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八章 该死的裴旻(二合一)

盛唐剑圣 第八章 该死的裴旻(二合一)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青海湖伏俟城西大营马厩!

多日隆亲自检查着一匹匹精良的坐骑,不住的夸赞一旁的马倌。

青海骢日行千里,号为龙种。

此话固然夸大,却也从侧面证明青海骢的矫捷。

吐蕃重甲骑兵威震一方,离不开青海骢强健的体魄与爆发力。

大唐的河曲马在爆发力上要胜过青海骢一筹,但是体力却不能同日而语。

吐蕃人自从吸纳了吐谷浑好马爱马的特性之后,对于骏马的照料也格外严谨慎重,采用统一化规范管制。

什么时候跑马,什么时候放养,什么时候喂**粮干草,都有一套自己的方式。

这天正是统一喂养精粮干草的时候。

精粮是玉米、大豆、高梁、大麦的混合物,能够补足战马的一切营养所需。

一车车的精粮已经从仓库运出,正准备送往马厩喂食。

“辛苦你们了,这些粗重的活,交给他们来就好了,我们去帐内烤火去。这该死的天气,都已经春末了,还是这么冷!”

多日隆一手指着干着粗活的吐谷浑人,骂骂咧咧的说着。

看着有些衣衫褴褛的吐谷浑,多日隆心底叹了口气,也难怪他们起了反心……

都怪该死的裴旻!

多日隆心底深恨。

吐蕃作为西南方的霸主,巅峰的时候人口高达八百万之多,仅次于唐朝的三千万。只是现在还不是吐蕃的巅峰期,历史上的三十年后,才是吐蕃的巅峰。

现在的吐蕃全族只有五百多万人,但就是这个人口数字,与周边诸多异族中也是鹤立鸡群的。

要知道匈奴、突厥巅峰时期人口也不过百万之数。

不过吐蕃自身血统的吐蕃人是不多的,只是占据总数的三成,其他皆是依靠征伐灭国掠夺来的各族百姓。

这些居民也依照阶级等级,分为三六九等。

其中吐蕃本土人自然地位最高,其次是一并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羊同、象雄、诸羌。

这地位是高低是根据臣服吐蕃的时间来定的,吐谷浑是吐蕃最后一个收服的国家,百姓地位次于羊同、象雄、诸羌等国民。

当然他们不是最低的,最低的是唐人以及一切战败的俘虏,他们是为奴隶,干着沉重辛劳的工作。

在原来奴隶是没有人权的,打骂自由,生杀随意。

有奴隶在,吐谷浑的地位固然不高,却也没有受到多少不堪的待遇。

直到裴旻的出现。

裴旻用尽心思手段,通过战争,通过交易,通过各种阴损手段,一次又一次的从他们吐蕃人的手上换取讨要唐人奴隶。

直接导致了吐蕃干粗活的奴隶,大量减少,出现了无人可用的情况。

为此吐蕃皇室还特地下了一道命令,不得随意打杀奴隶,免得情况加重。

奴隶大量减少,吐蕃又连番战败,需要更多的劳力,恢复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吐谷浑无可避免的顶替了上来。

他们固然不像奴隶那样低贱,却也相差不了多少了。

多日隆相信,要不是裴旻造成的影响,吐谷浑绝对不会选择背井离乡的去唐朝求生。

“该死!”

想着自己未来的道路,多日隆就算心底在如何的不满,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听从安排。

开元十一年,三月十六日。

在吐谷浑皇子慕容延的号召下,饱受劳力压榨的吐谷浑人终于忍受不住压迫,揭竿起义。

一行人高举着义旗,前仆后继的向当金山口蜂拥而去。

此举震动整个青海湖。

青海元帅达扎路恭追击叛将弗弄赞,身居副将职位的多日隆是最高主事人。

相比元帅达扎路恭,先赞普最信任的爱将多日隆,显然更得军心。

多日隆也指挥若定,稳住了局势,让青海湖的诸将一如既往,莫要自乱阵脚,同时担心不可信的唐军背弃盟约,调兵往莫离驿方向的唐蕃古道镇守,免得唐军趁机而入。

多日隆自己率领本部军马追击慕容延。

他麾下有八千精骑,慕容延固然有八万之众,但多是寻常百姓,还夹着着老弱妇孺,根本不堪一战。

诸将也未怀疑,听命去了。

多日隆稳重的点集兵马,准备多日粮草,展开追击。

然而就在多日隆追出二十里地的时候,追击大军的坐骑一个个都出现了问题,腿软的卖不了步子,还不住的拉稀。

不少训练有素的骑兵,直接摔在地上,硬生生的摔断了腿脚。

多日隆铁青着脸,拉着缰绳,厉声道:“什么情况!”

