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十二章 突破口 算账

盛唐剑圣 第十二章 突破口 算账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裴帅!”

“裴相!”

张九龄、宋璟、韦见素回到了长安。

此次死里逃生,三人都是感慨万千。

尤其是是张九龄,裴旻临行前给了他极大的权力,结果不足短短的两年,却成了今日这模样,实在无颜面对裴旻,欲言又止,话都不知怎么说。

裴旻懂得他的心情,笑道:“平安就好,听说你亲手杀了李归仁?了不起,他可算得上是一员猛将了,不枉费当初我教了你一招半式。”

他自身好剑喜剑,也常常鼓励麾下谋士练剑,不为杀敌,只为强身。

张九龄出生岭南,穷山恶水,虽无半点习剑根基,但是体力下盘功夫,自小在山野中练习的特别扎实。有这份根基,他剑术精进特别迅速,直追洗好剑术的王之涣。连裴旻自己都想不到,无心之举,在这关键时候还派的上用场。

宋璟道:“今生还能再见裴相,实在是人生最大喜事。未能辅佐好陛下,愧对裴相信任,老朽惭愧汗颜。”

对于将他们救回来的裴旻,三人自是感恩戴德,但真正让他们高兴的还是唐王朝有救了。在这种纷乱的局面下,唯有裴旻有这个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至于李亨,就凭他与回纥的交易,已经大失人心了。

裴旻对他们这类忠臣义士向来敬重,说道:“宋公莫要自责,今日局面并非一人功过。庙堂吏治,还需仰仗宋公。至于各方牛鬼蛇神,我自会逐一收拾。不过当下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宋公、韦公,你们二人亲自跑一趟……”

宋璟、韦见素恭声道:“裴相但说无妨。”

裴旻说道:“还请宋公、韦公动身前往朔方灵武,迎纯宝皇帝回朝。”

宋璟也听明白了裴旻这话的意思,他也听说了萧关兵变,李亨即位的消息,裴旻话中这“迎纯宝皇帝回朝”,显是不承认李亨的身份。

宋璟并不讨厌李亨此人,心底甚至觉得李亨确实比李琰更有才华,但是国之正朔是李琰。

李琰才是李隆基任命的继承人,李亨得位不正。

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可一国二君。

确定正统,势在必行。

宋璟是五朝元老论及资历,由他出面迎李琰回朝,那是再好没有了。

而韦见素出生京兆韦氏,或许在天下比不上五姓家族,但与京畿这一亩三分地却有“去天尺五”的美名,再加上他,那是事半功倍。

宋璟、韦见素一并去了。

张九龄目送二人离去,他们属于内人,说话就相对直接了。

张九龄很直白的问道:“就怕连宋璟、韦见素请不回陛下……”

裴旻古怪的看着张九龄道:“你为何有这种想法?”

张九龄皱眉道:“属下说不出来,忠王此人给属下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感觉。表面上看,他为人睿智有风度,孝悌仁义兼备,实为宁王第二。但与宁王不同,宁王行事低调,与先皇相处,从来不夺先皇风头。而忠王却不一样,他似乎处处都压着陛下一筹。他是兄长亦是臣子:作为兄长,当尽友悌之能;作为臣子,也有规劝之责。然而他两不具备,与他展现出来的‘孝悌’,大有问题。此次陛下莫名弃城而走,忠王是第一个同行的兄弟……也是萧关之变最大的受益人。属下没有证据,却控制不住自己多想。”

裴旻心底赞叹,自己是因为李亨在历史上的“斑斑恶迹”,锁定他是幕后真凶,而张九龄单纯就是依靠自身的才智了。

当今世上除了自己,怕是只有张九龄看出了李亨的真面目。

不!

裴旻又想到了一人,李林甫,他比张九龄更要早的看穿了这位忠王的秉性。

裴旻哼声道:“不管他有没有问题,咱们先礼后兵,他们要是不识抬举,就怪不得我了。帐,一笔一笔的,这一次我都要算的清楚。”

他顿了一顿,问道:“长安之局,变得如此,怪不得你。不过我一直觉得奇怪,陛下对我向来信任,我几次修书入京,为何一点成效都没有?就算陛下有自己的主张,不全听我的,也不至于一点反应也没有。”

张九龄摇头道:“陛下初登大宝,遇上这等大事。处理不来,最后直接不上朝了。我等意图求见,都给李静忠挡了下来,他见都不见,实在没有办法。”

“李静忠,李静忠!”

裴旻念了两次这个名字,此人的出场率在他的情报里次数太多了:“这个李静忠是什么人?”

张九龄道:“此人原本是十王宅的管事太监,不知为何得到了陛下的器重,用他取代了高内侍。”

“十王宅?”裴旻眼中瞳孔一缩,十王宅的管事太监说是管事,其实就是监视十王的一举一动。

李隆基不但将自己的儿子当做猪来圈养,还派人管着他们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日常接触什么人物。

设身处地的一想,若自己的李亨,想要谋取至尊之位,第一个要收买巴结的不是达官贵胄,而是这个小小的十王宅的管事太监。

裴旻心中霍然开朗,想要揭开李亨的真面目,这个李静忠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正好,就先拿这群不像样的太监开刀。”

裴旻念叨着,道:“子寿,你替我修书一封,就说我已经夺回了潼关,准备筹划反攻东都。这个依照规矩,大军在外,军中需要有一监军,就说我向朝廷申请给我一位监军。”

张九龄有些错愕,监军制度古来有之。

毫无疑问,历代统兵大将对于监军莫不是畏之如虎。

远的不说,李祎谋逆不臣就是从监军牛仙童嘴里传出来的。而王晙、杜暹原本打算固守洛阳城,也是因为监军王承恩的干涉,导致了中原溃败……

这哪有向朝廷讨要监军的道理?

裴旻继续道:“你想法子让朝廷派王承恩为监军,我们先跟他来算一算这笔账。王晙、杜暹尸骨未寒,可不能让他们走的太过寂寞,得要人一并下去陪陪他们。”

张九龄看着杀气十足的上司,忽然发现自己有些不认识他了。

这种霸道的处理方式并非是原来的风格,但想到今时今日的局面,释然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