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三十九章 相位难保

盛唐剑圣 第三十九章 相位难保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裴旻说的是劝,但李隆基却明白“劝”的意思!

若姚崇真的听劝,李隆基现在也不会对姚崇如此的不满!

这个劝,跟罢没有什么区别。

裴旻真正的意思是“要治吏,罢姚相”。

只是姚崇地位太高,对大唐也有着莫大的功劳,要罢免姚崇实在是骇人听闻。

裴旻说的婉转,李隆基也知道其中原因。

毕竟姚崇的身份绝非一般。

裴旻说这话并非没有缘由的,姚崇一言堂的性格,人尽皆知。

当任宰相的这些年,如今朝堂之上的几个宰相,没有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有真才实学的张说、魏知古、刘幽求都给他贬走了,郭元振也给架空了。

现在的几个宰相不是卢怀慎这种打酱油的,就是源乾曜这些抱着姚崇大腿,唯命是从的。

宰相是一个王朝的二号人物,是百官的旗帜,宰相的品行举动,往往影响了百官的品行。

姚崇将朝堂变成一言堂,满朝文武想要晋升,自然要跟着姚崇的脚步走。

而姚崇护短到了极处,在这之前又发生了一件事情。

中书主书赵诲是姚崇的亲信,赵诲此人本性贪财,干了昔年杨矩一样的事情,接受胡人贿赂。事情败露之后,李隆基怒不可竭将之定为死罪,但是姚崇却因为是他的心腹,发动自己在朝堂的实力,尽力营救。

李隆基心底不悦,却从了姚崇的意思,免去了赵诲的死罪。

此事可见,姚崇已经开启了官官相护的先河,只要是他的人,即便是收受胡人贿赂这样的大罪,都能免去死罪。

由此可见,只要是姚崇一党,跟着姚崇走,即便有错,也能免罪。

整个庙堂都官官相护,要想治吏,不将姚崇罢去,那就是痴人说梦。

可问题就在这里,姚崇不是权臣,而且也非常有能力,于国有大功,大唐发展至今,他的治世才华,可谓居功至伟。

如此人物,裴旻心底也是又爱又恨。

“然后呢!”李隆基看着裴旻,心底同样的复杂:他不否认姚崇对大唐的贡献,满朝文武的功绩,他这个皇帝都看在眼中。

他真正掌权之后,改年号开元起,至今四年!

文治功勋最大的是姚崇,武略功劳最大的是裴旻!

没有姚崇,就没有现在的治世,没有裴旻,边疆不会如此安定。

对功勋如此显著的功臣下手,李隆基都担心百官会有卸磨杀驴的感觉。

可姚崇不罢,治吏无法展开,情况更加不妙。

面对李隆基的问题,裴旻顿了顿道:“陛下向太宗皇帝看齐,可知为何太宗贞观一朝,为何能够在长期对外作战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天下的飞速经济发展,官员勤政廉明?”

他顿了顿笑道:“太宗皇帝以药师公为相,确保国家军事万胜;以玄龄公为相,以定国家方略;以玄成公为相,确保官员廉洁。可见要想国家真正强大,仅靠一人远远不够。姚相之才,可比太宗时期的玄龄公,却不能取代玄成公。臣以为,陛下需要提拔一个如玄成公一样,刚直不阿,敢于直谏的宰相。”

裴旻口中的药师公、玄龄公、玄成公自然指的是李世民麾下最出类拔萃的三个人才李靖、房玄龄、魏征。

裴旻这话说道李隆基心里去了。

一个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姚崇确实出色,但他干不了李靖、魏征干的事情,但是他却排斥李靖、魏征的出现。

“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李隆基又问。

裴旻一脸茫然的看着眼前的皇帝,道:“这个臣真的不知道了,就臣这点本事,也就出几个馊主意。在用人这方面,那里比得上陛下。”

这该装傻的时候,还是装几分傻的好!

李隆基也不疑有他,问道:“那你觉得刑部尚书宋璟如何?”

裴旻心道:“果然!”

李隆基早有罢免姚崇的意思,只是姚崇功劳过高,他拿不定注意。

说句不好听的,连姚崇的继任者,李隆基都已经物色好了。

裴旻赞道:“宋尚书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却有玄成公的潜力。以他为相,定能令得吏治大兴,一改今时今日的风气。”

其实历史上李隆基也是这么做的,他以姚崇为相,拟定了发展的方针,又以宋璟为相,整治文武官吏。使得开元时期,政治清明,官员廉洁,一举奠定了开元之世。

李隆基长叹道:“只是姚相的性格朕了解,他容不下宋尚书啊!”

裴旻看着李隆基心底有些无语,李隆基这种做法行为,明摆着就是想当婊子又要挂贞节牌坊。

在魄力上,李隆基确实要逊色李世民许多。

想了又想,裴旻心中突然一动,喜道:“陛下,臣其实对想在的庙堂有些看法,臣一直认为广开言路才是最优秀的制度。所以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可以命谏官参知政事,恢复谏官、史官参加宰相会议。”

李隆基霍然大悟,笑容现于脸庞。

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这是李世民时期的一种制度,即有提拔真正有才之士,让他们提前参与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能力,也能做到监督朝政的目的。只是武则天主政之后,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做宰相,他们很多事情不敢公开,因此将这种制度也就废除了。

一直以来也没有恢复,到了李隆基掌权,姚崇为相的时候,更不可能恢复这种制度了。因为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进来,等于在无形中分化了他的权力,让谏官有了议政的权力。这种事情,姚崇是不会自砸脚跟的。

只要恢复这种制度,姚崇权力一但分化,以姚崇的智略,难道还察觉不出问题来?

若姚崇识趣,便与宋璟同时为相,若不识趣,便有理由将之罢免了。

想着自己不用背上“卸磨杀驴”的“罪名”,李隆基心底便一阵痛快,笑道:“静远当真是朕的腹心,诸多事情,在你这里都能得到解决。若非姚州离不开你,朕当真想将他调回长安。”

裴旻忙道:“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的荣幸。”

他口中如此说着,心底却忍不住为姚崇感到遗憾,他知道以姚崇的性格,他的相位是肯定保不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