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一章 声名远扬 罪有应得

盛唐剑圣 第二十一章 声名远扬 罪有应得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在裴旻与老村长的劝说下,玉泉村的百姓终究是选择了搬迁。

裴旻也给瓜州刺史去了一封信,让他好生安置这些百姓。

裴旻一行人也没有在玉泉村久待。

裴旻也没有游玩的兴致,一行人打道回府了。

玉泉屠龙,尽管裴旻宣传自己杀的是蛟,但传出去的依旧是恶龙。

毕竟黑水恶龙为患,此事不只是沙州人尽皆知,即便整个河西,当初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而今裴旻黑水斩杀怪物,河西上下,无不先入为主的将之视为恶龙。

裴旻接任河西节度使、按察使以来,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一年半里,裴旻首先清洗了河西马贼,庇佑河西一安宁,又整治歪风恶习,开修西域商路之路,让河西百姓大获其利。同时他又命王昌龄、王之涣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会,让河西儒生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令得河西蓬勃办学。

这累累之功,有目共睹。

河西上至贵胄商贾,下到平民百姓,无不称赞。

声威之重,本就一时无两,而今又为百姓仗剑屠龙,风头更甚。

裴旻也如他所说一般,亲自修书道明缘由,并且命人将蛟龙的尸体运至长安。

裴旻的官腔现在说的极为漂亮,开头就将一切黑锅甩给了几百年前的南凉。

河西在华夏大地也算是历史悠久,细细说来前后也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坐拥此处。

其中南凉算得上最凄惨的一个,是鲜卑政权由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立国不过十八年,短短十八年,却连换三主,连年不收,上下饥窘,实在是最佳的脏水对象。

裴旻在奏章中直言:

南凉三代昏庸,以至于天降恶蛟,严惩昏主。

南凉庸主昏聩,国破族灭,罪有应得。

可恨。累后人受罪。

数百年来,无数无辜百姓旅人,葬送恶蛟之口。

臣听闻前朝留有此祸害,不愿我大唐百姓,受此无妄之灾,率兵讨伐。

恶蛟皮肉坚实,刀剑难伤,幸得陛下昔年恩赐神剑,无坚不摧。

得陛下相助,为大唐百姓,除前朝祸患。

在信中,裴旻还将功劳分给了李隆基,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当然这这么说也确有其事。

公孙曦的朝霞剑是裴旻送的,是由长安著名的匠师精心打造。跟裴旻的秦皇剑固然没得比,却也是难得的利器。

以公孙曦的剑术,使剑劲力,与那蛟龙正面相碰,也不过是划开一道口子而已。

要是没有秦皇剑的锋利,裴旻也很难在那几剑中给予蛟龙重创,令之流血待毙。

这一番说辞,即甩了锅,又赞美了李隆基。

李隆基自然是万分高兴,即便他心底也清楚,这不过是一个说辞,但是百姓喜欢听的就是这样的说辞。

就好比师出有名一样,很多东西,根本就蒙骗当事人。

但是只要百姓信了,后人信了,那就足够了。

当事人不会说破,文武百官大多都是鬼精一样的人,更不会去揭穿,以体现自己的高明。

裴旻此举也是为了表一个态度,即便远在河西,一样对他这个皇帝敬重非常,遇到事情不会仗着自己手中的大权,目无君上。

李隆基的高兴,也是因此,而不是简陋的说词。

看着裴旻的奏章,李隆基对高力士道:“静远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喜欢冒险出头的性子不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大唐痛失一臂?”

高力士笑道:“裴国公是陛下亲封的天下无双,有得陛下眷顾,自是吉人天相。”

李隆基道:“话不能这么说,凡事终有个万一。想当年,西汉霍去病是何等英雄,马踏阴山,封狼居胥,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实在可惜。朕可不想与汉武帝一样,痛失一臂。将军替朕修书一封,以作劝诫,让他以自身为重,莫要轻易涉险……算了,晚些,朕自己动笔。现在我们去看看,传言中的巨蛟恶龙,到底是什么模样。”

他说着也是一脸兴奋道:“朕早年荒诞,时常游猎。鸟兽蛇虫大多猎过,即便豺狼虎豹也见过不少,这巨蛟恶龙还从未见过呢!”

