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四十七章 事先许诺

盛唐剑圣 第四十七章 事先许诺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裴旻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厉声厉声,嚣张狂妄。而是轻笑着说着,声音还很柔和,好似再说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

但就是这种风轻云淡,更显张狂霸气,以及必取之决心。

隆朗赤、艾雪特听了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脑中似乎浮现了一个惨烈的景象,尸横片野,血流成河!唐军踩着吐蕃兵士的尸体上,收复了属于他们的领土!

隆朗赤心中甚至涌现一股莫名的感觉,觉得兴许答应大唐的要求才是最好的选择。

李隆基原本为隆朗赤的无耻而感到恼火,正想开口训斥,却听裴旻直白的应对,心底莫名的苏畅起来,甚至忍不住想着:为何朕说不出如此威风的话来?

念及于此,李隆基亦道:“我大唐疆域,寸土不让!就算你们用手段吃到肚子里,我大唐也会破腹夺回,还要取些利息。”

裴旻的话是豪言,李隆基的话却是事实了。

身为帝王的他,代表着大唐。

大唐君王都如此说,隆朗赤也知大唐对于河西九曲地的夺回势在必得,再说下去,也是无意,无奈一叹道:“即是如此,那外臣这便告辞了。回吐蕃后,必将皇帝陛下的要求告知赞普,到底如何抉择,由赞普做最后定论。”

“恭候佳音!”李隆基大大方方的说着。

裴旻这时插嘴道:“使者要走,也不必急于一时。参加了庆典再走,也是不迟。”

隆朗赤诧异道:“中元节?那可等不了那么许久!”

大唐的文化影响天下,即便诸多国家决口不认,却也改变不了事实。

唐朝三大节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不只是大唐重视,受影响的吐蕃也很重视。

除了月余后的中元节,隆朗赤想不到还有什么庆典值得裴旻说出来的。

“不是,就在明日!”裴旻漫不经心道:“是献俘庆典!”

“……”

一瞬间,隆朗赤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这太欺负人了。让他吐蕃使者,参加吐蕃的献俘庆典?他真丢不起这脸!

不过裴旻这话,却让隆朗赤想起了正事。

原先他们是打算与大唐求和,请求唐朝的宽恕。只要大唐同意求和,归还俘虏一事自当不在话下,如意算盘打的是叮当响。

古代人力无价,尤其是现在的吐蕃。

近年来吐蕃发动的几次大战皆以失败告终,非但没有凭借掠夺赚得半点便宜,还亏出去许多。战马牛羊,损失惨重,财政赤字,自不用说。

吐蕃上下士气也大受影响,人心惶惶,伤及了国体,这也是他们决定求和的原因之一。

将近三万的俘虏,还是骁勇的兵士,讨要回来,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他们受到的损失。

只是大唐态度的强硬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不知皇帝陛下如何对待我国勇士?”隆朗赤虔诚的说着。

李隆基道:“贵使放心,我大唐不像你们吐蕃那般蛮横,将他们视为牲口对待。现今大唐天下,百废待兴,有许多地方用得上劳力,朕会将他们调往江南,维护运河,下水疏通淤泥。为我大唐卖苦力赎罪。二十年后,再还他们自由。”

做生意的最高的境界是不能让对手知道你意图与之往来。

这点李隆基身为皇帝,不懂个中关键。

裴旻却知之甚详,事先跟李隆基通了气,让他别事先表露交易的意思。

隆朗赤听得再度无言以对,二十年后,在大唐生活二十年,就算没有变心,没有死去,回到吐蕃还能干些什么?

“坌达延老将军呢!”隆朗赤又度问了一句。

李隆基毫不犹豫的道:“自然也是一样,作为罪魁祸首之一。他的罪更是严重,没有四十年,他回不了吐蕃。”

坌达延今年六十一岁,过四十年,也就百岁了。作为一个从军近五十年的百战老将,一身受伤无数,寿命本就大打折扣,焉能活到百岁?

隆朗赤深深的向李隆基作揖道:“老将军年事已高,还望仁慈的大唐皇帝陛下能够宽恕他。我们愿意献上宝马三匹,军马五百,牛羊三千头,以表感激。”

李隆基摇头道:“坌达延将军从五十年,这五十年中有三十年是与我大唐为敌。绝不能宽恕,至于其他人,倒是可以商议。”

隆朗赤以知其意,告辞离去。这深入的交易,他是做不了主的,需要派人回吐蕃与赞普商议,才能做定论。

“痛快,痛快!”李隆基在隆朗赤走远之后,眉飞色舞的说着,好久没见吐蕃人如此低声下气的说话了。

裴旻趁机劝诫道:“只要陛下一直励精图治,以治理天下为主。相信十年二十年后,不只是吐蕃这样低声下气,就算是西方的拂菻、大食国都会拜伏在您的脚下。到时候陛下一声令下,万邦来贺,那是何等的威风。”

李隆基听得更是心情愉悦,目光中露出了向往的神色,似乎也在憧憬那一天的到来。

半响,李隆基方才回味过来,道:“若真有那一日,朕与静远,同享荣光。”说着,他大笑起来道:“今日静远的话说的当真威风!只是早早的泄露我们图谋河西九曲地的心思,他们定会严加防范,不好下手。”

裴旻诡异一笑道:“臣这是在给他们下套呢!目的就是让他们认为我们下一步动作是河西九曲地,从而疏于某地的防范!”

李隆基对于军事一知半解,但是什么地方是他的背心芒刺却是再清楚不过了,咧嘴一笑,手指着裴旻道:“防不胜防,天幸静远生在大唐为朕效命。不然朕将寝食难安!”

裴旻谦逊道:“陛下过奖了,臣只是表露自己取河西九曲地的意思,从来没有说什么时候取。他们自作聪明的这么以为,可就跟臣无关了。”

李隆基突然面色肃然的看着裴旻道:“朕先许你一个好处!若你真能替朕替大唐收复河西九曲地,朕加封你为节度使。”

“谢陛下!”裴旻心中大喜,节度使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统帅数州的兵马调配。

可以说节度使是一个武将最高的荣誉了。

裴旻外发为官,一部分就是冲着节度使去的,却不想那个雄职距离自己只有一个“河东九曲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