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唐天下 > 第363章 家有贤妻,夫无横祸

北唐天下 第363章 家有贤妻,夫无横祸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2:21:05 来源:笔趣阁

李思钰现在一下子轻松了下来,好像所有人都在忙,有的整顿军务,有的把河中军中老弱挑出来,恢复民籍,有的则带着百姓修理房舍,更多的是出城砍伐树木……

死气沉沉的绛州城就像病重待死之人,突然回光返照了一般,焕发了病态的生机,所有人都在忙碌,唯独李思钰一人清闲下来,甚至让他很不适应的左扭右动,屁股上好像生了疮一般,无法安坐。

坐在一旁的杨复恭看着他这般模样,心下有些好笑,指着下面跳动的胡旋舞,笑道:“呵呵,行乾,你不喜欢?”

李思钰尴尬道:“这种舞好是好,可孩儿正值青壮之时,看着这种妖娆之舞,可就受罪了。”

“哈哈……”

杨复恭指着李思钰大笑。

“你小子别不知足,现今这种胡旋舞在京城都看不到了啊!”

李思钰不解道:“阿父,听说皇帝都很喜欢这种舞的,好像……好像安禄山尤为善于此舞。”

杨复恭突然沉默了起来,叹气道:“这就是了,此舞被今人称为乱世舞,也是因为那胡儿。”

“唉……”

“杨贵妃善舞歌赋,你明白的……”

李思钰沉默了一下,叹气道:“虽说玄宗没能守住祖业,但也的确与贵妃有很大牵连。”

李思钰苦笑道:“还真应了一句古话啊!”

“哦?什么古话?”杨复恭奇怪看向李思钰。

“家有贤妻,夫无横祸;家有良母,子无忤逆。”

“阿父难道没听过?”

杨复恭皱眉想了一会,摇头说道:“没听过谁说过,不过这句话挺有道理的,我儿大才!”

“啊?不是,阿父,这可不是孩儿说的……”

“哦?那是谁说的?行乾,有些事情,不要推到别人身上,阿父虽读书不多,可也算是读尽圣人名言,可未曾见过此言。”

“不是,我……我……”

李思钰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说了,这句话他都不知道是谁说的,他也就是灵感一来,突然想到这句话罢了,至于在哪里看到的,鬼才知道。

正要辩驳,突突匆匆赶来,跳胡旋舞的歌姬们也纷纷停了下来,敲击音乐的乐师随之不再敲击。

突突拱手说道:“大帅,飞鱼卫传来消息,果然如大帅所说,朱温带着宣武军逃了,如今猗氏县只有晋军,不过暂时尚未发现晋军有出兵迹象。”

李思钰看向杨复恭,笑道:“估计现在晋王可能恼怒异常吧。”

“呵呵,朱温这次一逃,晋军是进退难当,就是不知那一只眼现在该如何应对眼前危急。”杨复恭不由笑了起来。

“呵呵……阿父,看样子咱们赢了。”

杨复恭起身笑道:“是啊!不容易啊!河中之事终于算是落幕了。不过,行乾你是如何想的,还是放过晋军吗?”

李思钰想了想,叹息道:“现在只要重创晋军,估计太原府必然大乱,可阿父想过没,若没了晋军,北面胡人谁来抵挡?”

说着,李思钰有些无奈道:“虽恼怒晋军,可也不得不承认,晋王人在一日,北面胡人就无法南下,咱们现在没有力量接手这么大的地盘,虽说孩儿嘴里说着把太原卖给李罕之,可那也就是这么一说,相比晋王,李罕之这个祸害更应该去除。”

杨复恭点了点头,说道:“按照你想的去做好了,阿父支持你!”

李思钰点了点头,他从未想到,会有一日最信任的长安之人竟然会是一个宦官,更想不多自己更是认下一个宦官为父。

世事难料啊!

李思钰看向突突,吩咐道:“继续注意猗氏那里的晋军,同时还要向晋州那里派些探子。”

突突点了点头,抱拳说道:“大帅放心,绝不会让晋军逃了。”

李思钰摆了摆手,突突躬身离去,厅堂内一时寂静了下来,那些歌姬有些忐忑站在两侧。

李思钰静静想了一下今后形势,他知道自己此次有些冲动了,不该出兵河中,而是居于河南岸,逼迫宣武军退军即可,可是已经到了这一步也是局势推动的,非人力可以阻止。

宣武军逃了,晋军被堵住,河中军现在成了他的军队,河中之地再无变故,至少在这个寒冷冬天不可能再出现变故。

接下来就该谈谈了吧?