副官也一脸茫然的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马粪有异,抓了一些闻了闻,怒道:“是巴豆,我们的马给下了巴豆。狡猾的吐谷浑,该死!”

副官怒气冲冲的向多日隆禀报情况。

“副将,我们怎么办?回去换马嘛?”副官一脸的盛怒,眼中充满了煞气。

作为一个吐蕃人,他最恨蕃奸。

只是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最敬重的长官,也是一个蕃奸。

多日隆沉声道:“我们不知他们做了多少准备,别处的马是不是也给下了药。一来一回,不知要耽搁多久。这种情况也不能骑马了,弃马追,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追的上。”

副官精于养马之术,知道吃了巴豆的马,勉强奔袭,必死无疑。

随着河西九曲地的丢失,吐蕃少了一半的马场,于现在的他们而言,八千战马不是小数。

副官不疑有他,愤然大叫:“所有人,弃马,追击!”

多日隆认真的追击着。

吐谷浑安排了人做伪装,多次故布疑阵,施展反追踪之术。

多日隆领着麾下兵马,“很不巧的”直往疑阵里钻,绕来来去,以兵卒追击百姓,反而越追越远,渐渐的失去了踪迹……

直到一天后,多日隆才得知吐谷浑的百姓已经进了当金山口。

多日隆气得在重兵士面前骂娘,依旧锲而不舍的向当金山口追去。

八千兵士一窝蜂的挤进了当金山。

看着气喘吁吁的兵士,多日隆下达了休息的命令。

大约休息了半个时辰,多日隆正打算动身追击,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

多日隆的脸色一变。

后方的兵卒渐渐让开了道路。

青海湖年轻的元帅恩兰·达扎路恭,一步一步的走到近处。

“见过元帅!”多日隆下马来到了近处,作揖行礼。

“很好奇嘛?多日隆副将,我为什么不在大小勃律的路上,而是出现在这里?”达扎路恭一脸阴郁的看着多日隆,眼中透着不信以及杀意。

在青海湖,不服他这个元帅的人很多。

达扎路恭的将令举步维艰,在阳奉阴违之下,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

在他的心底,有很多人要秋后算账。唯独多日隆是个例外……

固然多日隆一样的不怎么将他这个元帅放在眼底,但是多日隆的沉稳持重,忠心都彰显着他的价值。

将之收服,成为自己的臂膀,是达扎路恭最终的打算。

确不想,这个自己信任看中的老将,竟然成了蕃奸。

“元帅,你这话什么意思?”多日隆茫然中,带着几分盛怒。

达扎路恭从怀里搜出了一张皮革,砸向了多日隆,厉声道:“这就是你通敌卖国的证据,你在配合吐谷浑的逃亡。所以你才将他人调离伏俟城,所以你们的马才会吃了巴豆,所以你多日隆一个宿将,会跟白痴一样,给一群百姓溜着耍。”

多日隆火一下子就冲了上来,面红耳赤的道:“你诬蔑我!”

他这是真怒!

卖国确实属实,但是什么证据根本就不存在。

他自己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书信,除了栽赃嫁祸没有别的解释。

达扎路恭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排除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存在,甚至不惜私造伪证。

达扎路恭铁青着脸骂道:“还用我来诬蔑?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局,你们环环相扣,就是为了配合这群吐谷浑人投向李唐。没有你的配合,八万人,能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逃进这当金山?”

