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四章 天下无双

盛唐剑圣 第二十四章 天下无双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李隆基并不理会堂下的喧哗,而今的他以是大权在握,身为当朝天子,何须向臣子解释什么?

当下继续下达封赏命令,裴旻之后是王毛仲,他本就是龙武将军,官升一阶为左武卫大将军,进封霍国公。余下的葛福顺、李仙凫、薛君故、马旭等也各有封赏,但受封爵位的仅有裴旻、王毛仲六人。

消息传至兵部,连自己裴旻都想不到能够进封为国公,也不得不感慨从龙之功在古代确实有着莫名的威力。一个军人,奋发图强,一步步拼杀,可能一辈子也拼不出一个国公的爵位,而一个从龙之功却让他从一介白身直接进封国公。

不过裴旻也知道,他这国公有着很大的水分,唐朝的食邑有虚封实封两个概念。他这个凉国公的实封食邑很少,只是一个荣誉性的头衔。跟真正一步一步凭借功绩实打实拼出来拥有实封食邑的国公,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但不管怎么说,国公就是国公,哪怕是有水分的国公,也是国公。

周边裴旻的同僚闻讯,一阵羡慕庆贺,纷纷意图跟他打好关系。

“裴侍御史!”

就在裴旻应付热情的同僚的时候,高力士传来了李隆基召见的消息。

裴旻告罪一声,随着高力士一同进宫。

不只是裴旻,作为李隆基最信任的人,高力士也是身价倍增。他本是一宦官,却给破格授官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同正员,不但负责照顾李隆基的私生活,还负责外事的处理。

对于这位千古贤宦第一人,裴旻还是有几分钦佩的,虽然历史上的他,算不上是一个好人,但也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对李隆基的忠心确实令人动容。

“高内侍,不知陛下找我何事?”裴旻跟李隆基并不算熟识,此次立有从龙之功也是因为郭元振的举荐,两人并没有深入的接触。看这时间是刚下朝不久,这一下朝便将他请去,裴旻真有些不习惯。

高力士性子温和,轻声道:“陛下的心思,我哪里知道。不过陛下对侍御史极为器重,定是好事无疑。”

裴旻点了点头,也不追问,史书上说他“性和谨少过,善观时俯仰,不敢骄横,故天子终亲任之,士大夫亦不疾恶”果然如此,即便如今他以内侍的身份官拜三品大员,依然不骄不躁,谨而慎行,这一点确实值得学习一二。

两人一路北行进入太极宫,裴旻将秦皇剑取下交给了高力士。

高力士笑着伸手接过,叫了一位经过的太监,让他将宝剑收好。

至太极宫走廊,正前方有一个太监正往前方走着,突然一个魁梧汉子快速的从转角处走来,两人险些撞到一起。

惊魂未定间,却听那魁梧汉子怒骂:“不长眼的阉竖,眼珠子生到脑门上了。”

高力士脸色有些难看,一般而言太监由于身体的不完整,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完整,极度自卑,扭曲畸形,内心阴险狠毒。高力士却是少见的好性格太监,但听见“阉竖”两字,心底终究会有些恼怒。

裴旻当然认得魁梧汉子,就在昨日,他们还打过一架,并肩作战过:正是龙武将军王毛仲,现今以是左武卫大将军霍国公王毛仲了。

跟昨日相比,王毛仲气焰嚣张了许多,怒目圆瞪,甚至有动手的意思。

“王大将军,谁惹你生气了?老远就听到你叫喊了……”裴旻高声打着招呼。

王毛仲见是裴旻,想着他今时今日的身份,忙堆着笑脸道:“原来是裴侍御史,你也让陛下请来了?我比你早一点……”他的语气有些嘚瑟,似乎早他一步得李隆基的召见很是荣耀,说着对着面前的太监,面色一变道:“快滚开,别挡着道!”

小太监吓得赶忙绕了过去。

裴旻道:“你也是堂堂大将军了,跟寺人有什么好计较的?”

王毛仲撇了撇嘴:“阉竖就欠管教……别说这晦气事。陛下有任务给我,我府上有上好的中山冬酿,抽得空闲来我府上喝酒!”

