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七十四章 诸多安排(二合一)

盛唐剑圣 第七十四章 诸多安排(二合一)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刘骆谷拜别了李静忠,悄悄的从后门离去了。

他是契丹人,相貌与唐人有些异样,但此刻唐王朝威震四夷,内附异族,数不胜数。

别说是高鼻深目的契丹人,即便金发碧眼的都不少见,也无人多看他一眼。

刘骆谷大大方方的在街道上走着,还时不时的与身旁的熟人打着招呼,俨然就是一个本地人的作风。

严苛的来说,他就是本地人,早在七年前便在长安买了房子,定居下来,有着自己的住处,而且与邻里相处的非常不错,无人知道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是东北方的眼线。

刘骆谷虽是异族人,外表粗款,却有着女人一般的细腻心思。故而奉命常驻京师,收买京中官员,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鸽报讯,故东北虽距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但那边对朝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裴旻干涉东北军事物,刘骆谷一早就通知东北方了。

东北方面也根据情况拟定了应对的方案,与李亨结盟,扶持李亨对抗裴旻。

刘骆谷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联络人。

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刘骆谷叫来了自己的管事,带着几分肃然的说道:“立刻传讯给少将军、军师,让他们多多注意。裴旻并非敲山震虎,是动真格的,已经派出了监察御史施逸前往东北。施逸不同于之前的太监,太监们贪财。而施逸却是御史台的后起之秀,为人好名不贪,一心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样的人,钱财是无需的,当需慎重以待。”

几乎在同一时间,裴旻在自己的府邸接见徐铭。

徐铭在青羽盟的掩护下,乔装成一个书生,混进了裴府。

见到徐铭的的裴旻,第一件事就是大步上前,拉着他的手道:“自名一来,万事无忧!”

自名正是徐铭的表字。

徐铭此刻也是是一脸刚毅,说道:“裴相能够启用在下,在下愿意赴汤蹈火,以报相公知遇之恩。”

本来他年岁不大,不过三十头,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岁。又出身官宦世家,有一个人人敬仰的祖父,自是拥有雄心壮志,打算一展抱负。

因涉世太深,被逼退隐,徐铭心中哪能甘愿,只是不退即死,不得不退。

裴旻征召,将他本来就不甘心湮灭的雄心点燃,干劲十足。

裴旻看着面前的人才,更是高兴。现在自己正缺徐铭这样,擅于发现案件的头脑。

就如后世的福尔摩斯与柯南体质一样,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侦探有发觉案情的直觉,但实际上所有的案子都是因为他们在,才跟着发生……

但是他们这个说话并非病句,擅于发现细节,揣摩心里的奇人,往往能够察觉他人无法发现之事。

杨婕妤的丑事给王鉷隐藏的多好,但是徐铭任是一点点的给挖了出来。

裴旻这些天从各个方面了解东北的局面,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无不证明着东北有很大的猫腻,但到现在为止,东北一点异样都没有传来。

这其中很不科学、

依照唐王朝的规矩,监察御史或是太监内侍,他们会不定时的巡视四方军队。

辽东真要养寇自重,不应该一点痕迹都没有。

现在这有情况只有两个解释,其一:东北军藏得很深,查不出来,要不就是派出去的官员受到了利诱或者胁迫,不说真话。

可见对于中央的调查,东北张守珪方面是做足准备的。

施逸是御史台的后起之秀不假,但他未必就是老而弥坚的张守珪对手,尤其是身在明处,很多事情就是束手束脚的。

故而施逸只是裴旻放出的迷雾,徐铭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

裴旻在书信中只是跟徐铭大致提了一些情况此刻再次细说。

“现在我可以肯定,东北的情况,就算没我想象中的严重,也有着严重的问题。不只是兵部内部的收受贿赂,还有诸多内侍太监。根据我最新得到的消息,近六七年来,陛下派遣了三位内侍去辽东探察情况,分别是牛仙童、刘奉廷、王承恩三人。他们三人回到长安之后,牛仙童是买了一个庄园,刘奉廷直接买了一栋豪宅,王承恩在他的老家,置办了千亩田地,以供自己的族人居住。”

“宦官有钱,这不是奇闻,但他们去了一趟东北暴富,这其中绝对不是例外。”

“你要一查到底,将东北的内幕给我调查的清楚。至于你的安危,我会让青羽盟安排好手保护,同时也听你差遣,干一些你做不到的事情。”

徐铭见裴旻已经安排的如此妥当,挺着身子道:“裴相就等我的好消息罢,在下这便动身。”

“不急!”裴旻叫住了他。

“裴相还分吩咐?”

