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七章 以国家之力

盛唐剑圣 第二十七章 以国家之力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裴旻面对李隆基的追问说道:“用最快的速度,最严厉的手段,最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涉及此事的主谋帮凶以及一切知情人士,一网打尽,一并严惩。”

王鉷心底登时微变,有些忐忑的看着裴旻。

李隆基追问道:“莫非静远已经知道了何人所为?”

裴旻摇了摇头,说道:“暂时毫无线索。”

王鉷眉宇舒缓,眼中透着几分嘲讽的意味。

李隆基讶然道:“那怎么将对方一网打尽?”

裴旻抱拳作揖道:“贼人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选择于朝堂为敌,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很聪明,藏得深,其实是最大的蠢货。行刺现场留下来两具尸体,两具尸体就是证据。他们是外地人,故而来到长安,沿途必定会经过各个城县,各处关卡,必有过所记录,可以顺藤摸瓜的调查下去。”

“另外臣恳请陛下下旨,传令我大唐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以及全天下所有关隘、港口的所有行政官员。令他们调查所有记录在案的过所。但凡入京的江湖人士,逐一挑选出来,查问缘由。展开全国性,地毯式搜索。”

“如此不要半个月,必有结果……”

李隆基有些吓到了。

这种劳师动众的调查,那不是什么三司法的事情了,而是以举国之力,调查这一个案子。

王鉷表情微变,肃然道:“郡王是不是过于徇私了?您与贺尚书的友谊,我等了解,但是举国之力,这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难不成郡王是想让我朝万万官员什么事情都不干,都为这个案子奔波?”

“有何不可?”裴旻早将王鉷定义为怀疑对象。

尽管手中的资料种种显示与贺知章有隙的是杨婕妤,跟王鉷无大关联。

但裴旻却相信王鉷必定参与其中。

因为杨婕妤是没有硬实力的,她现在确实是位高权重,可她的地位权势都源于李隆基,离开了李隆基她什么都不是。而且她身在宫中,行事束手束脚的,显然没那本事超控这种事情。

王鉷无疑是杨婕妤在宫闱外最得力的助臂,他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这里也没有任何顾忌,直接针锋相对的道:“王太府太天真了,还真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案子?陛下,您或许不太了解我那老哥哥,他是那种不恋慕权势,持身自正,且心胸开拓之人。他从不与人争斗,也不屑与人争斗。活了大半辈子,也未与人结仇,谁会如此劳师动众的从外地请一个高手取他性命?臣有理由怀疑这不是仇杀,而是政治谋杀。有人觉得老哥哥挡了他的路,才派人下的杀手。真是如此,此事实在是太过恶劣了。”

李隆基听到这里,表情一凝。

他为人重情又无情,对于他认可的人,关怀备至,不在乎的人,视如草芥。

贺知章恰是他不在乎那类人之一,要不是因为裴旻这层关系,直接丢给大理寺处理就是了,自己甚至懒得过问一下。

可听裴旻这么一猜测,李隆基眼中厉色闪现。

官场有官场的法则,庙堂有庙堂的制度。

李隆基身为皇帝,帝王心术自少不了。

他除了放纵与裴旻、王鉷这样的亲信以外,对于其他人都掌控着一定的平衡。

就如张说的激进派跟李元纮、宇文融的保守派。

张说身为唐王朝的首相,一直未能压过李元纮、宇文融,便是因为李隆基的刻意控制平衡。

现在张说退了下去,宇文融意图晋升为相,李隆基一直若即若离也是因为不愿意见到保守派独大,物色新的人选。

李隆基并不排斥庙堂分派系互斗,这样也有助于他的管理。

可是因为政治互斗,衍生了仇恨,买凶杀人,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接受的底线。

要是人人如此,一有政敌出现,想的不是如何讨好自己这个皇帝,而是直接买凶杀人,那庙堂岂不成了助长凶杀案的场所?

自己这个皇帝焉有存在的意义?

此风决不可长!

李隆基已经拿定了主意。

裴旻这时又推了一把道:“陛下如此重视此事,还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天下人意识到陛下对臣子的关切。二也能给世人以警钟,对于如此恶劣的事件,陛下绝不姑息,防微杜渐。”

李隆基霍然而起,说道:“静远说的在理,贺尚书是我朝正三品的大员,朕决不允许朕的臣子这样不明不白的遭罪。就依照静远的注意行事,朕要让贼人知道,我大唐法纪不容侵犯。”

裴旻不等王鉷说话,高声作揖道:“陛下英明!”

他说着若有所思的看了王鉷一眼。

唐朝的过所就如后世的身份证,但是比之身份证更要严苛。

这个时代出行并非如后世一样,随意往来。

任何人出远门都需要在自己所在的县城里找官员开一个证明,这个证明上会表明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也就是过所。

要是没有这个过所,任何人都过不了关隘、进不了城市,而且你也只能依照过所上标明的路线走。你要是在途中,临时有事,想要改变方向,也需要找到官员,重新开凭证。不然你到了别处,没有依照过所上指明的路线走,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进不了城,过不了关隘不说,给发现也会在关进大狱,查明身份。

故而不管真凶是谁,为何人收买,刺杀者他能都够通过关隘并且进入长安,一定就有地方记录在案的过所证明记录。

只要找到一份记录,就能查明对方的籍贯,并且顺藤摸瓜,将之祖宗十八代都查出来。

然后从对方的妻儿母亲乃至于亲朋好友入手,剥丝抽茧。

这确实是一个超巨大的工程,但只要去查,就没有理由查不到。

就如裴旻之前跟吴远说的,大海捞针,不容易。

当只要将大海抽空,就容易的多了。

将大唐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一千五百七十三县都动员起来,凶手藏在再深,也无迹可寻。

而且裴旻试探过吴远,知道凶手绝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在他们本地一定有过人之处,不然幕后黑手,凭什么找到他们?

裴旻相信一个人就算再厉害,也斗不过一个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