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一章 立竿见影的效果

盛唐剑圣 第二十一章 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不管哪个时代都少不了卫道士的存在。

为了体现自己的清高,他们通常带着有色眼光看事情,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他们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审视一切。

吐蕃散布流言,这显然就是敌对国家的策略。

但是卫道士们却不管这点,反而趁势而起,表明自己的立场,体现自己刚直不阿的一面。

他们叱责朝廷发动不义战争,表示南征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师出无名,若不悔过认错,将会受到天谴。

这类人不只是存在民间,连朝廷上也有。

也亏得如此,深居皇宫的李隆基才明白唐王朝此次错误的决定,已经闹得天下皆知了。

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的李隆基,气恼的甚至动了闭塞言路的心思。

广开言路,提拔谏官参政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一个壮举,仅以纳谏而言,华夏诸多君王几乎没有多少位能比李世民的,他的听谏纳谏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

之后的李治性格温顺,诸事效仿乃父,也将纳谏制度承传了下来。

直到武后朝,独断专行的武则天,自然改了此风,谏官制度开始名存实亡。

接下来的唐中宗、唐睿宗,一个昏聩一个中材,皆没有重新开启谏官制度。

直到李隆基即位之后,提拔姚崇为相。

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其中就有广开言路这一条,李隆基也重新开启谏官制度。

李隆基与李世民一样,对于谏官是无条件的容忍,哪怕是谏官提的不对,也不予追究。

但比起李世民,李隆基终究要逊色一二。

面对谏官的提议,李世民能做到很理性的判断分析,谏官要说的对,则听,说的不对,不责怪,也不听取。

而李隆基却不一样,他是随着性子来。觉得你的话中肯,他就听,你的不好听,或者他心情不好,就不听了。

今日朝堂上个别谏官的话,让他极不舒服。

身为皇帝,李隆基对于军功有着无止境的追求,称之为酷爱都不为过。

一直未有尝试失败滋味的他,突然如打脸一般,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让他极为恼火,直接将章仇兼琼贬为平民,南征的诸将也逐一受到贬罚。

在这盛怒当头,在朝堂上又为谏官的指责,得知唐王朝的威信威望严重受损。

那种挫败感,令李隆基颇有恼羞成怒的感觉,甚至动了不该动的想法。

“该死的田舍汉,又不是朕干的蠢事,焉能怪到朕的头上?朕也是为了朝廷的颜面才将此事瞒下,跟朕扯来扯去,满口的大道理,真当朕没有读过书嘛?”

“天地君亲师!君臣若父子,有这么跟父亲说话的!”

想了一想,李隆基突然“呸”的一下,“朕才没有年纪如此大的儿子。”

这发泄了一通,李隆基气了消了以少。

在一旁充耳不闻的高力士也于恰当时间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息怒,别为了个别迂腐的文人,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太不值得了。”

李隆基现在很注重养生,颔首道:“说的在理,为了几个愚夫,不值得。”

顿了一顿,他又低叹了口气,说道:“早知那章仇兼琼这般无能,当初就应该听静远的,也不至于有此大败。此次南征,唯有鲜于仲通、王克昭二人的战绩颇为出色,其他人简直就是蠢猪。”

这说道裴旻,李隆基精神突然一震,问道:“静远何时入京?满朝文武各执一词,没有一个说话中肯的。这外事,还得与静远商议。”

经过此次南征大败,李隆基突然意识到在军事上,还是裴旻的意见中肯管用。

高力士对于这类琐碎事务可谓了如指掌,毫不犹豫的说道:“就在今日,到底何时来,老奴不清楚。”

李隆基道:“这样,你安排人去宫外等候,待静远到来,直接将他请入宫。朕这几日气得都没睡好觉,有些乏了,去小歇会儿,待静远来时,再叫醒朕。”

高力士躬身作揖,道:“就由老奴亲自去迎接吧。”

“也好!”李隆基也未拒绝,直接去里屋了。

高力士在宫外等着。

而今的高力士身价百倍,作为李隆基最信任的亲信,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得罪于他,即便是高高在上皇子一样对之恭恭敬敬的尊称“阿翁”,至于低一级的驸马一众,直接称他为“高爷”。

如今高力士亲自在宫外等候,过往的官员莫不觉得讶异,上前问好之余,又满心迟疑,心想着究竟是何人,能够得高力士这样的人物在宫外等候?

难道是宁王李宪?

似乎除了宁王,没有别的人了。

但宁王身份特殊,他本人也注重韬光养晦,不召见绝不入宫。

不至于让高力士在宫外相迎。

直到大半个时辰以后,裴旻的出现,才解了此惑。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裴国公进京了……

消息传开,立竿见影,长安的不安几乎平息下来:有裴国公在,区区南诏,何足挂齿?

“高内侍!”

裴旻对于京畿的动向也颇为了解,知道高力士的权势愈发之重,但他跟高力士关系不错,依旧如以往一般叫唤。

“裴国公!”

高力士微笑着上前相迎。

裴旻寒暄道:“内侍太过客气了,何须你亲自相迎!”

高力士道:“多年未见,某焉能不来?请,陛下等候国公多时了。”

一路进宫。

高力士一如继往的透露一些关于李隆基的事情,说道:“南诏之败,陛下大感头疼,这些日子都不曾安心睡眠,国公若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某感激不尽。”

裴旻颔首道:“身为人臣,为君王排忧解难是份内之事,义不容辞。”

来到兴庆宫南熏殿。

还未入得殿中,已经听到了殿内传来悦耳的琵琶声。

高力士一听就知道这是李隆基在弹奏,说道:“陛下已经睡醒,国公稍等片刻。”

高力士这前脚迈进大殿,还未通报,李隆基已经抢先开口道:“将静远请进来便是,无需那么麻烦。”

入得殿中,裴旻向李隆基作揖问好。

李隆基上下打量着裴旻,感慨道:“多年未见,静远风采气度越发不凡,都快要赶上朕了。”

这是大实话。

裴旻看了李隆基一眼,心底嘀咕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