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718章 六巨头

北唐天下 第718章 六巨头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李思钰在朝廷上有两大同盟者,一个自然是裴家,另一个则是杜家,但两者待遇又明显不同,杜家从李思钰手里所得利益远不如裴家所得,但是杜让能却是首辅大臣,或许正是因为待遇不同,才发生此等之事,但是,这究竟要怪他吗?

杜家总是在他和营州军身上左右摇摆,远不如裴家兄弟这么坚定,这种犹豫让他根本无法敢全力支持。

杨复恭知道这些,对杜家又恨又无奈,看着一地静坐的士子,还是开口说道:“诸位士子为国赤诚,咱家已经知晓,此事朝廷自当给天下一个交待,但是此时却不宜大动干戈,河东道刚刚得手,若朝廷动荡不安,河东道亦是人心惶惶,久久无法平静,还请诸位能够体谅朝廷之难。”

说着杨复恭深深一礼。

随着杨复恭弯身,无数静坐士子纷纷起身,躬身还礼。

刘庆敏向杨复恭行了一礼,随即看向无数同伴,拱手说道:“上不静,下则乱。我等前来是为了避免今后还有此等之事发生,却不是让天下不得安宁,正如杨辅政所言,河东道十八州府刚刚归于朝廷,晋王也也已到了河中,不日将入朝堂,若是见我朝廷纷争不断,若再起异心,我等当为大唐罪人,辜负了李帅历尽艰苦营造此等局面!”

刘庆敏又向杨复恭拱手道:“我等这就散去,还请杨辅政多多规劝朝廷,莫要再发生此等**我朝根基之事,还请杨辅政能可怜遭受兵灾之苦的百姓,劝解李帅莫要因此恼怒朝廷。”

说着,刘庆敏一揖到地。

杨复恭拱手还礼,说道:“春闱即将开始,河东道所需报国之臣甚多,正是大好男儿奋进之时,还望诸位能以国为重,考出上佳成绩。”

“谨遵大人之命!”

刘景瑄忙上前,大声说道:“春闱即将进行,诸位士子当静心准备,此次将有李帅亲自出题,与以往多有不同,希望诸位可以前往潼关小学堂,多听听那些先生们课程,莫要乱了手脚。”

刘景瑄的话语让这些士子一阵骚动,他们也得了风声,说仅此与往常可能不同,但一旦中举,很可能不用在朝廷各部学习三年,而是直接为一县之尊,所以这些赶来的士子们对今次春闱极为重视。

听了刘景瑄话语,不少士子大声询问了起来。

“刘辅政,今次春闱所考不是贴经、策问、诗赋么?”

刘景瑄有些挠头了,看向杨复恭。杨复恭笑了笑,大声说道:“此次春闱主要以实用为主,时政、策问、明法、明算等科目为主,当以处理具体实务为主,毕竟河东道、河右、东都、关中京畿,甚至山南西道都需要不少以实务为主官吏,所需安民治理地方之臣甚多,所以,今次春闱有些特殊,还望诸位精心准备。”

听了杨复恭话语,人群有喜有忧,大唐科考中,诗词歌赋占了相当大的比分,不少士子皆能吟诗作对,还有就是书法、策问,至于具体实务则为弱项。

这本来算不得多大事情,按照常例,中举后,他们或是在朝堂,或是下放到地方,但都不可能为一地主官,皆是先为小吏或为书佐,历练几年后,经主官推荐后才能下放为一地主官。

但是李思钰没有这么多时间,至于朝廷上已经历练了许多年的“士子”们,李思钰根本就不想使用,这些人几乎个个都如那些老家伙一般,油滑得紧,他更希望使用勤勤恳恳之人,哪怕有些不足,甚至失误。

有一个动摇离开,就会有第二个,当大半都离开了,其余人也就没了坚持,皆随之一一离去,看着静坐士子们一一离去,杨复恭神色间愈发轻松起来。

直至所有士子全都离去,杨复恭这才转身,看向两辆停留在不远处的马车,嘴角露出不屑,缓步走上前,拱手道:“寿王、夔王今日前来可是有些晚了些啊!”

李晔心下一阵恼火,掀帘走出马车,与夔王李滋一同走出马车。

“杨辅政好本事,他人无法劝走这些闹事士子,竟然被杨辅政几句话劝走,朕佩服!”

“只是……杨辅政若是能早些前来……”

李晔不住摇头叹息,好像很可惜模样。杨复恭却笑道:“此功老夫可是担当不起,只是老夫很奇怪,所知文达送来信件之人甚多,但是观看信件内容也不过就这些人罢了,老夫很纳闷,信件内容又是何人传扬出去的?”

“老夫曾听人言,好像寿王欲以此信内容胁迫重臣,士子围杜府,不会……真是寿王佳作吧?”

