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章 交付政务

盛唐剑圣 第二章 交付政务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裴旻一行人出了长安京畿地界。

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尤其是秦朝修建郑国渠之后,关中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汉唐两大国家以关中而得天下,并非没有道理。

现今正直盛夏,一路而行,道路四周放眼望去,尽是绿油油的稻田,足见关中的天府之国的名号,名副其实。

只是长安发展的太快,人口皆往关中汇聚,导致即便拥有八百里秦川,关中的粮食依旧供不应求,需从江南调运。

这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沃土,产量也很是有限,论收成跟后世的杂交水稻相比起来,不能同日而语。

裴旻思量至此,后悔自己当年没有报考农业学,无法将杂交水稻在古代捣鼓起来,那才真是造福天下万民的举措。

“杂交水稻是没办法搞出来,红薯到有一线希望!”

他记得红薯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传到中国的,所以叫做番薯。

红薯最早应该是南美洲那一带的特产,不但有着凉血活血,益气生津解渴止血的功效,还能充饥,关键是高产,适应力强,有着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记得那个时候,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红薯的出现,免去了饥荒,造福了不少江南百姓。

真能将红薯从南美洲带来,也是天大的功劳!

只是以唐朝现在的水师力量,禁不起大海的风浪吧!

一步一步来,才是正理。

裴旻知道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的道理,纵然心中有万千想法,也只能慢慢发展。

进了洮州地界,眼前的景象与关中大不一样。

作为农耕民族,洮州一眼望去,却无一块稻田,原本种植粮食的田地都种上了密密麻麻的青草,以加工为精料给牛羊马食用。

深入洮州,更是随处可见牛羊遍野的情形。

一个个小孩骑在牛羊身上耀武扬威,大人闲情逸致的看着牧群,过着安逸舒心的日子。

自从裴旻攻下广恩镇后,洮州免去了兵灾,上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裴旻治理有方,发展洮砚、洮石,开拓畜牧产业,令洮砚、洮州鲜奶名动陇右、关中,从而供不应求。

今日的洮州已经看不出半点兵荒战后的景象了,对于这一点,裴旻自己还是极为自豪的。

他这个州郡父母官,还算称职。

一直抵达洮州城内,裴旻顾不得休息,召见顾新、张九龄、孙周三人。

顾新、张九龄先汇报了洮州的行政情况,许是诸事都上了正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平稳的向上发展。

张九龄道:“属下有个建议,当初国公将州内百姓聚集两县,是为了避免吐蕃入侵以及增加洮州人气,推动商业发展。如今吐蕃危机已解,洮州两县也不缺乏人气。不如让愿意回乡的百姓,各自分散回去?”

裴旻看了张九龄一眼道:“子寿用意何在?”

张九龄答道:“洮州地形地势确实适合发展畜牧业,只是发展畜牧业需要注意一点。畜牧不像农耕,只要水源充足,田地越耕越肥。畜牧业却不相同,长期在一个地方放牧会严重破坏地方的水土,导致土地荒芜,来年无法放养的情况。在这方面,周边的游牧民族很是重视,他们随水草而居,不在一地方逗留太久,便是不想破坏水土。人皆有惰性,畜牧的百姓过于集中,对于周边水土破坏甚大。现在或许不觉得,但几年后此问题必将出现。若发展的过于迅速,可能还会提前!”

“子寿高瞻远瞩,这点当真是我们忽视了!”裴旻心底赞叹,张九龄无愧宰相之才,来洮州不过短短半月,已经看出了一点潜在隐患,也不吝啬赞美之言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利,而毁去长远的未来。此事办理起来有些麻烦,可必需去办!而且要给所有牧民都解释清楚,让他们以后放牧的时候,注意到这点,不能自绝后路。还要定下律法,若为了贪图便利,破坏草地草场,予以重罚。顾长史,这任务由你负责。”

顾新爱民如子,与百姓的关系极为融洽也深得人心。由他负责此事,能够免去很多麻烦。

“子寿,你负责重新对县城的规划,分出去的百姓会空出许多屋舍,用来建造市场什么的,你自己规划一下,有什么想法写出来,到时候送至广恩镇,由我批阅定夺。”

“是!”张九龄在顾新之后跟着应诺。

“再过不久,州里会来一位功曹叫袁履谦,是我的好友。才华非常的出众。未来的几个月里,我都将在广恩镇,以军务为主。洮州城里的大小事务皆由你们三人相互商讨决定。实在定夺不了,无法达成一致,再将你们各自的意见看法,传至广恩镇,我来定夺。”

“是!”顾新、张九龄齐声领命。

裴旻挥手,让二人下去忙自己的事情。

在两人出门后,裴旻看着孙周道:“情报网如何了?”

“非常顺利!”孙周收起吊儿郎当的表情,摆正姿态向他禀报道:“广恩镇的大胜,让慕容英对我大唐的实力有了深刻的了解,与我们合作的心思更加的热切,正全力配合我们。恨不得我们立刻出兵河西九曲,扶持他这个吐蕃的藩王,重新建立吐谷浑。不过吐蕃诸将对他有着一定的防范,有用的消息是不少,但真正能大用的,却也不多。”

裴旻笑道:“我从没有指望慕容英能给我们多大的帮助,开疆扩土收复失地这等大事,自身过硬才是关键。能够传递消息,以是足够。若我没猜错,吐蕃的那老妇人向河西九曲地增兵了吧!”

孙周点头道:“不只是增兵,还派了大将,将他们于东南防御南诏的大将悉末朗调到河曲来了。”

不等裴旻开口询问,他已经先一步介绍道:“这个悉末朗在进攻上没有什么建树。可于防守一道,特别厉害。国公要想攻取河曲地,就得过他这一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