高力士小跑了两步才跟上脚步,说道:“老奴也只是略有耳闻,没有亲眼见过。”

李隆基来到武德殿外,看着用牛拉敷的庞然大物,忍不住瞪直了眼睛,低呼一声:“这巨蛟无怪有恶龙的称呼,已经死去多日,依旧如此可怖。真要活着,得有多厉害?”

即便巨蛟已死多时,李隆基都不敢过于靠近细观。

高力士也一脸的惊叹,道:“小时候听家中老人说过此物,族中勇士耗费巨大代价才将之降服。但听他们描绘,也不及这蛟龙巨大。”

李隆基自是知道高力士的身份。

作为岭南王冯氏的后裔,高力士在这方面称得上是见多识广。

李隆基啧啧称奇的看了好半响,才问道:“高将军,你说这家伙,身上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高力士想了想道:“最有价值的应该就是那肉角吧,老奴记得族中古书有载,蛟龙肉角最是稀有宝贵。次之的话,应该是胆与皮。胆囊的药用价值极高,皮可制成内甲,能避水火耐刀剑。”

李隆基听了眼睛一亮,笑道:“还真是好东西,来人,将这肉角割下。以朕的名义,还赠裴国公,嘉奖他为民除害。”

**********

凉州国公府!

梨老分别给公孙幽、公孙曦姐妹做了包扎。

正打算离府回医馆,裴旻将她截了下来,先问了公孙姐妹的情况。

公孙幽脑后因撞击的淤血,在梨老的治疗下消散,不再有头痛、头晕的等迹象。

但是她们姐妹的肩伤,却没有那么快好。

尤其是公孙幽的伤,更是严重。

公孙曦只是单臂,受的是反震之力,固然不可忽视,却也有限。

而公孙幽是直接让蛟龙的尾巴正面扫中,所受之伤,可想而知,比及当初裴旻肩膀的弩箭伤,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梨老认真的说道:“两人的情况都略有起色,可终究是伤筋动骨,那有那么快好的。师兄不知何时到来?这种肩伤,药草的效果只是辅助,真正关键的还是自身的调理。师兄的针灸之术,再配合草蛊的效果,相辅相成,效果最后。仅有草蛊草药,终究差了一些。”

说到这里,裴旻颇为无奈,说道:“刘神医是来不了,不过他叫了孙兄前来相助,应该就是这几天了……”

梨老说道:“身为医者,是不能丢下病人不管的。师兄估计是京师有事,走不开吧。孙博的医术固然不及师兄老到,终究是恩师的后人,针灸之术想来不差。”

裴旻摇了摇头道:“梨老误会了,这其中另有一番缘由。算了,都是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情,就不说出来糟心了。这东西是陛下命人送来的,就赠梨老了,以谢梨老救治大恩。”

说着将手中的一个锦盒递了过去。

刘神威来不了并非是因为病患缠身,反之他早有来凉州之心。

长安附近的疑难杂症,能医治的大多都解决了。不能医治的,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好的法子。

跟梨老合作,综合传统医术与苗医,能够更好的提升医术,解决处理不了的绝症。

只是李隆基最心爱的武婕妤得了癔病。

说白了,就是疯了。

似乎受到了历史上一样的待遇。

历史上武婕妤恶毒的残害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害了疑心病,屡次看到他们的鬼魂,一病不起,自己吓死了自己。

现在他没有机会陷害太子与二王,但是因为蝴蝶效应,她陷害王皇后不成,将自己搭进了冷宫。

在冷宫里担惊受怕,本就精神异样。

在某一日,收到了崔鸿的密信,打算跟崔鸿一起陷害裴旻勾结王皇后与太子谋逆。

武婕妤干了那么多坏事,其目的就是要捧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

这能够扳倒王皇后、太子的事情,她哪有理由拒绝。

至于裴旻,武婕妤对之颇有好感,有心将之拉拢,成为儿子李清的助臂。

但是在“大势”面前,牺牲一个无辜的裴旻,又有什么关系?