“好!”裴旻应了一声。

王毛仲匆匆而走,竟看也不看高力士一眼。

裴旻摇了摇头,王毛仲这性子这脾气,早晚出事。

高力士道:“王毛仲身为龙武将军就在宫中执勤,他是来的快了一些。”

裴旻笑道:“高内侍以为我会与他计较这先来后到?那也太小觑我了。”

两人也不再说话,一路来到太极宫后殿。

“见过陛下!”裴旻得到召见后,走进了内殿,李隆基俯首书案,正看着奏章,听到裴旻的觐见,方才抬起了头:这位李家三郎浮肿着眼眶,眼中布满了血丝,精神却极为亢奋,从昨夜思考从龙功臣的任命开始,到现在朝会结束批阅奏章,他是眼睛都未眨一下,初掌大权的他,食而知味,勤政的连休息也顾不得。

“坐!”李隆基手指着一旁的席子道:“本想找个雅致的地方,你我君臣好好促膝聊聊。只是朕初掌大权,很多事情还未上手,实在抽不出时间。只能等一切安稳下来,另寻时间了。静远,你可知朕将你提拔为侍御史的用意?”

裴旻摇了摇头,这也是他好奇的地方,依道理而言,他在兵部任职,大可将他往兵部职位提拔,特地将他提拔为侍御史,让他去御史台任职,实在有点令他摸不着头脑,只能道:“臣鲁钝,不如陛下高瞻远瞩,猜不透。”

李隆基也不正面解答,而是再问了一个问题:“为了纪念朕初次掌权,朕决定令改年号为‘开元’,不日宣布。你可知开元的意义何在?”

“开元,有开始新的纪元的意思,也有开端、开国的意义,有开天辟地之气象,陛下以开元为年号,想必身怀壮志雄心,意图干一番大事。”裴旻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他身兼文武才,这种词汇意思,根本不在话下。

“对!”李隆基振奋的握这拳头,起身道:“我大唐至太宗时起,内修文治,外扩疆域,尤其是高宗时期,我大唐疆域之广,远迈秦汉,前朝诸国远不能比。可惜一切犹如电光朝露,朕有心重拾先祖风范,再创太宗、高宗雄风。”

裴旻眼神有些动容,这也是他选择李隆基的原因:李隆基的目光看的更远,属于激进的鹰派,而太平公主重视自己权势的稳固,属于保守的鸽派。

“陛下有此雄心,裴旻愿效仿先贤为陛下开疆扩土。”裴旻目光坚定,他入朝为官,一为母亲意愿,光宗耀祖,二为自己能够拼出一个未来,不想碌碌无为的尽此一生。若是于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能让大唐走的更加长远,不再有日后的辽金蒙古肆虐天下,更是他心中最完美的打算。

李隆基目光灼灼的看着裴旻,颔首道:“朕能够了解你心中的抱负!从你科举的作答,朕看的出来!”他从案几上取出一份稿卷道:“这是你科举的答卷,答卷中一字一句,充斥着改变革新,可见你与朕一样,对于这腐朽的制度万分的不满,对于大唐的前景,充满了担忧。只有改变,只有革新,才能开辟新的气象。如此大事,朕一个人做不来,需要你的相助。”

裴旻想着自己的职位,对于李隆基的意图隐隐有所了解。

李隆基道:“现在我大唐尸位素餐的人太多,朕决定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后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尤其是韦后、安乐公主买官卖官的那一批人,全部裁除。只留下有用有才之士,这样可以锻炼官员的能力,也可以也节省了国家支出,将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军事马政。”

裴旻笑道:“还可以确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免得贪官污吏出现。一方面不给百姓增添负担,一方面也能提升国家的税收。”

李隆基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裴旻想了想道:“提高科举的难度,减少进士科及第的人数,避免冗官的出现,也可以提高官员的才学素质。”

李隆基赞道:“可以,朕也觉得科举取仕,比举荐更要妥当。尤其是你提出匿名制之后,提高了科举的公正性,我们可以选出真正的有才之士,为国效力。”

“所以陛下是想让我行御史的权力监察百官,好揪出祸害国家的蛀虫?”裴旻明白了李隆基的用意。

李隆基颔首道:“不错,过些时日,我会渐渐的加强御史台的权柄,还会拨给你们足够的钱财,扩充你们的力量。你们本有监察百官的权力,朕再赋予你们不定期巡视天下的权力,不求能抓尽天下贪官污吏,至少发现一个除一个,还我大唐政治清明。这个职位有一定危险,但我想以你的武艺剑术,这点危险应该奈何不得你。”

裴旻笑道:“陛下放心,臣最痛恨就是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发现一个抓一个。”

李隆基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朕能执掌大权,静远的剑术功不可没!朕亲手写了一幅字送你!”说着他从案几上拿出一副字帖,递给一旁的高力士。

高力士双手接过,将字帖给了裴旻。

裴旻打开字帖一看,四个字:

“天下无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