弗弄赞的叛逃,达扎路恭一开始也没有想那么多。

果断的展开了追击,并且是亲自追击。

这自己的错,必需自己弥补。

而且弗弄赞是宿将,军中诸多人与他要好。

让他人追击,万一出工不出力,让弗弄赞成功逃离,他这个元帅没办法继续带兵了。

但是就在追击的途中,达扎路恭突然反应了过来。

这位吐蕃未来的第一名将,已经拥有了不俗的远见眼光。

弗弄赞却有叛逃的可能,但是他没有理由选择往西域往大小勃律逃的道理。

大小勃律扼西域和青藏高原西部、西北部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是青海湖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大小勃律实力非常弱小,依仗着地利的优势,抱着唐朝的大腿才苟活至今。

大小勃律是绝对不可能为了弗弄赞而得罪吐蕃,落下给打的口舌。

弗弄赞不叛李唐,去西域叛西域诸国?

完全没有半点逻辑?

达扎路恭察觉异样,立刻安排自己信任的人追击,自己返回了伏俟城。

果然起了变故。

吐谷浑大举反叛,多日隆亲率兵士追击。

达扎路恭了解到多日隆“合理”的安排,瞬间怀疑起他的动机。得知他给吐谷浑耍的团团转,更加坚定了信念,一路急行而至,并且伪造了证据。

听着达扎路恭正义言辞的痛斥,多日隆的副官心底也莫名一惊,这一路多日隆确实有些反常。

只是出于对自己长官的敬重,副官没有怀疑,如今让达扎路恭点破,瞬间起了疑心,带着几分不信的看着多日隆,将地上的皮革拣了起来,看着皮革里的内容,沙哑的看着弗弄赞,颤声道:“为什么?”

达扎路恭直接喝了一声:“拿下!”

多日隆的兵士没有动。

达扎路恭的亲卫一拥而上,将多日隆按在了地上。

多日隆怒骂连连,可他的兵却一动一动。

多日隆颇得军心,威望也不俗。但是他的威信还不足以令兵士跟着他造反,背弃自己的国家。

达扎路恭似乎一点儿也不急得追击,大义凛然的陈述着多日隆的罪行,直至将这位青海湖的军事二把手押到了大后方。

副官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叫喝道:“元帅,下令追击吧,我要将那群吐浑狗的脑袋拧下来!”

达扎路恭下马拉着副官的手道:“布阁喜的勇名,我敬仰已久,只是此次事件很显然是李唐与吐谷浑他们早已安排好的局,追上去,我怕全军覆没!你看,那边有什么?”

他指着当金山的山峰耐心的说道。

副官布阁喜茫然的看着一座座起伏不定的山峰,道:“什么?”

“就是什么也没有!”达扎路恭道:“这座山脉的对面就是李唐的沙州、瓜州,他们只要翻过这座山就能进入我们青海湖。在这山中,我们安排了二十余所烽燧。吐谷浑他们进山那么久了,一座烽燧都没有示警,可见这山中绝不只有吐谷浑的那些叛贼,很可能有唐军。我们一但深入,怕是有去无回……”

他看着深邃的山峦,心底有些发怵,就裴旻那熊心豹子胆,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

子亭守捉!

此间大事,裴旻亲自来到了这里。

正与王忠嗣下着象戏,也就是象棋的前身。

裴旻是围棋好手,只是王忠嗣不擅此道,裴旻只能委屈自己了。

得知达扎路恭拿下多日隆的却不进山追击吐谷浑的举动,裴旻一边点着头道:“忠嗣,你怎么看?”

王忠嗣道:“无怪旻哥让我多多注意这个达扎路恭,确实是个人物。在败局中反赚了一手,有些了不起。而且,他似乎很了解旻哥。”

裴旻不太习惯象戏的下法,考虑了一会儿,才走了一步道:“怎么说?”

王忠嗣道:“在极短的瞬间做出反应,尽一切可能挽回败局,见吐谷浑人进山,是不可为,冷静的选择退却,进退得当。不是很了解旻哥,不会连自己的领地都不敢进。他应该是相信旻哥完全有那个胆量无视唐蕃盟约,越境动兵,这才不敢入内。我还知道他一直将旻哥视为自己的劲敌,打败的对象呢。”

裴旻笑道:“他下一步应该是利用此次机会,将那些不服他的人清洗一遍,以便自己完全掌控青海湖的军政。一边是冒险的追杀一些老弱妇孺,一边是青海湖的安定大权,他选择了后者。未来的吐蕃军事,必然以他马首是瞻。这家伙,未来就交给你了。”

王忠嗣欢喜道:“明白,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用不着旻哥,弟就能收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