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六章 风中凌乱的疾行将军

盛唐剑圣 第二十六章 风中凌乱的疾行将军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1 来源:笔趣阁

湟源石堡城!

湟源县是湟水河流域与青海湖地区之间的要地,自古就有“海藏通衢”之称,是黄河上游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塞。石堡城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坐落在一座褐红色的悬崖峭壁上面。正面崖壁陡峭,两侧山峦逶迤多姿,如苍鹰展翅,令人生畏,也因此有着“绝岭屠鹰”的称号。

在未来就是这个石堡城,让手握大唐三十万大军配四镇帅印的王忠嗣,险些给李林甫陷害致死,让名将哥舒翰威名大震,让诗人杜甫留下了《兵车行》这一千古名篇。

这一战略要地,大唐、吐蕃数以十万计的勇士,为了争夺这个地方而埋骨绝岭之下。

尚赞婆是石堡城的统帅,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吐蕃著名的文臣,贞观年间在唐朝留学,习得一生治世本领,为吐蕃的内政改革,立有汗马功劳。尚赞婆出身文臣世家,却自幼崇拜吐蕃军神噶尔钦陵,自小研习军事修行武艺,成为吐蕃的新星大将,已经有代替老一辈乞力徐、坌达延的势头。

相比乞力徐、坌达延攻唐大败,尚赞婆在石堡城多次击溃唐军的偷袭,让唐军尺寸不得进,更加令人赞赏信服。

尚赞婆也是雄心万丈,尤其是不久前他父亲给他的来信,乞力徐、坌达延的惨败,使得赞普赤德祖赞对他们极为不满,有心提拔一些青壮将帅,代替过气的老将。他尚赞婆便是考核的成员之一,只是功绩上,还逊色一些。只要再立一点功绩,便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万夫长是将,在进一步,那就是帅了!

将与帅之间,虽然是一步之遥,但其中差别,不言而喻。

石堡城挽扼着鄯州、廓州的咽喉,就如一根钢针扎进大唐的要害,随时随地都能威胁鄯、廓二州的存在。尚赞婆也想效仿玛尔巴,入侵鄯、廓二州两地,刷刷存在感,累积功勋,争取更进一步。只是鄯、廓二州不比洮州鸡肋,鄯、廓二州连接西域凉州,守护着河西走廊,于大唐而言极为重要。

陇右节度大使郭知运直接驻守鄯州,廓州也有五军驻防,守卫格外深严,尚赞婆找不到机会,只能一直憋着,暗中窥视。

这天半夜他突然得到了南边传来的消息,唐军袭击了吐蕃大营掠夺走,两万五千只羊,三千头牛,还有三千匹马……

还没等传讯兵说话,尚赞婆有些傻眼,向来都是他们寇入大唐,劫掠大唐的东西,怎么反过来了?

“玛尔巴是驴嘛?竟然让唐人反劫了他的营地,他人在哪?”玛尔巴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说着,语气有些嘲讽。

这内斗是人类的天性,并非是汉人的专利。大唐内斗不休,吐蕃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为新星将领,尚赞婆与玛尔巴目前是声望最显著的一个,属于竞争对手。近年来玛尔巴的战绩确实漂亮,更在尚赞婆之上。若非大半年来,面对裴旻,玛尔巴无尺寸之功,玛尔巴早便能凭借九寇洮州的功绩,升任万夫长了。

裴旻当初的流言计,能够如此成功,未必就没有尚赞婆的父亲在暗中推波助澜,以打压玛尔巴来提升自己儿子的地位。

现如今见玛尔巴吃瘪,尚赞婆不忧反喜。

传讯兵无视了尚赞婆的态度,这神仙掐架与他们无关,继续禀报着情况,当得知裴旻驻入广恩镇,玛尔巴下落不明的时候,神色登时大变,怒道:“玛尔巴其罪当诛!”这并非是幸灾乐祸,而是真的怒了,急了!

河西九曲对于吐蕃、大唐都有重大的意义,可用“门户”二字来形容。

谁拥有河西九曲地,谁就掌握对方的门户!

河西九曲地在吐蕃手中,吐蕃能够随时随地威胁大唐的陇右要塞;若在大唐手中,大唐则能陈兵青海湖,与吐蕃争夺青海湖的利益。

青海湖在吐蕃的地位如同大唐的江淮地区,是吐蕃唯一的农业、畜牧业的中心地。青海湖若是有失,对于吐蕃而言,等于是苍鹰折去了双翼。

这也是吐蕃不惜用各种卑劣手段夺取河西九曲的原因。

为了青海湖不受威胁,为了能够威胁到大唐的陇右,河西九曲地无论如何都不能有失。而广恩镇位于河西九曲地南边的要处,一但唐军在广恩镇扎根,就如他占据的石堡城一样。能够随时随地的威胁河西九曲地。并且与洮州连成一线,兵马自由往来,时刻威胁河西九曲的安危。

那时候就不是他们吐蕃入寇洮州,而是大唐入侵河西九曲地了。

河西九曲地比不上青海湖重要,却也是水草丰茂的畜牧之所,有神策军在侧,他们焉能安逸畜牧?

