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十章 潼关烽烟

盛唐剑圣 第十章 潼关烽烟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六月十九日,阴,潼关。

张通儒、田乾真、安守忠撤出了长安,来到这屹立在东西要塞的千年关隘里。

张通儒这位安禄山最器重的大将站在城头,用力扇着风,这风雨来临之前的闷热,让他有些遭受不住。

看着时不时入关的兵卒,张通儒皱着眉头道:“还有多少兵马没回来?”

田乾真道:“这个说不准,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蛮夷,为了求财,哪里还顾得上性命,也不知给唐军吞了多少。”

张通儒骂道:“这一个个都不要命了?传令下去,再给他们一日时间,一日之后,就让那些贪得无厌的蠢货在关外等死吧。”

安守忠脸色有些不悦。

张康麾下胡汉掺杂,这胡汉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不可避免的有着分歧。

安守忠作为张康的族人,也是田乾真口中的蛮夷,不满说道:“那还不是因为不让我们劫掠长安,放着近的财富不取,非要我们取远的。”

张通儒心底冷笑,却也不愿得罪自己顶头上司的族弟,说道:“这是主上的命令。”

田乾真也看不起安守忠,暗笑蛮夷无知。

他们留着长安不劫掠,唐军来攻不反抗,自有很深的用意。

当初张康与莫斯雷马萨约定,瓜分大唐。

双方一东一西,一并出兵。

阿拉伯取西域、陇右、河西、关中,而张康取潼关以北之地。

故而张康此次动兵,压根就没有取长安的意思。他只是打算占据潼关,挽扼这天下第一要塞。

只是李唐皇室禁不起吓,弃长安跑了。

这送上门的皇城,那是不取白不取。

张康派人取了长安府库里的钱粮,为了避免引起未来邻居的不适,特别下令不动长安百姓商贾。

张康本就不想要长安,自然不会为了长安平白耗损兵力防守。

当然还有更深处的目的,张康打算两分唐廷。

如果西方的莫斯雷马萨战胜了裴旻,这个结果是最好的。

阿拉伯一口气吞不下唐朝,拿下西域、陇右、河西、关中以后,他们彼此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自然有足够的时间安抚北地,挺进江南。

但张康考虑到了一点,万一裴旻赢了,怎么办?

裴旻是辅政大臣,代表着大义,民心所向……

将长安留给李亨,就是为了制造一个缓冲地带。让裴旻跟李亨互斗,自己坐收渔利。

这细节张通儒自是不愿与安守忠细说。

安守忠听张通儒抬出了张康,也不敢再说。

这时天上鸿雁一掠而过,正是长安传来的消息,消息只有恨简短的一句话:“裴旻现身长安”。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张通儒、田乾真哪怕是安守忠都大为惊恐。

张通儒作为三将之首,当先道:“快,立刻向主上求援,就说裴旻已达长安,潼关兵力不足。让他立刻调拨三万,不,五万……等等,别说具体数字了,援兵越多越好。”

只听裴旻一人,张通儒已经如临大敌。

正在此时,忽然半天传来“轰”地一声,剧烈的火光照得灰蒙蒙的天气有如酷暑正午一般。

众人大惊下抬头望去,只见靠得最近的西北望楼上烈焰熊熊,整个望楼已经变成了一支大火把!

城中忽然杀声四起!

听声音越来越近,张通儒大喝道:“不要慌张!田将军,你快去查看情况;安将军,你赶紧去调集兵马,迎敌!”

**********

回纥骑兵一路向潼关北行。

骨力裴罗离开长安三十余里,才收起了惶恐之心,长吐了口气,眉头又皱在了一处。

其实他觉得李琬的话是有道理的,他们回纥人擅于骑射,野战上所向披靡,攻城能力实在一般。别说是潼关这样的天险隘口,就算是寻常城池也啃不下来。

只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实在没有勇气忤逆裴旻的命令。

直到远离了长安,骨力裴罗才有敢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难道他是要我去送死?借叛军的刀,杀了我们?”

骨力裴罗心底沉重,真要如此,可是要玩蛋大吉了。

在草原上,他还有勇气与裴旻一战,而今在这关中腹地,他连对抗的想法也没有。

“该死的李亨,害得老子落到这个地步。”

骨力裴罗不敢责怪裴旻,将怒火发泄给了在灵武的李亨。

便在骨力裴罗游移不定的时候,远处却驰来一骑,高声道:“在下展如,裴帅让裴罗王子立刻前往潼关。裴帅说王子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不用去想,到了潼关,就知道怎么做了。还有……手上绑了白巾的是自己人……”

骨力裴罗讶异的看着来人,到了这一步也别无选择,高声下达了行军的命令。

当骨力裴罗抵达潼关城下的时候,潼关正好烽烟四起。

骨力裴罗久经征战,焉能不知什么原因?直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潼关大牢!

张九龄、宋璟、韦见素即位庙堂官员隔牢而谈。

张九龄听着外边的喊杀声,笑道:“怕是我们死期不远了!”

宋璟大笑三声道:“能够听到如此悦耳的杀声,即便是死,也是值得。。”

韦见素摇头道:“我却不然,王师归来,宵小授首,未能亲眼所见,一大憾事。”

李琰弃长安而逃。

得知皇帝逃跑,长安诸多文武大臣都选着了逃离长安。

他们打着追随朝廷的口号,逃的是理直气壮。

张九龄、宋璟、韦见素这些人并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在关键的时候站了出来,竭尽全力的稳定长安局面组织抵抗,死守着长安,这李唐王朝的最后颜面。

公孙曦知道张九龄是裴旻的人,在破城之前,还特地找过张九龄,意图将他如贺知章一样,以青羽盟的力量庇护起来。

张九龄果断拒绝了,与宋璟、韦见素这些忠臣决定与长安共存亡。

只是长安守军哗变,张九龄、宋璟、韦见素为叛军生擒,关押在长安大佬。

随着叛军撤回潼关,三人也一并绑回了潼关。

喊杀声意味着王师回归,身为俘虏,他们焉能活到最后。

只听“轰”的一声,大牢的两扇大门平平倒下。

随即无数顶明晃晃的头盔,“呼啦”一声一拥而入。

三人看得清楚,领头之人正是背叛他们献城叛军的武卫将军李归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