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一百章 诸葛亮与曹操

盛唐剑圣 第一百章 诸葛亮与曹操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中书省!

作为大唐的中心行政,中书省拥有的权势可谓仅次于皇帝。

大唐行政制度是由中书省决策,再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也是大唐王朝最负盛名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的长官目前还是宋璟,这位可比魏征的名相,正兢兢业业的站着最后一班岗。

裴旻与宋璟、张说关于封禅行程的探讨,也到了最后关头。

这天裴旻直接在中书省的政事堂进餐,享受一下宰相的伙食待遇。

一并共进午餐的除了宋璟、张说,还有苏颋、张嘉贞。

这几日,裴旻天天来政事堂唠叨,诸多宰相都跟他混熟了。

一边吃饭,一边商议国家大事,在唐朝算是优良的风气。

这刚吃了两口,宋璟习惯性的就说了起来:“陛下移驾东都之议,是裴公于陛下说,还是我等于朝会上建议?”

裴旻咽下了口中的食物,说道:“就由宋公说吧,这移驾东都是国事,与我本职无关。由宋公来说,最是合适。”

这封禅的行程,裴旻自己经手的时候,做了详细的分析规划。

大唐官道驿站纵横交错,他采用了规避繁华时段,修改路线等等手段,将扰民的程度降至最小。

但长安到洛阳这一线,困扰裴旻许久。

作为大唐王朝的西京与东都,这每日来往长安、洛阳的学者、商贩、旅人、百姓等络绎不绝。

长安、洛阳的经济民生,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彼此东西映衬,相互依存。

而且仅有函谷关这一条道路可行。

其余地方,裴旻可以选择让百姓稍微饶谢远路,或者采用人流控制的方法,短时间内封锁官道,来避免问题发生。

可长安、洛阳一线,却无法使用这招。

一但唯一的官道受堵或是封锁,将会给两地百姓造成极大的不便以及没必要的损失。

但是长安、洛阳人流极大,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又不能不防。

李隆基是天下之君,出个意外,任谁也担当不起。

也是因为这方面的麻烦解决不了,裴旻才找上了宋璟、张说。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何况宋璟、张说皆是当世少有的俊杰。

经过几日商议,他们三人拟定了好几种方法,以减少对百姓造成的麻烦危害。

最终因裴旻的一句无心的话,给了张说灵感。他说:“还是能走水路就好了,从长安渭水,直接顺流而下,沿着黄河直抵泰山山脚,即快又方便安全,还不扰民。”

封禅要显示其诚,必需要走陆路。

张说对此却受到了启发,大喜道:“我们可以将起点安排于洛阳,避开最困难的一段,直接依照裴公接下来的计划便可。”

宋璟也明白了张说话中之意,洛阳是东都也是当年武则天的神都。

在洛阳城里,依旧有着皇帝居所,宰相百官办公之处。

为了体现洛阳的重要,李唐历代皇帝每隔几年都会在洛阳住上一段时间。

先劝说李隆基从水路移驾洛阳,再由洛阳前往泰山,能够完美的避开长安、洛阳这一段繁华地带。

正是万全选择。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宋璟他也明白了裴旻是真心为地方百姓考虑,不在乎这点功绩,也不跟裴旻客气,一口答应下来。

“陛下赏,黄耆羊肉!”

“陛下赏,鹅鸭炙!”

“陛下赏,鱼鲙!”

“陛下赏,醋芹!”

……

正在裴旻、宋璟一众人兴致勃勃开吃的时候,负责御膳的内侍太监章灵命人送上了好几份的美食。

“谢陛下赏赐!”在政事堂进餐的裴旻与宋璟、张说一众宰相赶忙拜谢。

吃着李隆基赏赐的醋芹,宋璟居然忍不住感慨一叹道:“今日是托裴公的福,才能又得陛下赏赐菜肴。”

这国之宰相地位崇高,是当朝皇帝的臂膀,手中权势仅逊色帝王。尤其是首相更是有权利驳回圣旨。

因故历朝皇帝莫不对诸宰相常示恩宠。

宰相每日不是在廊下就餐就是在政事堂吃饭,而皇帝每有美食或者不想吃的食物,皆会让人赏赐给不远处办公的宰相,以表君臣和谐。

这赏赐膳食也是日常恩宠,几乎是历代帝王,天天必做之事。

即便君臣有矛盾,依旧会做做样子。

但李隆基就不!

作为李家皇室诸多奇葩之一,李隆基很忠于自己的感觉。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绝不做作。

他喜欢武婕妤,所以武婕妤错的也是对的,他讨厌宋璟,即便宋璟是对的,也是错的。

自从宋璟当先以百官逼迫武婕妤进冷宫之后,李隆基就没有赏赐宰相半点膳食,不闻不问。

到了今时今日,也没人看好宋璟这位首相的前途,他的下场比弄一言堂的姚崇更加凄惨。

不过宋璟就是宋璟,即便知道了自己的未来,依旧兢兢业业的在位上干好每一件份内之事。

只要他还是一天的宰相,就没有一个大臣敢有懈怠之心。

“宋公,过奖了,你担得起这奖赏!”

裴旻也只能如此安慰一句,若是李隆基问他宰相这方面的事情,他定会给宋璟说好话。

如宋璟这样的直臣实在难得,只是李隆基根本不会开这个口,而他也不可能直接在此事上给李隆基提建议。

任命首相之选,是皇帝一人的权力。

除了乱臣贼子,没人能够干涉。

宋璟、张说送裴旻离开中书省,宋璟叹道:“此次封禅归来,大唐就交给道济了。”

张说也不知如何开口,只是叫了一声:“宋公!”

张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迄今为止,已经两次拜相。

在多相制的唐朝,宰相与首相是有极大差距的。

已经多次升任宰相的张说,早将首相视为心愿,但是宋璟的人品道德就如昔年魏征、马周一般令人敬佩。

张说从他手中得到首相之位,让他心底很是矛盾。

“无妨!”宋璟心中固有遗憾,但走到了今日,却也看的很开,笑道:“能够辅助明君,一展所学至今,早已不负此身。道济,你才略更胜于我,未来由你辅助陛下,在下非常安心。只是你脾气有些暴躁,对于属下过于苛刻,希望你能好好改过。此外,对于裴公此人不要以常理度之。如此人物,依我看来不是诸葛亮,就是曹操,甚至更过。好好用之,将会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若因各种原委,只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