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十八章 军政专杀

盛唐剑圣 第十八章 军政专杀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李隆基一但下定主意,刚果决绝的一面也体现了出来,道:“力士,替朕研磨。”

高力士立刻取过空白诏书摊放御前,熟练的研好了墨,将沾好墨汁的毛笔递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奋笔直书,在诏书上写道:“今陇右蝗灾盛行,为祸一方,朕怜百姓之苦,特加封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凉国公裴旻为陇右按察使,全力剿灭蝗灾。若天降灾殃,朕为天子,一人受之。”

他按下了自己的大印,转交给姚崇道:“姚公,你看如此可好?”

姚崇接过李隆基的诏书,看着李隆基追加裴旻为陇右按察使,眼中不由一阵欣羡。

即便是他,当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见这个任命都忍不住羡慕。

按察使是什么职位?

按察使是唐朝初年仿汉刺史制设立,负责各道巡察、考核吏治的一个官职,但在唐睿宗景云二年,将之设为常设官员。

按察使其实就是另一层次的节度使。

节度使总管地方军事,有军事专杀之特权。

而按察使负责管制地方刺史,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同样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是各州刺史头上的“太上皇”。

这个任命一但下达,意味着裴旻不但有军事专杀,能够掌控武将生死。还拥有处理陇右所有文官员的权力,不易于陇右的卫冕之王,将整个陇右的军政大权,一握在手。

那是何等的威风,姚崇自诩昔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未有如此。

不过现在是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之事,也顾忌不了那么许多,并无任何异议。

李隆基毫不犹豫的将任命书传给了三省宰相,依照朝局的规矩。皇帝的任命必需要由宰相过目盖印,方能正式生效。

此诏书一传到门下省,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源乾曜见了诏书,不由大吃一惊。

吓得赶忙将诸位宰相召集起来,一同商议。

“这,太荣宠过头了吧!”卢怀慎满嘴的嫉妒,李隆基不听他言也便罢了,还如此大张旗鼓的提拔多次忤逆他的对手,实在令他难堪。

源乾曜亦道:“某也觉得,裴国公固然是当世俊杰,文治武功,确实显著。可这节度使、按察使同归一人,古往今来也不多见,甚至没有。不易于调任封王,甚至比王更有权力。”

分封制度的弊端早已显现,所以诸位皇帝之子,固然有着亲王的爵位,实际上并无王爵的权力。

这个任命一下达,裴旻文武专杀,比这个时候的王更加势大。

诸位宰相也是相视无言,皆看出彼此眼中的震撼。

半响过后,源乾曜苦涩的道:“某才疏学浅,实不知这印章该不该盖!还望诸公指点……”

紫微侍郎、同平章事苏颋皱着眉头道:“在下以为此先例不可开!”

“那驳退回去?”源乾曜试言询问。

众人不再言语了。

确实宰相是有权力驳回皇帝的圣旨,这一点早年魏征就常干。

所以气得李世民多次吹胡子跺脚,但他就是没有改这条规矩。李世民深通制衡之道,皇帝万万人之上,若无人制衡,万一是一庸主,将会弄得天下大乱。

所以宰相拥有制衡皇帝的权力!

不过宰相虽然有权力驳回皇帝的诏书,但是皇帝更有废相选相的权力。

李隆基也不是李世民,他们并不是魏征。

万一触怒了李隆基,将他们的相位废了,那可就亏大了。

“印了吧!”最终一直没有说话的首相宋璟开口了:“现在是非常之时,陇右灾情严重。万一祸及关中,不堪设想。”

卢怀慎嘀咕道:“就那小子行嘛,万一真如昔年汉赵刘聪事故,岂不遭殃。”

宋璟道:“论及功绩,开元一朝除了姚相,谁能与国公相比?他如此笃定,应当自有妙法。我们远在长安,只能拭目以待。况且情况已然这样,再恶劣又能恶劣到哪里去。”

卢怀慎也无言以对。

源乾曜最终还是将相印盖了上去。

皇帝下诏,宰相签印。

这道任命正式生效。

**********

鄯州!

虽说各地极不配合,裴旻依旧在力所能及之下动用陇右军灭蝗,也认真留意着蝗虫的所有动向。

蝗虫是一种喜欢团体的昆虫,它们彼此会不由自主的群聚在一起,越聚越多,直到他们将一地的植被草木吞噬干净,便会一起向着有草地的地方席卷而去。

通常到了这个时候,它们的数量将会以千万计来算。

如果几个州郡的蝗虫军团汇集,那就是上亿,它们不断的吃,不断的产子下崽。

最可怕的是天气越热,蝗虫成长的速度越快。一个幼虫,在酷热下,不足七日就能长为成虫。

针对这种情况,裴旻将陇右军分为两拨,一拨捕杀,另一波调查,探索陇右各处,寻找大规模的蝗虫聚集处。

若是寻得大规模聚集一处的蝗虫,立刻通知捕杀队扑杀。

人手有限,裴旻当前只能选择扑杀群聚在一起的蝗虫,做不到地毯式消灭。

饶是如此,裴旻都有人手不够用的感觉。

蝗虫扑杀不尽,反而给人一种越杀越多的错觉,将士们心底渐渐有些发虚,有些担心自己杀戮过多,遭受报应。

裴旻再一次对张九龄强调道:“告诉所有将士,蝗虫并非越杀越多,是杀得不及它们成长的快,才有越来越多的错觉。如果不杀,后果会远比现在可怕,不能让将士也跟着受到这歪风邪说的影响。”

“是!”张九龄几天都没睡上一个好觉,瞪着黑眼圈下去了。

捕蝗使苏琪一脸愤愤的走进了节度使府衙,看着裴旻长叹了口气道:“刺史、长史又带着百姓祭天,也不知到底祭出什么花样。”

捕蝗使是从御史台调拨任命的,御史台是裴旻的老家,新任的捕蝗使下达了李隆基的任命后,立刻就来拜见老上司了。

裴旻起初还以为陇右有救,结果一个个的都玩起了抗御上书的戏码。

裴旻听了冷冷一笑,道:“这都不明白,表诚意呢。就算鄯州毁了,百姓也看见他们的卖力,而他们也能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让我来背这个锅。”

正说间!

屋外传来了一声高喝:“圣旨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