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467章 大总督

北唐天下 第467章 大总督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自从李思钰带着营州军入关后,李思钰就成了长安闲暇话题中的主角,他人都是占了多少多少地盘,他倒好,一再获胜,最后地盘却还是那么丁点,非但不见增长,而且看起来还向着减少的趋势发展。

长安人很敏感,甚至远比其余地方更加敏感,自安禄山叛乱后,长安就成了动乱之地,你来我往,这方唱罢又一人粉墨登场,无数次节度使们杀入长安,掠夺京畿之地,长安就开始变得极为敏感,无法信任任何人。

可李思钰很另类,一再吃亏,好像不把自己折腾成废人不罢休的样子,可说来也奇怪,李思钰越是折腾,反而京畿之地百姓越是喜欢上了这位关外胡子。

李思钰打了河北诸侯,那离的远,跟长安人没关系,他们还没怎么在意,但是当听说营州军要戍守长安,长安百姓就紧张了起来,很是不愿这位大爷前来长安。

这种心态李思钰是理解的,作为朝廷来说,朝廷更愿意把关中节度使们全干掉,可是朝廷无力解决这些节度使,那就只能借助外人,哪怕最后借助不了,最后选择一步险棋,增加更多的节度使,把大节度使分成更多的小节度使,让关中局势趋于平衡。

这也是为何会有向天下借兵的一个原因。

朝廷和民间百姓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正如这种事情。朝廷期望增加外来势力来限制关中诸侯,可是盘子就这么大,关中百姓就这么多钱粮,京畿之地百姓供养神策军和朝廷就已经很吃力了,再让他们供养外来军卒,京畿之地的百姓自是不愿的。

在李思钰决定入长安戍守后,民间就有传言说李思钰是如何如何暴戾可恶,是如何如何贪婪,而营州军在河北抢了不少粮食也像是验证了这个流言。

随着营州军逼近关中,负面流言也越来越盛,但是在李思钰夺了同州、华州后,脚步戛然而止,并且给两州百姓分地,制定了更低的税收,这让京畿百姓突然羡慕了起来,虽然同、华两州还未真正过上好日子,可毕竟有了那么一丁点希望。

接着就是河中之争,夺了两地盐池。

蜀中盐巴道路受阻,青海盐被吐蕃人占着,河中盐巴虽然可得到些,可盐巴价格高的吓人,谁让那些盐巴不是朝廷的呢,现在盐巴被李思钰夺了回来,而且还给了朝廷,盐巴价格甚至还未真正大规模开采供应呢,关中盐巴价格就掉了。

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百姓还未刚刚高兴起来,就听说数万关中百姓前往洛阳运粮,而且是五斛得一斛的高价,京畿百姓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嫉妒华州百姓占了老大便宜。

嫉妒没几日,就听说洛阳朱温扣住了这数万百姓,所有关中百姓都紧张起来,更加注目李思钰会如何,结果没让他们失望,朱温逃了,洛阳被夺了下来,粮食也开始运了过来,当关中百姓见到第一辆牛车通过潼关后,所有人都欢呼尖叫。

无数人在讨论这个关外“傻瓜”,却不再是冷言冷语,变成了他们嘴里的“李帅”。

这些日,不知是从哪里得知的,有一个流言疯狂在长安流传,甚至蔓延到了整个关中,而且还在向外疯狂蔓延。

李悍虎要立大总督!

一个管理河中五州、陕虢、河右、东都的大总督!

立大总督就立大总督好了,反正李帅啥事干不出来,反正与俺们小老百姓无关。

可惜,所有这么想的人都错了!

这“大总督”权利之大难以想象,几乎等同于又一个强势节度使,而且还是面相整个关中征召,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能最后胜出,你就是这个“大总督”!

或许,你说你的才能不足,那也没关系,除了李帅亲定的韩都、高思继两位将军外,还有八位将军可争夺。

若是这八位将军还争夺不下来,那还有数十、数百旅、团、排长可争夺,这些可都是面向整个关中百姓的。

唯一要求就是你要有本事。

所有人都在疯传这个消息,朝堂上诸公和皇帝肺都气炸了,李晔在朝堂上指着诸多大臣怒骂,怒骂是谁放出的消息。

李思钰打算用李昭为河右节度使、东都留守,同时给他一份“答卷”。

这份“答卷”只有两道题,不对,也算是一道选择题,即“把兵权置于东面总督府名下,还是另立都督府”,这道题很难,朝堂上争执不下,答案不一,皇帝更倾向于把河右、东都全部置于皇权之下,可是李思钰的担忧也不能不考虑进去,毕竟这地方要时时面对宣武军的威胁。

可正当诸臣争执不下呢,不知是谁竟然把“东面总督”变成了“大总督”,名称变了就变了好了,可气人的是同时也放出了李思钰想要演武拜将的念头。

这如何不让朝廷震怒,想要揪出是谁放出的消息,查了两日也未能查出是何人,最后看到消息满天,也只能暗自摔板凳生闷气。

李晔生了一肚子气,把一干大臣赶走后,自己独自坐在房中不愿见人,贵妃何氏带着女官李渐荣进来时,李晔正阴沉着脸坐在桌案前一动不动。

“陛下……”

“哼!”