李思钰起身来到大门外,那个精致的舞姬正要拿件披风给李思钰披上,杨复恭却伸手接过,深深看了一眼这个歌姬,歌姬低头退到一旁,杨复恭这才给李思钰披上。

“阿父,若是让阿父就任河中节度使,阿父觉得长安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嗯……不好说!若是阿父就任河中节度使,远离了长安,神策军、王行瑜、李茂贞这些人可能会松了口气吧,不过朝廷会更加嫉恨咱们父子。”

“阿父说的是啊!虽说朝廷之令出不了长安,可若是一点威望都没有,这不符合孩儿以后行事。”

“我儿是想让文达就任这河中节度使了?”

“是有这想法,或许阿父也能猜到为何孩儿一直不许诺给裴老头吧?”

“嗯,是有些猜测,估计我儿是想再观察一下文达和他们裴家,看看是不是可以倚靠之人。”

李思钰看着外面雪景,点了点头,叹息道:“河中之地很重要,一面阻挡晋军南下,同时还可威胁河南侧翼,更为重要的是河中产盐!”

“西川盐巴自从王建夺了西川后,盐巴虽有些人在走私,可数量太少,河中盐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若是河中节度使太过强硬,必然会是动乱之地,可孩儿又需要河中节度使挡住晋军和宣武军,替孩儿稳住局势。”

李思钰叹息道:“这样的人选……不好选啊!朝廷那些不可靠之人在得到河中后,会不会又是一个王家?会不会与晋王眉来眼去,会不会与宣武军联手捅孩儿一刀?会不会与朝廷联手拖孩儿后腿?”

杨复恭眉头皱起,突然说道:“若是以文达为节度使,以韩都为晋州防御使,以高思继为陕州节度使,这样可否好些?”

李思钰皱了皱眉头,沉默着沉思起来。

“阿父的意思是把军政分开么?”

杨复恭点了点头,说道:“韩都防御晋军,高思继防备宣武军……行乾,河右之地你是不是认真的?”

李思钰突然笑道:“河右之地,真,也不真。怎么说呢,若是王家三兄弟能够强硬,能够拿出三万兵马,孩儿就支持王行约夺了河右。”

“呵呵……不过估计王行约只是以为孩儿在诈唬他,王行约可不傻,他也知道河右是不大可能,之所以答应,无非是想逃离罢了。”

杨复恭点了点头,很是赞同,也笑了。

“咱们也不过想用王行约之言拖住王行瑜罢了,呵呵……各取所需。”

李思钰笑道:“正是如此,现在河中之地已经算是落幕了,想来王行瑜更不敢在此时前来找无趣。”

“嗯……韩都和高思继分别坐镇晋州和陕州是可以的,现在河中军卒淘汰后还有一两万,两人各掌万卒……行,就这样好了。”

“裴老头就任河中节度使,盐田使给王奎好了,答应了总要兑现的。”

杨复恭点了点头,看着雪景,说道:“行乾,突突和蒙哥翰是不是也放出去?”

李思钰摇了摇头,说道:“他们还是留在身边看着为好,坏毛病一日即可养成,好习惯需要时时提点,孩儿不想让他们沾染关内乱七八糟的想法。”

杨复恭叹息道:“你这孩子就不担心手下将领心生怨怼?”

李思钰转身看向杨复恭,郑重道:“兵卒强大的根源是令行禁止,是军纪!”

李思钰犹如变脸一般,突然笑道:“每天把他们操练的欲死欲仙,让他们倒头就想睡,他们还能有个屁想法!”

听了这话,杨复恭为辽东军默默哀叹,估计那些家伙有得罪受了。

两人在谈论河中节度使的归属,杜让能和李存瑁却遇到了逃出的韩建父子。

韩建父子现在极为落魄,他们父子怎么也没想到绛州城会这么快丢了,他在绛州城日子虽不好过,兵马全被王珙吞了,可这性命还是无碍的,辽东军一旦杀进城抓住他们父子,那就不好说了,韩建父子跟在王珙屁股后面,奋力厮杀这才能够逃脱一命。

要说这家伙也算是大命不死,可李存瑁看着他们父子和王珙身后只有七人的逃亡队伍,忍不住摇头叹息。

韩建看着李存瑁和杜让能,心下大悲,忍不住与儿子抱头痛哭,他知道,李存瑁和杜让能的出现,已经说明了晋军准备和辽东军和谈了。

看着如此凄惨的韩建和王珙,李存瑁心下也不好受,张嘴想要安慰,却不知道该如何说,或许他们李家也会如此也不一定。

杜让能同样心下忐忑,他很不想让李思钰就任河中节度使,若是那样,朝廷就更加艰难了,他不知道李思钰会不会成为近身之患。

必须要阻止这一切!

李思钰不了解杜让能此时想法,但是他知道朝廷让他们前来是想要如何,只不过李思钰懒得理会。

韩建父子和王珙一步一回头向南,向猗氏县前行。李存瑁和杜让能则继续前行,前往绛州城。

摆在面前的都是未知的迷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