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一章 临行重托

盛唐剑圣 第二十一章 临行重托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今百谷有年,五才无青,刑罚不用,礼义兴行,淳风淡泊。蛮夷戎狄,尽皆来贺。奇兽神禽,甘露醴泉,穷祥极瑞者,朝夕于山林……故朕得荷皇天之景祐,赖祖庙之介福,以光我高祖之丕图,以绍我太宗之鸿业,报天之功。”

“河西节度使、按察使、陇右节度使,兼镇军大将军、御史中丞、凉国公裴旻,兼资文武,英烈过人,驱逐夷狄,护我疆界,居功至伟。特代各路节度边将参与祭天祀地之礼……”

前来传旨的是老熟人孙六,这位仅次于高力士的内侍,他提着公鸭嗓子,激昂有力的念着李隆基的旨意。

裴旻弯着腰,听得是瞠目结舌。

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李隆基竟然召他入京了,而且原因居然是封禅。

裴旻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封禅可没有多少好印象,只觉得这是没多少所谓的面子工程,不但劳民伤财,还于国无利,完全没有必要。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汉武帝,汉武帝打出了大汉的雄风,以他的功绩,却有资格泰山封禅。

只是他老人家视乎将泰山视为了自己的老情人,前后来了八次。

这打匈奴平西域本就是费钱的活,劳师动众的八次封禅,所耗费的钱财都可以筹齐几次出征的军费了。

也因如此,对于泰山封禅,裴旻心底实在没有什么好感。

颜杲卿、袁履谦却是大喜过望。

裴旻并不热衷,还是恭敬的双手接过圣旨。

孙六热情的打着招呼道:“裴国公,恭喜恭喜,我朝诸多边帅,陛下只邀请了您一人,可见荣宠。”

自韩庄之事,孙六这些宦官内侍就不敢过于张狂了,尤其是在裴旻面前。

裴旻笑道:“孙内侍一路辛苦了……”

裴旻与之寒颤两句,让人领他下去休息,准备膳食招待。

孙六一走,颜杲卿、袁履谦喜出望外的前来道喜。

裴旻有些愕然的看着自己的两位挚友,问道:“难道你们不觉得封禅劳民伤财嘛?”

都是自己人,他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颜杲卿一本正经的道:“登封报天,降禅除地,意味着天下太平,民生安康,以此昭告万民,天命所向。固然有所耗费,却也用得其所。”

袁履谦亦带着几分慎重的道:“如今天下,文武大定,泰山封禅,以盖武后昔年嵩山封禅之功,势在必行。纵然沿途耗费,在所难免,以现今朝政之清明,也因无伤大碍。”

听自己的两位好友皆支持封禅,裴旻也意识到自己是受到现代思想的左右了。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封禅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古代却不一样。

他们将这件事视为重中之重的大事壮举,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易地而处,裴旻也明白了缘由,这个泰山封禅就如后世领导巡察一样,架势十足。

坦白而论,又有什么意义?

但是即便是架势,面子工程,却也不得不做。

想通这一点,裴旻心底也想开了,既然老天都让自己走一趟,正好去会会长安的那些蛇虫鼠蚁,带着几分歉意的看着颜杲卿、袁履谦道:“两位兄长,这酒怕是只能到这里了。”

颜杲卿、袁履谦知道消息来得突然,裴旻有很多事情处理,纷纷表示理解。

颜杲卿道:“无妨,而今我们一并在这河西公事,还怕没有相聚的机会?”

袁履谦笑道:“昕哥说的极是,待静远兄从泰山归来,我们再聚不迟。”

裴旻点了点头,忽然道:“只怕昕兄无法在凉州久待了。”

颜杲卿的才略极为高明,史书上记载他“振举纲目,政称第一”。

在当时全国官员的考核中获得第一的成绩,是极其难得的行政人才。

裴旻麾下幕僚已经有一个相才张九龄,再加一个颜杲卿过于奢侈浪费。

裴旻有心将他推荐出去,不担任他的幕僚,而是去地方做父母官。

唯有如此,才能不负颜杲卿的一身才学。

颜杲卿早知裴旻用意,笑道:“静远兄不妨直说。”

裴旻道:“西州蒲昌县县令,西州即是原高昌古国。为我太宗皇帝覆灭之后,建西州以控西域。西州境内有两大城,一是高昌城,一是蒲昌城。高昌城受汉化严重,我的政令大多得到实施。蒲昌城却多为原高昌遗民所居,他们所受汉化不深,政令一时半会难以通行。我原本打算给原来的县令一个机会,却不想前几天那边传来密奏。说他们的县令是一个佛教信徒,对于我封海藏寺怨言很深。”

说到这里,他手一挥:“既然他不愿意干,那就别干了。刚刚撤了他的职不久,原本想物色一个好的人选,推广发展那边的经济,改改老旧风气。现在看来,唯有昕兄最为合适了。本想给你安排一个好的去处,现在只能委屈你了。”

颜杲卿摇头道:“此事为兄也听说了,今日本就有着毛遂自荐的心思。为兄来河西,可不是来游山玩水的。地方贫困治贫,地方富裕治德。要是为了照顾为兄,给一个夜不闭户的富县让为兄治理,那还不如回魏州呢?”

裴旻惭愧道:“昕兄说的是,回头弟就下一道任命,蒲昌就交给昕兄了。”

颜杲卿拍着胸口道:“必竭尽所能,尽力以对。”顿了顿,他一拍脑袋道:“差点忘了一件事,此次去长安,静远兄抽空去一趟颜府,替我看看姑姑跟真卿,而今颜府只余他们,也不知过的如何。”

裴旻自然一声应下,说道:“这个放心,真卿以道理来说,还算得上是我的徒弟呢!”

这能当未来书法界亚圣的师傅,裴旻心底还是颇为自得的。

也不与颜杲卿、袁履谦多聊,裴旻立刻召集自己麾下的幕府,将自己要去长安参加封禅大典一事说明。

果如颜杲卿、袁履谦的反应一样,即便是张九龄这样的贤相也将封禅视为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并不觉得有半点的不妥。

裴旻将自己的规划告之了张九龄、李林甫、王昌龄等人,让他们负责督办处理。

同时也分别给封常清、张孝嵩、崔希逸三位都督一封信,让他们负责今年冬季的实战演习,一直将所有事情交代妥当,裴旻才踏上长安之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