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七十八章 乐极生悲

盛唐剑圣 第七十八章 乐极生悲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参见陛下!”

文武百官像李隆基见礼。

李隆基看着殿下百官作揖,一时间居然有些愣神、怀念、不舍……

各种复杂的情绪显现脸上……

直到高力士的提醒,李隆基才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平身入座!”

众人依次入席。

裴旻回到自己的席位上坐下,心底的不祥预感,越发的沉重。

李祎莫名的到来,已经不是一个好兆头了。

现在又出现了李琮、李亨这两个“外人”。

李琮、李亨虽是皇子,而且身份地位崇高,前者是庆王、太子太师、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后者是忠王、安北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诸蕃大使,可他们身份地位再高都是虚衔,没有实质上的权力的,无权参加朝会。

他们出现在这庙堂之上,足以表明了一些问题。

李隆基的目光在庙堂上的文武大臣脸上一个个扫过,逐一在心底念着他们的名字。

近乎百位官员,李隆基都能一一的叫出他们的名字。

半晌,李隆基带着几分沙哑的声音才从庙堂上响起,说道:“朕有幸,能得诸位爱卿相助,我大唐有今日之盛,离不开在座的每一位……朕希望日后,你们也能如辅佐朕一般,辅佐未来的大唐天子……”

李隆基话音一落,满朝哗然。

在这朝会上,百官自是克制,只是一人一句小小的惊叹。

庙堂上百余人一人一句,汇聚起来都犹若暗雷轰响。

李隆基见此反应,心里也是不舍,又缄默半响给了身旁高力士一个眼色。

高力士从御案取过一卷黄色的诏书,一步一步走到台前。

李亨眼中闪过一丝炙热,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目光无视一切,眼中只有那小小的黄色诏书。

高力士摊开诏书,高声道:“夫天命之重,绿错奉其图书;天子之尊,赤县先其司牧。而功兼造化,桥山之树已阴;业致升平,苍梧之驾方远。至於平寇乱,安黎元,洒洪灾,攘大患,黄帝之五十三战,商汤之二十七征,以此申威,曾何足算……”

“朕有匡扶天下之心,奈何天数将至,命有终时。”

“皇太子琰,大孝通神,自天生德,谦逊仁爱,熟达机务。凡厥百僚,群公卿士,送往事居,无违朕意。”

“朕属纩之后,七日便殡。江山社稷,不可一日无主。太子即于柩前即皇帝位,依周汉旧制。军国大事,不可听丧礼停阙,寻常闲务,照常进行……”

高力士一字一句的说着,情绪有点点的小波动。

李亨听到这里,彻底的傻眼了。

他浑身的热血,瞬间给冰住了一样。

脑子里一遍一遍的回荡着高力士的话“朕属纩之后,七日便殡。江山社稷,不可一日无主。太子即于柩前即皇帝位……”

这哪里是废立太子的诏书,分明是传位诏书。

“怎么会?”

“怎么可能?”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李亨最善隐忍,但这一刻,身子却忍不住的晃了一晃就,两眼一黑,险些要晕阙过去。

如果不是在这朝会上,如果不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

李亨甚至都会问一句“为什么?”

明明说的好好地,明明说了欲立自己为太子,为什么要反悔?

自己明明胜过李琰百倍,为什么选他……

万千问题憋闷在心,至于高力士后面的话什么“属文武官人,三品已上,并三日朝晡哭临!”

“十五举音,事毕便出。四品已下,临於朝堂,其殿中当临者,非朝夕临,无得擅哭。”

他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整个人经受着大悲大喜,居然一时间得了癔症,有些痴傻了。

其实李隆基压根就没有答应李亨要立他为太子,李隆基说的是“欲立”他确确实实有这个想法。

是李亨自己没有通过考验。

李隆基知大限将至,实在没办法,矮子里拔高个,选中最有心计的李亨。

可偏偏李亨存着动裴旻的心思……

李隆基并不是觉得裴旻不能动,而是现在不能动。

李隆基一直坚信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裴旻,他相信只要李唐不负裴旻,裴旻就不会辜负李唐。

同时裴旻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迂腐忠臣,真要将之逼急了,他不是没有反的可能。

裴旻的本事,李隆基非常清楚,真要将他逼得走上反路,以李亨的能力未必就是对手。

就算真的用举国的力量打赢了裴旻又如何?

唐朝自身也将受到致命的伤害,令得自己二十年的努力,废于一旦。

唐王朝实力大损,现今外有阿拉伯这个强敌,北方还有回纥,西北葛逻禄日渐强大,南方的吐蕃苟延残喘,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至于东北同样有契丹、奚族……

阿拉伯、吐蕃是唐朝的敌人自不用说,回纥、葛逻禄、契丹、奚族今时今日臣服于朝廷不假,可一但唐王朝实力大损,他们还会如今日这般?

李隆基想到这一步,就有些不寒而栗。

没有一个皇帝不想自己的国家千秋万代的,哪怕人人都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说都没人敢说。

李隆基不指望李唐江山能够千秋永固,但至少不能毁在自己的手上。

念及于此,李隆基毫不犹豫的将李亨从候选名单中除去了。

相比李亨,李隆基更加相信裴旻能够护住大唐江山。

本来李隆基对裴旻的忠心就不存有他想,裴旻冒死京畿,甚至还带来了与刘神威不相上下的名医。

李隆基嘴上不言,心底更进一步坚信两人的君臣情义,明白他值得托付。纵然他不是姜子牙、周公旦这样的千古大圣贤,却也是伊尹、霍光这样的人物,不会成为王莽、曹操。

李琰固然平庸,能力心思远逊李亨,可只要有裴旻在,李隆基便相信四方宵小不敢妄动,大唐江山即可稳固。

当然如果可以选,李隆基自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如同自己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继承自己的位子。

只是他已经没有那个时间去选,也没有那个机会。

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李隆基想过如果自己跟太宗一样,真正的关心诸皇子学业,给他们传授他们帝王之术,会不会还是这种情况?

当然这个念想,只存在一瞬间,李隆基即便在这一刻,他也不会承认是自己造成的这一切。

因此李亨,悲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