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五十一章 王昌龄的崇拜

盛唐剑圣 第五十一章 王昌龄的崇拜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裴旻并未在姑臧久待,康待宾、何黑奴掀起的叛逆已经结束,后续工作还需他这个节度使来处理,来看薛讷与之聊会儿天,吃顿饭,以是抽挤出来的时间。

离开了鄯州,裴旻想着此次与薛讷的相聚,想着离别时薛讷脸上的那几分不舍,也不由感慨万千。

一瞬间裴旻突然能够体会为什么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类堪称举世无双的盖世君王,到了迟暮之年,都会愚蠢的追求长生之道。

他们并非真的怕死,而是想多活几年而已。如他们这样身怀万丈雄心的君王,人生短短的数十载,如何能够实现他们的抱负?

就如后世的那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一样,人生太短,即便在强的人,也逃脱不开生老病死的宿命。

申时一刻,到了约定的时间。

楼凡、贺梓、贝利夫以及李翼德、夏珊、仆固怀恩等人依约前来汇合,一并往鄯州而去。

在裴旻追击康待宾、何黑奴的时候,月亮湖的史彦、张景顺已经带兵回到了鄯州附近军营待命。

裴旻也没有直接进鄯州,先一步到了军营,口头表扬了所有将士,让他们回去听候封赏。身为节度使,他是有权力嘉奖提拔有功将士的。

不过论功行赏之事,重中之重。如何安排才能合情合理,如何奖赏让诸将心服口服,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能不能令行禁止,让军中诸将心服口服,赏罚分明尤为重要。

裴旻深通兵事,在这方面也不敢小觑,论功行赏之事还需细细思量而定,同时也安排兵士将康待宾、何黑奴押送上京,交由李隆基处置。

虽然裴旻也有权力对于康待宾、何黑奴例行惩处,却并未如此做来。

将贼首交给朝廷处置,也是一种态度。

伴君如伴虎,此话流传千年,经久不衰,也有一定的道理。

李隆基固然并非勾践、刘邦、朱元璋这样的帝王,但若臣下过于张狂,如姚崇那般,也是他不能容忍的。

裴旻也无心成为韩信、蓝玉、年羹尧这类持功自傲的典范,反之若是可以如李靖、郭子仪一般,功盖天下而君臣不疑,位极人臣而百官不疾,才是他的理想目标所在。

故而对于对他无限信任的李隆基,裴旻始终怀有着一丝尊重。

当然这也是李隆基愿意放权,敢放权给裴旻的原因之一。

人贵于相互尊重!

李隆基能够感受到裴旻待他的尊重,对之也格外信任。

回到鄯州,裴旻一如既往的先拜见了自己的母亲,看了看妻子儿女,至于陇右大事都放在了一边,有张九龄、袁履谦的相助,很多事情只要过目便可,无需他亲力亲为。

抱着最疼爱的小七,裴旻隐隐约约能听清楚小七咿呀咿的叫着“嗲,嗲,嗲”的声音。

此刻的小七还没有产生灵智意识,无法将这个“嗲”与父亲联系在一起,遇到谁都是“嗲,嗲,嗲”的叫。

但身为一个父亲,最疼爱的女儿开口说的第一个字是“嗲”,足以让裴旻笑得合不拢嘴了,父怀大慰。

裴旻在小七的脸上亲了又亲,道:“小七,什么时候开口说话的。”

“就在十天前吧!”娇陈笑着斗着怀里的小八,小八也是“呢呢呢”的喊着,也不知是喊娘还是嬭嬭(奶奶)。

裴旻怒道:“天杀的康待宾,要不是他偷偷溜了,也不至于现在才归。”

依照他的计划,康待宾此次是仓促起兵,根本不足以撼动朝廷正规军。

一月时间足以,却不想康待宾弃众而逃,又给楼凡劫到了凉州,耽误了半月时间,以至于耗费了一个大半月才彻底平乱。

越想越气,裴旻道:“不行,回头,我便写一封私信给陛下,让他重重的处置康待宾。不然难消我心头之火……”

娇陈见裴旻钻起了牛角尖,掩嘴轻笑。

小七却是“嗲,嗲,嗲”的直叫,不一会儿又将裴旻逗的喜笑颜开。

抱了会儿小七,裴旻有换着去抱小八。

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小八竟然大哭了起来。

娇陈见状忍不住道:“就你偏着小七,小八都不乐意你抱了!”

