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三章 神力巨汉

盛唐剑圣 第二十三章 神力巨汉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以攻代守!”

郭知运双眼盯着河西九曲之地一动不动,在继任陇右节度大使的这几年,他所思所想莫不是如何利用手中的一切资源抵御吐蕃来袭,做好节度使守土的本份。

反攻回去,这个想法他不曾想过。因为有些不符合实际,吐蕃人没有固定的据点,跟着水草而居,不比他们大唐有着迁移不走的城镇。而且他们不以骑兵为主,关键还是府兵败坏。论及兵士实力,远不是吐蕃的对手,跟吐蕃打野战,就如送肉没什么区别。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募兵制的出现,弥补了兵卒疲软的弊端。尽管裴旻离开了兵部,但是他留下的资源政策,足以维持募兵制的运转。

第二轮的募兵制已经顺利的展开,这一次朝廷募得了十二万的兵士,同时也裁撤了十万老弱病残的府兵。募集的兵士皆以长征健儿为号,正逐步填充各地。

陇右的军情最为关键,得到了三万个名额,兵源逐步到位。

郭知运亲自检测过兵卒的质量,瞧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应招兵士,这位执掌一方军事的封疆大吏感动的几乎要哭出来。

三万身强力壮的好儿男,瞬间让陇右军的素质提高了一大截。那些老弱病残或者用来充数的地痞,都给郭知运裁撤出去,军队风气,遂然大振。

新兵有足够的热忱斗志,缺少的是训练经验。他麾下也有不少能人,练兵不在话下。至于经验,以战养战,未尝不是很好的法子。

心念于此,郭知运双手一合,道:“算我一个!我在任上的这几年,可没少受到吐蕃贼子的袭扰,这等好事,少不了我。若一切顺利,真如你说的那样,能操作的地方可就大了。”他目光看着石堡城,若有所指。

裴旻知道郭知运以明白他意,淡然笑道:“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要有心,他们防不了一辈子。一有疏忽,便可以咬下他们一块肉下来。陛下正在发展马政,各军的马匹也会日渐充裕。等我们骑兵起来,让我们搅乱的河西九曲,将会是朝廷的囊中之物。”

这袭击劫掠,关键是讲究一个时机。趁虚而入,这点他也没多说。郭知运身为陇右节度使,不可能这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

郭知运看着胸有大略的裴旻,想起了王君毚露出了淡淡的复杂表情,将杂念除去,续道:“我们两军在袭扰的时候也可以相互配合,不真不假的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侵攻。在他们大军集结之前,来一次狠的。我们的袭扰,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只为了劫掠,尽可能的避免跟军队对上。我们却能找他们军队打,杀个痛快。在他们大军集结的时候,再行从容而去。”

“旻就是这个意思!”见郭知运已经领会他的真正目的,裴旻带着几分亢奋的道:“他们的情况跟我们不同,劫掠的方式自然要变。我们是以城镇为主,他们却以散居为上。他们放牧的时候会尽可能的分散,唯有如此才不会破坏一地的植被生态,避免来年无草食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弱点。集合两军之力,来次狠的,不过也无需次次如此。随意而行,想并力时并力,不想并力时,自由出击。让他们摸不着头脑,防不胜防。我建议洮州与鄯州之间,最好建立信鸽渠道。往来要事,以信鸽交流,更为快捷方便。”

郭知运毫不犹豫的应诺下来。

作为陇右节度使,郭知运能到今天这个位子,全靠战绩一点点拼杀出来的,没有半点的水分。在经验上远胜裴旻,但裴旻博闻强记见多识广,胸中韬略却在郭知运之上。

两人相互探讨应对吐蕃之事,分析吐蕃的利弊优劣。

裴旻道:“吐蕃确实强,但远没有世人眼中那么厉害。他们也有大起大落的时候,只是他们每每在大落之时,缩在高山之上。青藏高原的水土反应,是他们天然的屏障,让我等鞭长莫及。这有了和平喘息发展的机会,外加根底犹在,重新崛起,自然容易的多。想要真正的解决心腹之患,关键是不能心急,必需步步为营。第一步是攻占青海湖,那里也有水土反应,只是比起吐蕃深处,要弱的多,并非不能承受。只要适应了青海湖的气候,在逐步逐步的向深处扩张。对付吐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唐朝还没有高原反应这一词语,但是跟吐蕃打了那么多年的战。对于高原反应这一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只是科技不发达,不知原因何在。只能归为水土不服。

郭知运听得在理,不住的点头,道:“你说的水土反应,我也亲自体验过,那时我任检校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曾随着闻喜公裴行俭去过吐蕃,那种感觉,真以为自己要死了。”

裴旻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现在青藏高原的情形,在唐朝可没有青藏铁路,三千米以上的海拔全靠两条腿来走,体质弱的人根本承受不住。即便身强力壮着,也禁不起剧烈的运动。没有一定的适应期,即便是猛龙也要变成泥鳅。

他们一直聊到午后由不知觉。

“郭公!”