何氏见到他这般,就知心情很差,心下叹息一声,她不知该如何劝解,只是把一碗汤水轻轻放在桌案上,轻声说道:“天下百姓都在看着陛下呢,若陛下不珍惜龙体,如何治理好天下。”

李晔沉默片刻,伸手接过汤碗,一口喝尽,重重把汤碗扔在桌案上。

何氏叹息一声,坐在李晔身旁,抓起李晔手掌放在自己手心里,轻声说道:“李悍虎既然让云倬去选,自然不可能是李悍虎……”

“哼!自然不是李悍虎!”

李晔怒起,在屋内转起了圈子,一脸怒气。

“大总督,大总督,演武拜将,这么多实权将领,觊觎之人能是谁?还不是满京城那些大大小小家族!”

不说还好,一提此事,李晔怒火蹭蹭直冒。

“杜家欲行那关外三院,大总督又夺了兵权,他们想做什么?还要朕有何用!”

“李悍虎……”

李晔一开口,刚刚把李思钰名字怒吼出来,却又不知该吼什么了,李思钰至今最多住进了洛阳行宫,最多不愿理朝廷,不愿理他李晔,可其他事情却从未有过亏待朝廷,盐池给了他们,河中、陕虢、河右、洛阳等大片土地表面上也都送给了朝廷,而看样子人家也无想要久留关中意思,还能吼李思钰什么呢?

李晔发现,除了骂骂李思钰逾越朝廷规矩外,还真无可骂的,可这些规矩天下数十节度使谁鸟你朝廷。

发现在李思钰身上无可骂的,又转而骂起满朝诸公起来。

指天骂地骂了一通,最后又气喘吁吁坐在龙椅上阴沉着脸,一动不动,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他知道“大总督”代表了多大的利益,在他表现出想要独吞河右、东都后,河中利益又不足以让数十上百家族分润时,“大总督”就成了最佳选择,“大总督”足以让所有人满意,而“东面总督”被他人改了“大总督”,这也意味着今后还将包括关中之地,甚至可能还要更多,利益也更大,这是满京城各家族不愿轻易放手的。

李晔之前并未想到这些,他的目光盯在了洛阳上面,等流言一夜间传的人人皆知,这才发觉忽略了什么,想要弥补,却发现已经无法制止了。

李晔无论多么不甘,最后也只能独自生闷气,不过他可不会如此轻易放手,在生过闷气后,看向一直静立不语的昭仪李渐荣。

“十六王宅那些宗室子弟是不行的,在城内暗中选拔出忠心于朕之勇士,要尽快办好。”

李渐荣轻轻福了下身,正色道:“陛下放心,臣妾定会办妥此事。”

李晔可能觉得还是有些不妥,再次说道:“不仅仅是长安,整个天下都可。想来没人会愿意尽快演武吧!”

“哼!”

李晔冷哼一声,这事太过突然,之前满京城欲争夺河中总督一职,现今又要加上河右、东都,甚至还要算上今后的关中,这种关乎几十年后各家族命运大事,自然会越稳妥越好,需要准备时间越长越好。

李晔为皇族谋划,各家族同样为各家族谋划,而整个关中可不仅仅是只有长安京畿一地,就是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同样心动不已。

李思钰表现的太强势了,刚入关中就夺了同州节度使王行约、华州节度使韩建的地盘,王行约和李茂贞正犹豫着是否冒着严寒出兵呢,结果李思钰跑去河中,与宣武军、河东军争锋去了。

等两人期待宣武军、河东军击杀李思钰呢,不料两人纷纷败退,而现在更是夺了河右、东都,这让王行约和李茂贞惊恐不已,他们知道李思钰肯定会与他们交手的,结果,竟然又从长安城传出“大总督”之事。

“大总督”打乱了长安所有人,同样也敲晕了王行瑜、李茂贞他们,王行瑜他们如何也不信会发生这种事情,可一想到李思钰的异类,却又不由犹豫了起来,纷纷向长安打探,打探消息的真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