“混账!朕岂能行此等之事?”李晔大惊。

刘景瑄摇了摇头,上前阴阳怪气道:“这可不好说啊!”

“有些人丧心病狂起来,还真不知会不会做出如此卑劣之事来呢。”

“夔王,你以为呢?”

李滋大惊,忙说道:“此等关乎大唐中兴之事,陛下又岂能为之?定然是他人想趁乱以得其利!”

刘景瑄点头道:“嗯,咱家也以为如是,杜辅政若是去了辅政、中书令,或许又进一位王爷入了辅政大臣,也说不一定,如此一来……”

“嘿嘿,朝堂上可就热闹了啊!”

“你……你血口喷人!”李晔大怒。

“哼!”

刘景瑄看也不看李晔,向杨复恭拱手道:“时间也差不多了,该来之人也已前来,杨辅政大人,是否入了杜府?”

杨复恭点了点头,看向李晔,拱手道:“今日老夫相邀两位前来,是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此事甚大,还是一同入府商议好了。”

李晔正要开口,夔王忙问到:“不知杨辅政所商之事可是河东道之事?”

杨复恭点头道:“正是河东道之事,因信件泄密,河东道出现了些不稳,我儿为了河东道安稳,不得不调动第二步军前往太原,同时还有些人事需要与诸位说一下。”

裴贽好像已经与杨复恭、刘景瑄商议过了,一直在一旁只听却不插言,心中却如波涛翻滚,他未想到,信件泄密后,他们裴家竟然一举成为河东道第一家!

杨复恭向皱眉的李晔、李滋点了点头,第一个进入杜府,身后裴贽、刘景瑄、西门君遂紧随其后,李晔看到他们如此,心下更加暗怒不已。

无论怒与不怒,见到他们入了杜府,两人也不得不跟随进入。

朝廷五大辅政大臣,外加皇帝李晔一同前来,杜让能得知后,第一时间来到前院等待,他不是不想出府迎接,只是外面一大群静坐的士子守着,唯恐自己出府迎接,会激起士子们怒火,这才只在前院大门处等待。

一门内,一门外,在内院中,杜让能能够清晰听到门外话语,心中又羞又恼,当士子们一一离去,心下亦是大大松了口气。

见到杨复恭走入院内,忙上前作揖道:“杜某谢过杨辅政,谢过刘辅政!”

杨复恭还礼后,叹气说道:“扣押信使,虽对杜辅政行了军法,但也还能为杜辅政提升些民望,但是……信件内容之重,又如何可公诸于世?”

“此事影响之大,恐杜相也难以承受啊!”

杨复恭不由摇头叹息,刘景瑄、裴贽亦是摇头不已。

“算了,此事且不提,李帅对此又作了些调整,希望能把事情影响降到最低。”

“嗯,还是先入厅再说吧。”

杜让能又招呼李晔、李滋一同前往前厅议事。

杜府不怎么大,潼关不是长安,也不是洛阳,潼关只是一座军城,房屋大多都是以坚固厚实为主,唯一奢华的住所也就是原潼关防御使韩建府邸,只是如今成了朝廷办公之所,别说是杜府,就是李晔、杨复恭、李思钰这样大佬也不比杜府好了多少。

几人进了不大厅堂,杜让能立即严令他人不得靠近,此时他不敢再用老仆阿福,而是儿子杜光义亲自站在门外守着。

众人坐定,杨复恭向其余人等拱了拱手,说道:“我儿身居河东道,有些事情还是由老夫代为传达,若有唐突,还望诸位能够理解。”

刘景瑄不由说道:“我等不明情形,杨辅政莫要客气,我等自不会有何怨言。”

杜让能叹气一声,他不但是此地主人,更是当朝首辅大臣,无论如何也该自己开口才是,可是如今却成了这般,心下自是不好受,可杨复恭、刘景瑄所言也是实情。

李晔有些不满道:“李骠骑往来又不与我等通信,自是由杨辅政代劳。”

杨复恭见他人微微点头,知道李晔因何不满,也不打算搭理他,开口道:“我儿欲以河东将周德威、郭崇韬为河东道正副将军,想来诸位也能以知为何。”

“潼关大军囤聚,所摄者关中、河南、河东三道,可一击即退,不宜久留其外。但是,信件泄密后,晋王不满,河北道诸镇为避免朝廷逐步蚕食,很可能会与汴州朱温联手入侵河东道、东都之地。”

李晔皱眉,听到诸侯联手,心下顿觉恐慌,又自我安慰道:“李骠骑北上杀戮岚州、朔州,威逼晋王李克用臣服,之前又有河北道之行,河北道当不至于此时激怒李骠骑才对,不知杨辅政因何会言其联手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