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516章 入宫大朝(中)

北唐天下 第516章 入宫大朝(中)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李思谏心下大怒,看着李思钰恨不得活吞了他,可他也对这个李悍虎忌惮了起来,这还真不是个好惹的主,一言不合就会动手,关键自己还打不过他。

阿保机轻轻碰了碰李思谏衣袖,微微摇了摇头,李思谏深吸一口气,向李思钰拱了拱手。

“李将军,之前多有得罪,还请谅解。”

李思谏话语一出,所有人全看向李思谏,众人谁也未料到李思谏竟然低头认错。

李思钰眉头不可察皱了一下,他也没想到李思谏会这么轻易低头,党项人可不是如今的契丹人,羌族虽不怎么团结,但是党项人的崛起,身边也聚集了不少羌人部落,在北方也是很强的势力,李思谏作为夏州节度使李思恭的亲弟弟,作为党项第二人,手里嫡系兵马也有数千,否则也不可能会成为党项人的下一任节度使。

一军主将,若是轻易低头,这可不是件好事情,李思钰脑中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最后却成了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李思谏的道歉。

“迎陛下!”

就在李思钰想着夏州的事情呢,一声尖锐刺耳声在他耳边炸响,忙看向声音之处。

“恭迎陛下。”

所有官员,无论是站在店外的大汉将军,还是那些低品级的官吏,齐齐向刚刚坐在龙椅上的李晔躬身行礼。

“升朝!”

“拜!”

“再拜!”

“三拜!”

随着礼唱官一声又一声的“拜”,一个个全都抱着朝笏,撅着屁股叩头行礼,每一声“拜”,朝臣就会磕三个响头,显得极为郑重。

李思钰就是个异类了,别人手里都拿着个木板,他也有,在潼关时给他个四品忠武将军时,就把绿袍与木板都给他了,只是把这件事忘了,或者是他刻意不去理会,所以人家有木板,他没有。

不仅仅如此,他人都撅着屁股礼拜,他李思钰倒好,双手抱拳,也就躬身行了几下。

在一群趴在地上的人群中,他显得尤为突出,这让偷偷观察的大臣们嘴角不住抽动,皇帝更是有些恼火。按理说,李思钰的异状早被礼唱官看到,按理说李思钰会被礼唱官点名批评一番,可他的异状就是被人忽略了,来个不闻不问。

“礼毕!”

一个个大臣们全都从地上爬了起来,一一站回自己位置。

看到大臣们各自站好,礼唱官后退几步,站到了一只铜鹤前,不再多言。

李思钰之前光顾着说话,光顾着与李思谏置气,后来就是盯着众臣撅屁股,这座太极殿还真未仔细观察,此时看到礼唱官站到铜鹤前,这才认真观察起来。

李晔头顶上有快“正大光明”的匾额,殿内的潘龙柱8根,在李晔身前有鼎炉,有铜龟、铜鹤……

“嗯?”

李思钰突然感到有人碰了他一下,忙看向是谁碰了他,却看到裴贽一脸苦笑。

“裴相,怎么了?”

李思钰一脸疑惑,他只顾着看乌龟铜鹤啥的,哪里注意到他人说的是什么。

就在这时,李晔开口了。

“李爱卿忠贞体国,皇妹温良淑德,可谓天作之合,独孤侍郎,不知何日为佳时?”

独孤损忙出列,抱着朝笏行了一礼,说道:“下月初五当为吉日。”

李晔点了点头,直到独孤损退回班位,这才看向李思钰。

“李爱卿可否?”

李思钰哪懂这些,反正就这么回事,想也未想,大步走了出来,抱拳道:“谢过陛下。”

干巴巴一句,这让李晔有些不喜,之前未叩拜,此时又是一句干巴巴话语,强忍着不适,点头道:“既然如此,李爱卿回去多多准备。”

李思钰愣了一下,还准备个球,直接娶回去不就完事了?愣头愣脑站在太极殿前片刻,点了点头。

“诺!”

他不明白,总会有人明白的,问问裴贽就是了,打定主意后,李思钰就要退回裴贽身边,李晔又开口了。

“李爱卿忠贞体国,数月间夺回了河中、河右等地,朕欲用覃王为大总督,节制天下兵马,爱卿可有异议?”

“嗯?”

李思钰愣了一下,众臣同样也呆住了,这不符合正常顺序,按照常理,这种事情应该是压轴大事,是在朝议后半段提出,先预热才对,可李晔竟然这么快提了出来。

李思钰抬头看向李晔,沉声道:“陛下,臣有异议!”

“大总督总领天下兵马,而我大唐历来都非宗室子弟领兵在外,覃王如何可为大总督一职?”

李思钰话语刚落,孔纬出列道:“李将军言差了。”

“隋末天下大乱,我圣皇高祖……”

李思钰还未等孔纬说完,他就知道这位孔相想要说的是谁,隋末的时候,也是李家人才最鼎盛的时候,无论秦王李世民,还是齐王李元吉,甚至太子李建成也不是不能统领三军,更何况还有李氏门阀其余李姓之人,但那个时候能与当今相比吗?

李思钰双耳像是自动屏蔽了孔纬话语,开始思索如何应对眼前局面起来。

直到孔纬看向他,李思钰才明白孔纬已经说完了,面对孔纬说道:“本将军有些疑问,不知可否请教一二?”

孔纬皱起眉头,众臣从听到覃王李嗣周竟然想要争夺大总督,登时有些不满起来,很想立即出来反对,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李思钰与孔纬交锋的结果。

孔玮正色道:“还请李将军言明。”

李思钰说道:“杨广营建东都、开挖运河、三征高丽,以至于天下凋敝,乱民四起,群雄并立,敢问孔相,隋末天下动荡,为何无杨氏明臣悍将匡扶天下?”

“隋杨可算是二世而亡,我李唐又经过几世?民间有俗语,富不过三代,孔相熟读诗书,人情世故亦非小子可比,自是明白其中的因果缘由,我高祖之后,除太宗、齐王元吉、太子建成之后,良臣悍将又有几人?”

“不知孔相何以教我?”

“嘶……”

众臣冷吸声不断,李思钰这话相当于核弹一般,杀伤力巨大无比。

同样都是末年战乱纷飞的年代,尽管杨氏子孙比不了大唐李氏宗室会造人,可也说明了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