裴旻也是理亏,小七小八,他确实更加宠爱小七,与小七逗乐远多于小八,忙一套哄乐,将小八逗笑了。

直至小七小八受不住玩乐,昏昏欲睡,裴旻这才罢休,又与娇陈聊了两句,去前院处理公务。

此次出兵平叛,诸将的功劳,身为主帅,他自心里有数,早已写下功劳簿,只需对照功劳簿逐一定下赏罚之事便可。

正好张九龄也在府中,裴旻与他一同商议赏罚之事。

张九龄见此次平叛首功居然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仆固怀恩,不免讶异。

裴旻大略将情况细说。

张九龄赞道:“此子虽是年少,可对我大唐却是赤胆忠贞,大有昔年契苾何力心如铁石之态。”他说的是唐初契苾何力的事迹,契苾何力是初唐名将,他回凉州省亲,正遇到契苾部谋反,将他擒至薛延陀,并且放出流言说契苾何力谋反。

李世民却毫不犹豫的给予了契苾何力信任,直言契苾何力心如铁石,定不叛我。

契苾何力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面对薛延陀可汗各种威逼利诱,契苾何力直接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喝道:“大唐忠烈之士岂受你们诱惑,天日昭昭,契苾何力死不叛唐。”

裴旻也相信仆固怀恩如果遇到契苾何力一样的事情,也能如先祖一样,遂道:“对于他的任命,暂时搁置。我打算新建一军,为神武军,任命李翼德为神武军军使。仆固怀恩其后调入神武军,为之创立一重骑营。负责冲阵破阵,你以为如何?”

张九龄迟疑道:“维持重骑营的开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大唐已经多年没有出现重骑兵了。属下对于军事,不够了解,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

裴旻肯定的道:“重骑营的组建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尤其是莫离驿一战,吐蕃的重骑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怕说句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在骑兵这方面,吐蕃发展的确实胜我大唐许多。若非有陌刀军这个杀器,撼动了吐蕃的重骑兵。莫离驿那一仗,我军就算得胜,也是惨胜。打扫战场的时候,我将所有重骑兵能用能修复的马具、铠甲都收集了起来,就等着组建重骑兵的机会。只是手中无将,暂时搁置。这一路来,我一直在观察仆固怀恩的特点。他们铁勒族天生就是马背上的勇士,他的骑术绝佳,使用的马槊也是重兵器,由他统率重骑兵应是目前不二之选。”

张九龄颔首道:“即是如此,属下并无意见。”

他也知道自己擅于处理政务琐事,论及军事上的才略,拍马都比及不上裴旻,也没有异议。

余下李翼德、夏珊等人的功绩也逐一嘉奖,或是升官,或是赏赐银钱,无不面面俱到,绝无半点私心偏颇之处。

收到各自封赏的将士也未有不服,兴高采烈的接下赏赐,对于裴旻愈发敬服。

处理好平叛功劳的问题,张九龄又将一叠公文放到了裴旻的面前。

他细心的将公文分成三组,道:“左边都是需要国公亲自处理批阅的公文,比较紧急,国公最好尽快处理。中间国公抽空翻阅便是,都由属下们做主处理好了。右边这些皆是琐事,可看可不看,随便国公自己。”

“好!”裴旻一口应下,也不觉得麻烦。

他麾下的张九龄、袁履谦、李林甫还有远在莫离驿的封常清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才。

身为他们的长官,裴旻也需表现出足够服众的才略,方能镇得住他们,让他们俯首听命。

这应该他处理的公务,他绝不会推卸他人。

“对了!”张九龄又想到一事,笑着说道:“属下又要恭喜国公,又有人才来投了。”

“谁?”裴旻眼睛一亮,他是白手起家,走到今日完全靠自己,同时也在于李隆基的破格提拔。

他的晋升并非一步一个脚印,所以结识的助臂不多,只能倚靠自己一个个的挖掘招募。也就有了现在不拘一格降人才,李林甫这样的人,都在他手中委以重任。

对于人才,他可是求贤若渴。

“是王昌龄,王少伯!”张九龄笑道:“少伯天才流丽,诚乃河岳英灵也!”他心里实在高兴,王之涣、王昌龄皆是文采风流之辈,与之意气相投。有事的时候,一起处理公务,没事的时候吟诗喝酒,没有什么比这更加痛快了。

裴旻一听来得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七绝圣手,大喜过望笑道:“那还等什么,快快有请。”

张九龄深知裴旻脾性,笑着下去了。

不过多时,裴旻便见张九龄带了一位与之差不多年岁的风采青年来到了大堂。

裴旻看着青年,意外发现青年一脸的激动,那眼神,那感觉就好像自己见到李白一样。

岂难道?

裴旻心底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风采青年大步上前深深作揖拜,带着几分激动的道:“河东太原人王昌龄见过裴国公,昔年听得国公一首《出塞》,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今日能见国公,三生之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