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四章 萧关兵变

盛唐剑圣 第四章 萧关兵变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萧关,是关中四隘之一,位于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唐皇李琰与李亨一行人西逃,经过艰难的三日行程,即将抵达了关中西北关隘。

李琰一连狼狈,哪里还有半点皇帝的模样。

“静忠,朕饿了!”

这三天里,李琰几乎每日都要重复这样的话。

西逃之路,并不顺畅,倒不是有敌人,而是李琰这一逃,丢了唐王朝的颜面,让关中上下闻风胆寒。

李琰西逃的第一站是咸阳县醴泉宫,但是醴泉宫里的官吏听说李琰逃跑,早已跑得一干二净,还顺带将存储在宫里的值钱物品都捎带走了。

无人迎接,也无人准备饭食,李琰也只能向周边的百姓讨要。

这京畿内的百姓还是相对富裕的,贡献出来一些混杂着麦豆的米饭。

这种米饭对于百姓来说,确实是美食,可是李琰出身娇贵,以大鱼大肉为食,就算是米饭,也是精挑细选的细密精粮,哪里吃过百姓吃的糙米?

李琰当场就表露了不满,但随着离长安越远,他们的补给问题越是严重。

李琰这才发现,原来糙米饭是这般好吃。

李琰没有在意一点,连他这个皇帝都饿着,随行的兵卒的情况如何?

一路北逃,随行禁军又累又饿,情绪异常糟糕。

李静忠心里骂娘,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哪里找吃的去,忍着腹中的饿意,说道:“陛下,在忍一忍,面前不远就是萧关了。已经派人去通知朔方军接驾,只要与朔方军汇合,一切都会好的。”

李琰精神一震,忙道:“快,那就加快脚步,早些到萧关。”

这命令下达,本就不满了禁卫军情绪更加的不满。

抵达了萧关,李琰一行人与朔方张元轨汇合。

张元轨热心的安排了膳食。

李琰感动的几欲流泪,直接提拔他为朔方节度使。

这一路奔逃,受到了饥饿疲累双重压力。饭饱之后,李琰受不住困意睡去了。

当他为喧闹声惊醒的时候,骇然发现周边居然喊杀震天。

黎敬仁哭爹喊娘的冲到了近处,大叫道:“不好了,陛下,不好了,朔方军,反了!”

李琰登时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河西姑臧。

不管中原、关中如何混乱,河西、陇右依旧稳若磐石。

裴旻在河陇之地可谓根深蒂固,一手遮天。

在他的治理下,河陇之地很多荒地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尽管经济上依旧需要丝绸之路的支持,但生活却能维持自给自足的局面,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裴旻悄无声息的回到了裴府,他此次回来只见了三个人:裴母、娇陈与公孙幽,连他最疼爱的儿子、女儿都不曾相见。

小七、小八虽然懂事,终究还小,没有什么城府,至于裴家小三更是了。

现在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东方还不知道西域战场已经结束,他抽调的陇右军的就是一支奇兵,而且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奇兵。

裴旻为了西方战局的胜利,阻断了自己与东方的联系,但他在断截之前,将所有消息都集中到了姑臧的武威郡王府。

随着地位越高,手中管的事情就越多,裴旻对于细节的控制就大不如前了。很多事情,都是交给自己信任的人干,然后听一个结果。

毕竟裴旻自问做不到诸葛亮那样事无巨细,也不想成为他这样眼中只有理想、梦想,而忽视其他的伟人。

原本的情报主管是孙周,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过于忠心,反而让李林甫利用。

裴旻不忍心对之下手,也念及这些年的功劳,将之调往西方。

他手中情报网,裴旻重新还给了娇陈、公孙幽。

她们两人本就是情报网的创建者:娇陈是用阿朱的身份,在长安开设酒肆茶楼,而公孙幽的消息源于青羽盟。

只是她们是做母亲的人,想用更多的心思照顾儿女。裴旻也不愿自己的女人过于劳累,便将两路情报综合,一并给了孙周。

现在特殊之际,将情报网交还给她们。

两人一个自小混迹于青楼,见多了尔虞我诈,一个自小游历江湖,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将情报整理的井井有条。

裴旻看着他离开长安西征之后发生的事情,也颇为无奈。

很多事情,真怪不得李祎、张九龄、宋璟他们,在这个君臣父子为尊的时代,李琰真要一心提拔吉温这样的逆臣,他们也没有办法。

怪只能怪李琰太不争气了,只是……

裴旻有些奇怪,李琰对自己还是很依赖的,自己明明多次修书劝说,李琰就算不全听全信,也不至于无动于衷吧。

他认真的看下去,看到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居然让吉温给拷打至残,无名怒火徒然上窜,怒道:“此贼不除,天理难容。”

耐着性子看下去,看到了李祎战败的详细原因,看到了王晙战败的原因,又看到了潼关失陷的原因,居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大明战神李景隆。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以明朝的大局大势而言,朱棣就是一反贼,朱允炆才是正朔。

燕军民心不在,实力也为建文碾压,但是朱棣成功了。

后人戏说朱棣成功的最大功臣不是骁勇善战的张玉、朱能。也不是智比张良、诸葛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而是大明战神李景隆。

李景隆两次为帅,指挥大军共计一百一十万,实力完全碾压朱棣,结果连战连败丧师数十万,直接将建文一朝的大好局势葬送。

此次唐朝面临的情况居然相差无几,大好的局面,偏偏给葬送了。

裴旻苦笑,想着如何破局。

正在这时,公孙幽一脸凝重的走进了书房,说道:“郎君,萧关传来消息。朔方军为安思顺报仇,发动兵变,斩杀了吉温,逼迫陛下退位,并且推举忠王李亨登基,现今李亨以于灵武即位!”

听到这则消息,裴旻直接气笑了,说道:“想当皇帝,问过我这个托孤大臣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