裴旻道:“此去幽州辽东,你除了查清辽东局势,我还给你一个很严重的人物。你帮着看看,东北方面有没有叫安禄山或者史思明的人。要是遇到了他们,不必打草惊蛇,直接派人传讯给我便是。接下来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的。”

裴旻心底还是有些放不下那个几乎葬送大唐王朝的贼子。

尤其是在这个复杂局面中……

徐铭虽不了解情况,还是在心底念了两遍“安禄山、史思明”,颔首表示明白。

送走了徐铭,裴旻也将辽东的事情暂且放下。

千呼万唤,梨老终于抵达了长安。

裴旻带着一脸的内疚亲自城外迎接。

梨老精神还好,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反倒是她身侧的赤眼猴子,精神有些萎靡不振。

“辛苦梨老了!”

梨老说道:“早年习惯了走山路,身子骨也算健朗,这马车里也算平稳,并无大碍。反倒是它……”她有些心疼的指着伴随自己多年的猴子道:“许是因为过于敏锐,一路颠簸,没有睡个好觉,跟生病了一眼。”

看着梨老身旁的一个学徒颈部挂着一串香蕉,取过一根,剥了皮递给那萎靡不振的赤眼猴子。

赤眼猴子当初对裴旻很不友好,但在凉州的这些年,一人一兽也算是熟识。

赤眼猴子不客气的伸手接过,“吱吱吱”的叫着吃着,以示友好。

裴旻说道:“这样吧,梨老先到我府上休息一会儿,晚些在入宫未陛下医治。”

梨老摇着头道:“老身眼里没有什么陛下,有的只是病人。对于病人,早一步医治,好过晚一步。你让人带着他去歇息就好了,老身并无大碍。”

“好!”裴旻也知孙思邈收徒不在于天赋,而是重视医德。

不论是刘神威还是梨老都是医德无双之士,亲自领着同马车她一并往宫内行去。

高力士对梨老是盼星星盼月亮,早已吩咐下去,梨老的马车可以直接入内宫。

裴旻、梨老一行人直接到了李隆基的寝宫之外。

梨老入殿内为李隆基医治,裴旻不便入内,在外等候着。

屋内的情况裴旻不甚了解。

直到夜幕降临,高力士才红着眼睛,请裴旻入殿。

裴旻一边走,一边问道道:“陛下情况如何?”

高力士用力泪珠滚滚而下,泣声道:“郡王还是等会亲自问陛下吧。”

裴旻心底涌现不好的预感,大步走进了寝宫。

李隆基倾斜着躺靠在床榻上,脸上较之以前,红润了许多。

刘神威、梨老两位药王的传人,以及太医署的太医署令,当今世上医术最好的三人,正在一旁杵着。

“陛下?”裴旻大喜过望:“您的精神可好看多了。刚刚臣看着高内侍的表情,还以为连梨老都无人为力了,吓了臣一跳。”

李隆基微微笑着,招了招手,说道:“静远,来朕身旁坐下!”

裴旻疾走了两步上前。

李隆基拉着裴旻的手,问道:“朕再问你一次,朕欲立忠王为太子,你看如何?”

