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四十一章 毒杀 罢官 应对

盛唐剑圣 第四十一章 毒杀 罢官 应对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吉温离开了庙堂,辗转就来到了十王宅李亨的住所。

吉温是李琰的大舅子,但他跟李亨走的更近。

他能有今日地位,也是李亨给他出的主意。

裴旻入主辅宰,以尚书令这样的雄职,威临六部,张九龄、宋璟这样的能臣干吏,负责尚书省的事物。

吏部官员的调配审核,皆经过他二人之手。

宋璟是天下一等一的治吏能臣,对于官员的审核,格外严苛。而张九龄也是政坛上的一股清流,曲江风度名噪一时。

面对他们两人的把关,庸碌贪墨的无德之辈几无担当大任的可能。

吉温有才无德,自无发展空间。

李亨让吉温去求自己的妹妹,发展外戚实力,为吉妃挤下韦皇后打下政治基础。

吉温就如打了鸡血一样,让吉妃逼迫李琰提拔自己。

试问哪个女人不向往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

李琰性子本就软弱,无主见,让吉妃一逼,真的就抬起了吉温。

吉温对于李亨那是感恩戴德,将之视为最好的朋友,庙堂一有大事,他都会跟李亨说。

而李亨也会给他准备一条通往高位的捷径路线……

吉温将安思顺的奏章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亨,同时还附上自己的看法:“某觉得这是安思顺杞人忧天,或者是心怀不轨。张康凭什么造反?就凭他手上那不到十万的兵马?”

李亨心笑“蠢货”,对于辽东之事,他知道的更多。

裴旻在上位之后就对辽东展开的整治,而且是亲自负责此事,不但断了辽东的军备资源,强行结束与渤海国的战事,并且调动朔方、河东军半包围燕云之地,将张守珪请到了长安软禁。

这一连串的重拳出击,只是一个前奏而已。

只要一但有真凭实据,东北换帅,板上钉钉的。

要不是西方突发战事,裴旻率众西征,东北的局面早就让他用和平手段荡平了。

张守珪、张康养寇自重,真要有证据落在裴旻手上,不死也得掉层皮。

张康为了自保,趁着裴旻西征的时候,动了反心根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经由他嘴,说出来的却不一样:“某也觉得安思顺有些危言耸听了,那张康不过一个契丹莽夫,凭什么造反?我倒是觉得安思顺居心不良,意图逼反张康,这样他好立平叛之功。”

吉温哼了一声,说道:“真是如此,当某这个御史中丞是吃软饭的不成?”

送走了吉温,李亨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

长安驿馆。

张守珪在长安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能够混迹京畿的大员,大多都有一定的眼力目光。

作为唐王朝威名赫赫的边帅,张守珪落入今日的田地,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裴旻在治他。

身为唐王朝的尚书令、辅政大臣,文武第一把手,裴旻的权势几乎到了人臣之极,与历史上的周公旦、伊尹、霍光相比。

他要对付的人,长安谁敢与之往来?

张守珪此次入京,带了大批东北的土特产,意图送礼巴结,为自己说情。

但时至今时今日,长安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一个敢接受他的礼物。

非但如此,即便他舔着脸求见套近乎,也无人敢接见。

张守珪也大有落魄的凤凰不如鸡的感慨,回想自己昔年,与裴旻并称双壁,那是何等风光,哪里想到这才多久,自己就落地这幅田地。

“张大帅!”

张守珪看着面前的刘骆谷,自嘲道:“大帅?现在哪来的大帅,不过是刀板上的鱼肉而已。”

刘骆谷一通安慰,正待要说,突然得屋外护卫来报,说是陛下召见。

张守珪精神一震,来到长安已经月余了,除了初到长安时,李琰见了他一次,就不曾见过龙颜。

今日招自己相见,莫非是事情有了转机?

张守珪大喜说道:“我这便更衣入朝!”

刘骆谷起身道:“大帅此去不知道多久,先将药喝了吧,免得过了时辰……”他说着去给张守珪取药汤了。

张守珪换好了衣裳,喝了刘骆谷端来的药汤。

药汤比往日喝的略苦一些,张守珪也没去在意。

张守珪急急匆匆的进宫,本以为会有什么好事,却不想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对峙。

皇帝李琰、李祎、王晙、杜暹、源乾曜、李元纮五相外从朔方奉诏而来的安思顺。

安思顺将自身的怀疑一五一十的向朝廷细说。

张守珪这才知道今日召见他入宫,居然存着审问之意。

张守珪在义子张康的鼓动下,确实因为热衷权势,干了一些非法之事,但真没谋反的心思想法,惶恐之下,赶忙跪伏在地辩解。

张守珪太信他的义子了,也为张康打着包票,说他对朝廷是赤胆忠心。

张守珪越说呼吸越急促,脸色越来越涨红,突然一口血喷在了殿前,一头栽倒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堂上堂下的李琰、诸相都惊呼出来。

“快,快传太医!”

李祎见惯了生死,反应最是迅捷,高吼着传召御医。

但张守珪所服用的毒药是慢性药,一点一点的在不知不觉中变深入脏腑,尤其是激动时候的辩解,加速了身体血液的循环流动,促进的毒性的并发,已经无力回天。

李琰六神无主,李祎、王晙、杜暹、源乾曜、李元纮五相也想不到会是这种局面,一时间也只能将此事搁置。

李祎、王晙、杜暹三人聚在了一起。

“你们以为安节度所言之事,几分真几分假?”

王晙道:“不好说,但裴相的态度,你我皆知,不排除他们孤注一掷的可能!”

杜暹也说道:“某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祎沉默半响道:“我以郭子仪为常山郡守,你们以为如何?”

王晙、杜暹皆是知兵之人,眼中各自一亮,齐声道道:“大妙!”

常山郡地处南北咽喉,东北军真要叛乱,常山首当其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便在他们拟定应对之策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个消息。

安思顺给罢官问罪:御史中丞吉温弹劾了安思顺,说安思顺陷害忠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诬陷辽东将帅心存反意,逼迫张守珪以死明志。

李琰听信谗言,直接罢了安思顺的官职,将他交给了御史台处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