结果完全出乎武婕妤的意料。

崔鸿一败涂地,武婕妤有其姑祖母武则天的心计,可心里承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

武婕妤担心自己密谋陷害裴旻的事情败露,从而暴露她陷害王皇后的实据……

东想西想,左担心右惊恐,兼之冷宫的特殊情况。

武婕妤自己吓自己,将自己吓得不正常了。

这种精神病即便是在后世都治不了,何况是古代?

御医不行,请刘神威。

刘神威也不是神仙,束手无策。

但李隆基清楚,要是刘神威都不行,除非是孙思邈从墓穴里爬出来。否则普天之下,无人能治,也就带着几分蛮横的将刘神威留在了宫里,不治好武婕妤的病,就不让他出宫。

裴旻也不知道李隆基喜欢武婕妤哪一点,后宫佳丽如此之多,却在一棵树上陷的这般深。

要是如长孙皇后这样的千古贤后还好说,偏偏还是一个恶毒的妖妇……

当然这心思,也就是他一个人想想,即便是对娇陈,他都没有说。

梨老好奇的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忍不住惊呼出来道:“这是龙角?”

裴旻笑道:“我将蛟龙送上了京,陛下取龙角回赠。这东西,我又用不上。相信这世上也只有梨老,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她的功效。”

梨老有些激动,觉得礼物太重,但又不舍得退回去,一脸纠结。

裴旻笑道:“当初梨老的本命蛊毁于我手,而今想来颇感内疚。再说梨老以后就在凉州久居,日后指不定如此次一般,需要您老救命,您老也就别客气了。”

梨老闻言也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她宝贝似的将龙角收下了。

裴旻去偏院看了公孙姐妹。

公孙幽双臂不能动弹,还捆绑了木块固定,只能在府中的丫鬟的伺候下行动。

裴旻早已公布了公孙幽的身份,府中下人都将之视为未来的女主人,先一步享受到裴夫人的待遇。

公孙曦则最是坐不住,与裴旻当初一样,她在研究自己的左手剑法,甚至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双手剑!

公孙曦觉得自己的身法与剑招的配合到了一定的瓶顶,想要提升是千难万难,但是左手空着若能运用的上,将会事半功倍。

公孙曦觉得她成不了公孙幽,跟成不了裴旻。

剑鞘在裴旻、公孙幽手上能够完美的配合剑招,令自己的剑法攻守兼之,浑然一体。

而公孙曦从一开始就不喜欢防守。

她的字典里有的只是进攻,以攻代守。

技术如此,为何不将自己的左手也开发起来,以双剑迎敌?

裴旻对于公孙曦有此感悟,大决意外。

每一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所走的路子是不同的。

裴旻将万千剑招融于一身,自创大杂烩剑法,世上没有几人能够做得到这点。

公孙幽的飞剑也是天下一绝,那对劲力控制的妙至毫厘的本事,裴旻也学不来。

公孙曦似乎也悟出了自己要走的路子。

此次受伤,对于公孙曦来说,无疑是一个脱变。

裴旻之前也研究过左手剑,自然毫不吝啬的传授着公孙曦左手剑的经验以及心得。

也因为公孙幽受伤,原本定下的娶公孙幽的事情也搁置下来。

裴旻也利用这个空闲处理新军组建的事情。

面对李隆基的支持,裴旻如愿以偿的将八万吐谷浑百姓安置在了洮州,并在浑释之的帮助下,从八万吐谷浑的百姓中选出了三千精壮骁勇而且擅于骑射的族人,组成了一直踏白军。

对于踏白军的将官,裴旻直接让浑释之担任。

当然浑释之的身份履历还不足以担任此职位,所以裴旻只是让他代行军使的权力,地位并没有一跃的跟李翼德这样的老将平起平坐。

但裴旻的用心,那是显而易见的。

吐谷浑的大多兵士都不通汉语,让别的将官指挥,不亚于鸡同鸭讲。

还不如大方一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裴旻敢创建踏白军,就不怕他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