裴旻表情微变,一时间竟然不知怎么说了。

李隆基咳了咳,说道:“直说无妨,朕想听真话。”

裴旻一咬牙道:“臣不大看好忠王,忠王论及才智,确实是陛下诸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太子并无任何恶劣,贸然废立,恐升变故……”

李隆基缄默了半响,颔首道:“好了,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先退下吧……”

裴旻看了刘神威、梨老一眼,带着几分不祥的预感离开了。

李隆基有些无力的躺在床榻上,想了许久,突然道:“去,去将忠王请来,再将太子请到武德殿等候。”

李隆基的话语很轻,却充满了力量。

高力士毫不迟疑的安排下去了。

李亨正在家中安睡,突然得到了李隆基的传召。

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容光焕发,扯着嗓子尖叫道:“快,快给我洗漱,本王,本王要去见父皇?”

他正吼着,突然心念一动,直接不洗漱了,草草的穿了衣服,慌慌张张的就进宫去了。

抵达李隆基的寝宫外!

李亨没有等候片刻,直接就进了寝宫。

此刻偌大的寝宫只有李隆基、高力士与他三人。

看着自己的父皇精神十足的躺着,心底莫名一沉。

他的一切算计都是在李隆基去世之后,要是李隆基活过来,那可就?

想到这里,李亨只觉得自己的脊背拔凉拔凉的。

“来,王儿来,朕的前面!”

李隆基说着,同样招呼李亨上前。

李亨小跑着跪伏在床前,拉着李隆基的手,泣声道:“父皇,父皇,看你精神大好。孩儿,孩儿真的高兴。”

李隆基瞧着李亨这一副落魄的模样,说道:“王儿好歹也是国之亲王,焉能如此狼狈?”

李亨忙道:“孩儿听得父皇传召,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想快一些来到父皇的面前。”

李隆基笑道:“难得皇儿一片孝心,朕就不问你罪了。只是朕意图立你为皇储,你这模样,如何令文武百官幸福?”

李亨激动的险些叫出来,但是他隐忍的功夫,可谓天下无对,愣是强压着心底的激动,带着一脸愕然的表情说道:“父皇,太子是四郎,孩儿岂敢领受?”

李隆基说道:“好孩子,有你伯伯之风。只是四郎干略平庸,才智逊你太多了。将唐王朝交给他,朕有些不放心。三郎有谋略,朕以为你比四郎更合适。朕心意差不多定了,王儿切勿推辞。”

李亨叫了一声:“父皇”一时无言。

李隆基继续道:“父皇想听一听王儿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李亨想了一想,说道:“我大唐在父皇的英明领导下,已经超越了太宗、高宗,父皇的功绩,较之他们只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今我朝唯有西边阿拉伯与东边渤海国是我朝敌人。渤海国不足为虑,唯有阿拉伯,值得慎重以待。阿拉伯军事强劲,不亚于我大唐。”

“不过,天幸,我朝有裴郡王这般可以与卫公相匹敌的名将。只要有裴国公在,阿拉伯永远无法成为我朝威胁。孩儿才智有限,远无法与父皇相提并论,唯有萧规曹随。只要跟着父皇的方略,孩儿相信我朝只会越来越强大。”

李隆基怔怔的看着面前的李亨,拍了拍他的手,笑道:“说得好,你先下去吧!”

他说着,挥了挥手,让李亨退下去了。

李亨恭恭敬敬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道:“父皇,孩儿告退了。”

李隆基带着几分失落的躺着,良久才长叹一声,对着高力士道:“高将军,在麻烦你了,将太子叫来。”

太子李琰早在武德殿等候了。

武德殿里李隆基的寝宫很近,不过多时,太子李琰在高力士的陪同下,走进了寝宫。

“父皇!”

看着李隆基的精神大好,李琰惊喜的叫了一声。

相比李亨的做作,李琰这一声可是发自内心的。

“太子,到近处来!”

李隆基招了招手。

李琰很听话很乖巧的走到近处。

李隆基拉着他的手道:“太子觉得裴郡王如何?”

李琰顿了顿说道:“世人都说裴郡王厉害,连父皇也不止一次的夸赞他。孩儿虽未见过,但想来是人中俊杰……”

李隆基笑道:“王儿说的不错,静远是我大唐的擎天玉柱,也必需是我大唐的擎天玉柱,你听父皇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