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第七百七十七章 师徒出游

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七百七十七章 师徒出游

作者:未闻墨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3 00:40:35 来源:笔趣阁

秦国,都城咸阳外的官道上,一黑一白,一大一小两匹马慢悠悠的漫步其上。

大的那匹黑马上面坐的是古寻,而小的那匹白马坐的自然就是他的学生,秦国长公子扶苏。

几日之前,面对古寻在朝堂之上提出的请求,嬴政最后还是力排众议的允下了。

古寻的请求固然荒唐,但毕竟也是为扶苏好。

嬴政找他当扶苏的老师,不管最初出于怎样的考量,至少在这个老师愿意为弟子奔波的时候,他没理由反对。

至于扶苏的安全……王翦麾下有秦国的十几万精锐大军,再加上古寻这个绝世高手,若是还保不住一个人,那说明扶苏真的命该如此,待在咸阳也落不着好。

之后古寻以不愿意劳师动众,担心影响王翦领军为由,拒绝了禁军护送,师徒两个轻装上阵,一人一匹马就出发了。

不过由于扶苏的身个还稍微有那么些矮,尽管骑术不错,也只能骑一匹小矮马。

速度和耐力嘛,可想而知。

所以两人只能在路上慢慢晃悠。

小白马上的扶苏身子随着马蹄迈动而左摇右晃,一张脸上满是新奇与激动。

到目前为止,他人生中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泾渭两岸这点地方。

外界的一切,对他这个半大孩子而言,都是未知且有趣的。

这一次能随着古寻前往秦赵战场,他的心情自然激动的无以复加。

当然,激动之余,他也有些不得不说的……困惑。

“老师,咱们这个速度,要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地方啊?”

他们俩现在赶路跑跑停停的,一天也难走一百里路,而王翦和李牧大军对峙的战场位于赵国东阳一带,过去大概需要……半个月?

或许更久?

扶苏不太清楚,但他至少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古寻侧目瞥了一眼自己的学生,懒洋洋的回道,“差不多半个月吧……其实要多少天都无所谓。”

“你很着急吗?”

“这个……”扶苏脸上浮现一丝汗然之色,“可您不是要带我去见识见识真战场吗?去晚了会不会……”

“区区个把月,晚不了!”古寻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

“即使离间赵王迁和李牧的计策一切顺利,散播流言,贿赂近臣等等事情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更不要说即使李牧因为此计而被裁撤了,赵军彻底溃败也得过个两三个月。”

有一说一,即使排除掉李牧这个最大的威胁,赵国的军队也是山东六国中最强的——楚**队人数也许更强,但就素质而言,也要逊色赵国三分。

况且这一战还是灭国之战,并不是简单的打赢几场战争就能彻底结束的。

赵国可不像之前的韩国,就剩下个都城新郑了,人家现在可还有差不多四郡之地呢。

“哦……”扶苏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颇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对于战争说不上厌恶或是排斥,但也不怎么热衷,最多就是……对没有真正接触过的事物所天然存在的些许好奇心。

古寻既然说不耽误,那也就没问题了。

不过他又产生了另一个疑惑:

“老师,你不是说你不懂行军打仗吗?”

前几天朝会上的争执,扶苏在事后也了解过始末,是故此时有此疑问。

古寻翻了个白眼,“我是不懂,但我可以问。”

“这是蒙家家主蒙武告诉我的。”

“呃……好吧,是学生思虑不周。”扶苏挠了挠头,讪笑一声。

看着这个因为离开王宫而显露出几分少年人该有的跳脱的学生,古寻失笑着摇了摇头。

“扶苏,你觉得我这次不远千里带你前往秦赵战场前线,目的是什么?”

“唔……”扶苏想了一下,迟疑着回答道,“学生有些猜测,但不太肯定。”

“首先,老师应该是希望我能借此和朝堂上的军功贵族关系拉近一些,尤其是近年来风头最盛的王翦将军吧。”

“其次的话,老师应该也希望我能习惯战争,真正的,实际的,而非只存在于纸面唇口之间的战争,以免以后对于军事方面一窍不通。”

古寻点点头,“这两点确实是我的目的,但不止是这些。”

“你天生亲善儒家的学说理念,难免对于战事不太感兴趣,但战争自有其必要性,身为人君,绝不可排斥将政治诉诸于暴力的行径。”

“但同样,我也希望你能在亲临战场后,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明白战争绝非适用于任何情况的最优选择。”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不得不用,但也不得滥用,至于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就需要你自行体会其中关窍了。”

“……学生知道了。”扶苏重重的点了点头。

古寻继续说道,“至于亲近军功贵族,这也是必须的,没有军队的支持,是坐不稳王位的。”

“不过你倒不必太过去亲近王翦,只要不失礼数,并借此表达出自己对于军功贵族的亲善即可。”

“至于需要具体去拉近关系的人,可以选择蒙家,嗯……还有内史腾也可以。”

古寻之所以不建议扶苏去和王翦拉关系,主要是觉得收益估计不会大。

在历史上,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即使严格的来算,王家父子也占了其中的四国——赵国,楚国,魏国,燕国半个,齐国半个。

何等的武功啊!

这么大的功劳,秦国又不再分封,可以说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

这不得赐王家一个夷三族?

可是人家一家老小就是没事,尽管王翦王贲父子也就此寂寂无声,只剩下一个王离丢人现眼。

这里面既有嬴政本身并非是那种鸟尽弓藏的皇帝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王翦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毕竟嬴政也曾逼得王翦求田问舍,不是说真的就一点不在意。

这种老奸巨猾的老油子,就没必要费那个劲去拉拢了。

相反,蒙家是个更合适的选择。

曾经身为秦国最显赫的武功世家,近些年却疲态毕露,有些后劲不足,正是渴求重回巅峰的时候,他们的冒险精神肯定比王翦更强。

更何况历史上就是蒙恬和扶苏一起去戍边的。

至于内史腾,出身贫寒,毫无根基的他自然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管他日后是就此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治理地方,还是重新调回咸阳担任内史,都是很有价值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