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三十七章 愿出兄长门下

盛唐剑圣 第三十七章 愿出兄长门下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裴旻自见李白第一次用剑,便看出了这位未来的诗仙在剑术上的天赋,知他剑法极有灵性。

他这招抱虎归山只是寻常招法,可由他施展出来,却如饿虎扑食一般,味道截然不同。

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声,裴旻举手投足间一一辨清了来势,逐一架开。

李白见状剑法陡变,举剑直砍,快劈快削,意图封锁裴旻的进攻,封锁他的出手机会。

裴旻似乎并不急着进攻,而是见招拆招,李白快,他也跟着快,速度与之不相上下。

两人对了二十余剑,李白也似乎将速度提升了极致,上一招与下一招之间已无连接的踪迹可寻。

但裴旻却不闪不避,一一接下,似乎游刃有余。

裴旻左肩微沉,左手剑诀斜引,再度挡下李白的一剑,道:“剑法的高低是实力的体现,却非胜负的关键。临阵对敌,动脑远比动手更加重要。江湖之大,奇人异士辈出。人在江湖行走,遇到的敌人不可能永远比你弱小。或许胜你一筹,或许超你许多,皆有可能。如何以弱胜强,如何剑下求生,靠得是脑子,不是剑术。”

李白忽然想到此前的那一战,他以一敌二,本无胜算可言。但是利用了石神奴的身高以及他的长兵器,瞬间逆转了这一切。

心中不由暗思:自己实力逊于兄长,强攻不下应该放弃才对,一味地固执己见,只会无度的消耗体力。

本就不敌,再肆意耗费体能,无异是自掘坟墓。

念及于此,李白改变招法,提剑直刺,不在是一味追求封杀裴旻出招,而是施展出了自己的绝学白猿剑二十四法中的饿虎吞羊,剑势如虹,嗤嗤之声大作。

裴旻瞧得眼前一亮,笑道:“这招不赖!”

他说着秦皇剑一挑,挺剑直出,居然是一模一样的饿虎吞羊。

李白瞧着心头一颤。

两人之剑,虽是一样,又有些不同,裴旻这一剑似乎发招更快,内劲更强,务求一击必中,难以抵挡,心中不免迟疑。

要知道猛虎搏兔亦用全力,何况是饿虎。

李白心头略微胆怯,大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将一招威力奇强的绝招,使得拖泥带水,威力无法展现出来。

两剑相交,当的一声。

李白的剑竟然荡开了裴旻的长剑。

李白这一招中含了好几个后着,一旦出手,自然而然的趁势挺出,点向裴旻咽喉。

裴旻微微一笑,飘然退了三步。

李白带着几分迷茫,思绪却在电转,先前那一剑明明是对方占优,明明是对方劲力更强,为何赢的反而是自己?

不对!

瞬间,李白恍然!

裴旻那一剑才是真正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他只是气势胜过自己而已,一剑刺出,展现了饿虎扑羊的威势,实际上力量远远不如,自己是受了表面现象的蒙蔽,但若自己不途中犹豫,将饿虎吞羊这一招完全施展出来,也许便能抵定大局。

剑法不只是力,还要追求势。

李白有此感悟,精神振奋,再度施展了白猿剑中的最强杀招扫荡群魔,剑体倏地斜穿闪过,势若雷霆。这剑刃未到,剑锋已将裴旻全身笼罩住了。

这一剑不只是力道强劲,还体现出了气势,勇往无前的气势。

裴旻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能做的他都做了,李白能够领悟多少,就看他自己造化了。

眼见李白的长剑逼近,裴旻当胸一剑朝对方胸口搠至。

李白这一招扫荡群魔,重在一个群字,一剑快似一剑,即便是四面八方之敌,都在剑招的笼罩之下。

一剑即出,连环二十四剑毫不停止,将峨眉剑法刚、柔、脆、快、巧衔接奇妙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反观裴旻这一招平平无奇,骤看之下毫无半点可说到之处。实际上这一招形似奇弱,实则至强,到了以静制动,以拙御巧的极高极诣。

剑尖与剑尖,抵撞在了一处,硬生生的压制了余下的二十四剑,迫使扫荡群魔这一剑招的所有变招化为虚无,强行截断所有后手。

李白震撼的连退了两步。

想着从开始的比试,一直到最后这以静制动,以拙御巧的神妙一剑,李白这才反应过来。

裴旻这是在传授他剑术,通过实战传授他用剑技巧使剑方式。

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教学战。

对方用超凡的剑术一直在掌控着全局,指点他剑法存在的不足,甚至还给他展现例证,让他能够尽快领悟。

如此可怕的控制力,自己竟然到了最后,才有所察觉……

李白想着多年前与张旭的那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时他向张旭询问他与裴旻之间的剑术差距。

犹记得张旭当时说“论及诗词才学,你胜他些许,但这剑术……便是做你师傅,都绰绰有余!”

当时他是一脸不信,之前也觉得略微夸张,直到现在他方才清楚,这绰绰有余没有半分的虚假。

回念于此,李白对着裴旻深深作揖道:“如白愿出兄长门下,望兄长不弃……”

裴旻见李白如此慎重,也大感意外。

昨夜他好好想过了,李白的未来他没有必要横加干涉,一切皆凭其自己决定。

若李白有心游历天下,那便无需强留,让他如历史上一般,游走天下,成为一代诗仙。

倘若李白愿意在陇右任职,也没必要瞻前顾后的拒绝。

以李白的才学,就算失去了行走天下的历练,诗词方面也不可能荒废。

至多史上会少了许多如《望庐山瀑布》这样写景抒情的诗句,但可能多许多《胡无人》这般的边塞诗。反正历史已经大改,《将进酒》会不会出现都犹未可知,何必在乎细节?

不过因为自己之故,李白十七出蜀,比之历史上的二十四岁辞亲远游,提早了五六年。

此时李白的剑术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可以精进之处。

万一李白一个点背,因为剑术不及,英年早逝,那罪过可就大了。

真是如此,将会是大唐诗坛最大的损失,也将是杜甫最大的悲哀。

李杜李杜,没了李,仅有一个杜,岂不寂寞?

当然这一切都是裴旻的胡思乱想,但为了避免这点,他决定指点李白剑术,却不想居然折服了这位心高气傲的一代诗仙,动了拜师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