何况一但河西九曲地有失,石堡城也就失去了战略价值。

尚赞婆作为吐蕃新星大将,自有不俗的才智远见,想通这点心急火燎的叫道:“告诉我,唐军什么时候驻入广恩镇的?”

传讯兵道:“今日日间!”

尚赞婆闻言,登时松了口气,旋即大笑道:“太好了,还有机会!快,立刻点起兵马,随我南下,夺回广恩镇。”

正愁没有机会立功,却不想立功的机会就来了。

广恩镇荒废已久,神策军的数量只有六千,而他有两万骑兵可用,足以应对。

时间紧迫,尚赞婆不再犹豫,当即叮嘱副将小心唐军偷袭,自领着两万骑兵浩浩荡荡的向广恩镇杀去。

他们位于河西九曲地的最北处,而广恩镇位于最南,相隔不过两百里而已。

在尚赞婆眼中,两百里确实只是不过。

尚赞婆黎明动身,当天黄昏已经逼近了广恩镇,近乎两百里的路程,尚赞婆不到半日奔袭而至,固然有草原便于奔行的便利,速度也是极其骇人。

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尚赞婆在历史上就是一员擅于利用骑兵奔袭的战将。若历史不改的话,在不久的将来,便是他便趁大唐应对安史之乱疲累之际,一口气奔袭至长安城下,逼得唐代宗弃国都而逃。

尚赞婆这位吐蕃名将,还无那时候的经验丰富身经百战,可在这奔袭上,已表现出了独到的天赋。

以至于在广恩镇得到消息的裴旻都不由的为之略感惊愕:“来的好快!”

“有多少人马?”他又追问了一句。

斥候道:“不下两万……”

“去他爷爷!”裴旻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整个广恩镇不过四千兵卒,直接来了五倍的敌人,实在太看得起自己了,眼珠子咕噜一转,笑道:“快,将楼城上的绞车弩藏起来!别让对方发现了,老子要给他们一个大礼!”他笑着,呼吼着喝令所有兵士准备战斗。

两万骑兵声势浩浩荡荡,尘土遮天蔽日,远远望去,好似浪潮涌动,极为骇人。

裴旻手指着对面大笑:“吐蕃小儿,刨地的功夫不错!还好我们不养牛养羊,不然毁了这一地的花花草草,非跟他们没完。”

作为一个军人,战绩是唯一证明他的方式。经过先前的一战,裴旻以极小的伤亡,一举歼灭了近乎八千吐蕃兵士,还掠夺了三万牲口。

那神乎其神的指挥布局水平,给予了神策兵卒深刻的印象,对他尤为信服。

神策军的实力已达精锐水准,只是实战经验少,心态不足,算不上真正的精锐。之前他们面对相差不多的人数,发挥的极其出色。如今见敌军声势浩大,不免有些心惊。见裴旻还有取笑之心,淡定自若,心中莫名安定,静待敌人来袭。

裴旻看着那浩瀚的尘烟,心底好奇,不知他们见广恩镇现今这模样,会是什么表情,只可惜,不能亲眼一睹。

无独有偶!

尚赞婆竟也有相同的想法!

他已到广恩镇半里之内,看着远处的小小黑影,脸上露着一丝狰狞的笑容。他的用兵理念是一个“快”字,骑兵最大的特点是机动性,他认为只要将机动性发挥到极致,便能事事抢占先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对于自己行军的速度,他极为自信,想着唐军那群以两条腿行军的兵士,知道自己半日之内行军两百里,会是什么反应?

其实他这是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他的行军速度确实值得称道,但远不足让裴旻震撼:在汉时期,大将军卫青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尚且能一日一夜行军五百里。若配上马镫,以卫青的本事,六百里都有可能。尚赞婆当前的速度,快则快矣,与先贤一比,却又何足道哉?

离广恩镇越来越近,尚赞婆迫切的想看到唐军一脸懵逼震撼的表情!

呼喝着麾下兵士继续前冲,若有可能,直接冲杀进城,一举底定胜负……

尚赞婆如此想着,但是当他进入广恩镇三百步内之后,愕然发现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寨!

城寨上兵卒林立,正淡定的瞧着他们的到来!

……

……

……

尚赞婆情不自禁的勒住了缰绳,看着面前的景象,傻眼了!

战事发生在昨日,战况紧急传信兵用了半夜时间赶到湟源石堡城,而他用了半日时间领军杀至!

这前后不过一日一夜!

城寨!

什么情况?

怎么可能?

闹鬼了?

尚赞婆风中凌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