了多少,主要因游牧之人争斗频繁,兴起也速,败落亦速,远不如郡姓更加昌盛久远。

这或许也是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尤为在意祖地,尤为眷恋故乡的原因吧。

山东郡姓士族,以王、崔、卢、李、郑为大,也就是五门七望中的五姓之人,五个千年不衰家族。

关陇郡姓望族,以韦、裴、柳、薛、杨、杜为首,同样亦是千年不衰家族,只不过势力影响稍弱于山东士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谁让孔圣人是山东之人呢,练武的,也永远比不过学文的更持久。

房中虽缺了李、郑、裴、薛、杨五家,裴家如今已经用不着分得一州刺史,不算一些稍弱家族,比如刘崇望刘家,徐彦若徐家,这些家族是不是也要分得一州刺史?

十州之地,崔家分得两州,王家再要两州,别家还如何分得?

卢仁琦心下不满,说道:“此事还需细细思量,当以稳妥为重。”

杜承崴闷声说道:“老夫因各家族之事犯下大错,以致于造成我杜家如今困境,绛州以我杜家为首,不为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