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十六章 落魄的凤凰

盛唐剑圣 第十六章 落魄的凤凰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裴旻气冲冲的回到了节度使府。

袁履谦刚刚喘了口气,没休息多久,就见裴旻气势汹汹的回来。

“怎么了?”袁履谦关怀的问道。

“气死我了!”裴旻一抹脸上的汗迹,随手一甩,在地上射出了一条直线。

“都什么时候了,两个老顽固。一个说越权,一个更是好笑,说什么蝗虫不能杀要激怒蝗神。”他越说越气,一掌拍在了一旁的木柱上,忿忿不平的道:“要是我掌握实权,非将他们两个撤官罢职不可。”

袁履谦急忙道:“裴兄慎言!”

顿了顿,他又道:“目前旱灾、蝗灾齐来,陇右一片厄运。面对如此情况,即便今年陇右颗粒无存,他们也不会有多大的罪责。可若贸然行事,引起更大灾祸,反而讨不得好。”

裴旻怒道:“他们不受罚了,百姓如何,陇右的未来如何?蝗虫横行而过,天地在无绿色,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复?算了,现在说那么多也是无意义,立刻将我的命令传达下去。十九军军使自接令起,立刻点起所有兵马,追寻各州境内蝗虫的聚居地,以火把灭蝗,刻不容缓,不得抗命。”

袁履谦略一迟疑道:“这世人有传言杀蝗不详,只怕命令传达,会有抗拒之声。”

裴旻毫不留情的道:“不论是谁,胆敢抗拒,直接逐出陇右军!多加上这句,这连蝗虫的没胆杀,还指望他们为大唐,为我上阵杀敌?如此娇贵的人物,不要也罢。”

袁履谦不在迟疑,下达任命去了。

裴旻此刻心中也有一些无奈,面对蝗灾,最有效的办法是灭蝗,尽可能的消灭所有的蝗虫,才能防止遮天盖地的可怖情况出现。

想要有效的灭蝗,动员州府所有百姓的力量是必须的。

唯有百姓,上下一心,同心协力,方才能够战胜蝗灾。

陇右军数量确实不少,但是分散于十二个州,每个州均分下来五千左右兵士。而蝗灾一但来临,那蝗虫就是以亿来计数的。

裴旻在二十一世纪没有见过蝗灾,后世的华夏绝大多数地方已没有蝗虫滋生的土壤了。但他看过一个真实的蝗灾视频短片,漫天蝗虫铺天盖地的飞过,黑压压的一大片,连太阳都给遮没了。它们就好像是军舰一样,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一个州五千左右兵士抵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将百姓发动起来,情况会完全不一样的。

蝗虫的杀伤力只要是针对植物,极少伤人,对人的伤害极其有限。就算是一个小孩,左右舞动着火把,也能轻易的消灭百十来只。

整个陇右的数十万百姓若能齐心,何愁蝗灾不能制止。

奈何吴华、童皓一个谨慎顽固,一个迷信,实在是可恨。

想了一想,此事不能如此算了。

就算有一线生机,裴旻也要试着尝试,当即他再度给李隆基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将自己的想法呈报,希望他能下旨调集陇右百姓和参与灭蝗杀蝗的行动中去,将蝗灾的危险降至最低。

裴旻的加急还在路上的时候,朝堂上的满朝文武已经针对蝗灾一事争吵的你死我活。

姚崇这位已经去了相位的名相,此刻正在朝堂之上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平心而论,若非姚崇性子过于极端,李隆基压根就不会撤他。不过姚崇尽管给李隆基去了相位,可对于他还是特别器重的。

特许姚崇在无官职的情况下每五日上朝一次,重大事情也会征询他的意见。

如今旱灾、蝗灾齐发,相较沉稳擅于治吏的宋璟!姚崇在处理这种重大事件的才略能力,才真正让李隆基器重。

“陛下,蝗虫不过是一害虫,百姓愚昧才将之视为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加上居心叵测之徒的煽动曲解,方才引起了四方百姓烧香求神,利用了他们消灾求福的盲从心里,形成了这种局面。面对蝗虫,绝对不能妥协,更不能坐以待毙凭由它们吃食我大唐百姓辛苦种植的庄稼。”姚崇斩钉截铁的说着。

然而此刻的姚崇以非昔年的姚崇了。

昔年的姚崇在朝堂上是一言堂,放个屁都是香的,他的话是一不二,几乎跟圣旨一样管用。

但如今姚崇不过一白身,得李隆基破例才有资格在这朝堂上发表看法。

对于满朝文武,姚崇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没有了威慑力。

他的话音一落,立刻有人站出来辩驳。

一直是姚崇小弟的卢怀慎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高声道:“蝗虫乃是天灾,岂是人力所能除?况且杀虫太多,有伤天和,恐受报应!”

随即又有礼部尚书道:“陛下,只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灾,并非妄造杀戮。且不闻有前赵刘聪的前车之鉴,难道姚公,想要我大唐重蹈前赵覆辙不成?”

前赵刘聪是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刘聪在位时,境内也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刘聪下令除蝗,但是蝗虫却越除越多,蝗灾除不尽,蔓延整个汉赵,令汉赵国力大损。

登时朝议鼎沸,满朝文武大半大臣竟皆认为蝗虫不宜捕杀。

姚崇有些悲凉的看着眼前的情形,要是昔年的他,这满朝文武可有一个敢说话的?

这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果真如此。

姚崇有些心灰意冷的叹了口气。

李隆基见满朝文武都反对杀蝗,一时难以定夺,再三犹豫之下,只能选择再议。

回到后殿,李隆基让高力士将姚崇请来。

“陛下!”一见到李隆基,姚崇立刻高声道:“《诗经》道:‘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道:‘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有史可见,这些都足以证明灭除蝗虫是顺应天道,绝非什么不详之举。古时曾多次出现蝗灾,只因同样情形不肯捕杀,以致发生田地颗粒无收,百姓相食,实乃人间惨事。试问陛下,这天下还有什么比百姓相食更加凄惨的事情?灭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形成灾患更好!”

李隆基也是深以为然,不再犹豫,派出了朝中御史,命他们为捕蝗使,前往陇右督促各地灭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