直到王君毚前来催促,两人才反应过来。

郭知运道:“什么时辰了?”

“都未时四刻了,将士们差不多等了一个多时辰!”王君毚有着小小的抱怨,同时还带着几分无奈,担忧的看了裴旻一眼。

郭知运笑道:“抱歉抱歉,与裴刺史聊得过于尽兴,这时间完全忘记了。”他这才记起为了招待裴旻,他特地叫了麾下的将士一起相陪,赶忙拉着裴旻去见鄯州城里的诸位将军。

足足有二十五人,郭知运逐一给裴旻介绍,并且还附带这他们的些许事迹。

除了王君毚,裴旻有着一定印象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曾听过。

但裴旻没敢大意,大唐人口众多,谁也不法确定,这些人中是不是有一位蒙尘的明珠,就如王海宾一样。

礼贤下士是上位者必需要有的态度,裴旻逐一问好回礼,笑脸相迎。

对于裴旻,诸将的好感有限,就算明白外边的流言蜚语是吐蕃的伎俩,可听多了也是不喜。今日见郭知运如此重视裴旻的来访,而裴旻自己身居高位,无半点骄纵之态,方才对之改观,好感徒生。

郭知运一口气请了鄯州所有将官陪酒,所谓的不和,瞬间告破。

吃饱喝足,郭知运还有公务处理,不能相陪。

裴旻拒绝了郭知运请人向导的提议,独自一人逛着鄯州,找着娇陈、王忠嗣的行迹。

王忠嗣正直年少,难得出来一趟,目标定是城中热闹之处,随意找了个路人询问,城中哪里最热闹。

路人想也不想的回了一句:“城北集市!”

骑着小栗毛,裴旻往城北行去。

鄯州城北是商铺汇集之处,这陇右重镇建造的有些不规范,商铺家家相连,门口还有无数小摊吆喝,行人来来往往甚是拥挤。

虽然不合理,却别有风味。在陇右区域,能见到这人挤人的景象,确实难得。

裴旻担心小栗毛受到拥挤撞伤行人,下马拉着小栗毛步行,一路左右眺望,寻找娇陈、王忠嗣的身影。

“旻哥,旻哥!”

穿过了条街,裴旻听到了王忠嗣的声音,翘首眺望,却见王忠嗣在一名护卫的高举下,正用力的朝他挥着手儿,他身旁只有少数的几名护卫,娇陈却不在他身旁。

“不会走散了吧!”

裴旻关心则乱,大步推开人群走了过去。

到了近处,裴旻忙道:“你们这是走散了?你嫂子呢!”

王忠嗣平素没少吃两人喂的狗粮,知道他们情意深厚,忙道:“旻哥放心,我肯定会护好娇嫂嫂的。要不是娇嫂嫂安全,我哪会来找你。”

看着人小鬼大的王忠嗣,裴旻摸着他的脑袋道:“好好好,快说有什么事?”

王忠嗣手舞足蹈的道:“就在这集市,我发现一个英雄,特别厉害。有一个行人的马受惊了,在大街上横冲直撞,险些撞到娇嫂嫂,忽然冒出一个魁梧的巨汉一把抓着马头,一手抓着马腹,双手直接将那马倒着高举起来……”

“我去!”

裴旻听了呆了呆,忍不住惊呼出声,双手强行将受惊的马高举起来,比举死物可要困难的多。只怕当年李翼德力举石狮,也不过如此。

王忠嗣即便是现在也是一脸的震撼道:“那巨汉当真是神力无双,大有霸王举鼎,典韦单臂举旗的风采。真猛士,当如此!”

裴旻也不由点了点头。

王忠嗣道:“娇嫂嫂向猛士致谢,我特地问了问,原来他是应募来鄯州的兵士。这种猛士,应该在旻哥这样的英雄帐下效力才是,投奔郭知运那是屈才了。嘿嘿,我便让娇嫂嫂拖住了他,特地来找旻哥,让你去跟他说,将他收入帐下。”

“干得好!”裴旻再次摸着王忠嗣的脑袋问道:“可知他叫什么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