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第十四章 四路齐出(求首订月票)

盛唐剑圣 第十四章 四路齐出(求首订月票)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1:55:56 来源:笔趣阁

看着坚定不移的四位兄弟,李隆基登时信心十足,道:“得兄弟们相助,岂有大事不成的道理!”他当先而走,李成器、李成义、李隆范、李隆业跟在他的身后,一并走向了武德殿。

见高力士小跑而来,李隆基道:“即将到了约定的时候,你亲自去殿外迎接,将所有约定大臣都请至殿内。”

高力士绷紧着脸儿,领令而了。

李隆基与兄弟四人各自在大殿堂上,笑语说谈,似乎毫不受当前的气氛影响。

殿中少监姜皎到!

太仆少卿李令问到!

尚乘奉御王守一到!

果毅李守德到……

一个一个李隆基信任的心腹官员前后不一的抵达了武德殿,他们神色中有着一丝的紧张不安,但更多的是向往:从龙之功!这天下就没有比从龙之功更大的功绩,只要分得从龙之功的一星半点,足以让人这辈子衣食无忧,吃喝不愁。

权力、金钱、女人、生活,人这一生的追求不过就这几样,只要有从龙之功在身,这几样也就全部都有了。

尤其是他们见到李隆基与几位兄弟交谈甚欢,丝毫不受气氛所影响,似乎有莫大的把握赢今天这一局,几乎给每个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的紧张不安,消除了不少。

高力士又一次的领人走进了武德殿,这一次来的是两个人,正是郭元振、裴旻。

裴旻一路跟着郭元振进了皇城内宫,这皇城内宫与外宫有着明显的不同。内宫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宫,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倍显大气,与皇城外宫的差别不可以道理来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除了往来的巡逻兵士,一路走来鲜有人迹,太监宫女都不常见,略显冷清。他是第一次进皇宫,自然不知道郭元振为了掩人耳目带他走的是皇宫的前殿,只有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才会热闹的地方。

“见过陛下,宋王、申王、岐王、薛王!”郭元振对着上首的李家兄弟五人行了礼。

裴旻跟着郭元振一并作揖。

李隆基昔日在曲江宴游的花船上见过裴旻,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那浑然天成的剑舞与娇陈独步天下的琴技,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酷爱音律,在乐舞方面有着超于常人的爱好,最大的梦想是弄一家自己的戏班,然后广邀天下爱好此道的俊杰,一同研曲作舞:裴旻、娇陈因为那一曲一舞在那一瞬间以是他心中“戏班”的头号悍将了。只是当时裴旻在宴游曲江,他若强行让裴旻上船一叙会中断宴游的兴致,也不愿意会见榜眼、探花之流的太平门人。想着终有机会再见,并未强求。却不想太平公主下手如此之快,出手还如此大方,直接将裴旻拉拢了过去。面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气势,李隆基自然顾不得裴旻这个小人物。不想正好一个月整,裴旻竟然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还充当着他计划中最为关键的角色。这世事难料变化之快,委实令他称奇。

此时此刻的裴旻一身正装,配上那英姿焕发的容貌神采,显得别有气质,有股令人折服的风仪。

李隆基从台上走下将郭元振扶起,然后对着裴旻道:“昔日曲江一别,裴公子风采更甚往昔。今日之事是否功成,赖公子手中之剑是否能抵定北军。”

裴旻略微错愕,不记得自己与李隆基会过面,不及多想道:“愿为陛下效命。”

“诸公……”李隆基高走上台道:“朕那姑母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权势滔天,处处欺压于朕,有目共睹。朕怀念血脉亲情,不与计较,更不愿让上皇为难伤心,有失孝道。然姑母却不甘于此,竟然立志效仿武后,女子当朝,更意图发动兵变谋害我等。朕以得密报,太平公主将于明日起兵逼宫,弑朕囚兄……唉,本是一脉相承,何苦相煎如此……”他说道这里的时候神色惨然,让人将密报呈给众人看阅。

裴旻也接过密报:密报上直指太平公主意图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衙举兵响应,以南衙北衙之兵,遥相呼应,强行夺权篡位。

密报看的姜皎、李令问、王守一等人是怒发冲冠,义愤填膺,念及李隆基受的委屈以及太平公主的嚣张跋扈,有的甚至感动出了泪水。崔日用哽咽道:“陛下至孝,臣拜服。然天子之孝与百姓不同,百姓之孝,在于尊上。而天子之孝在于四海安宁,天下大同。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岂非一句空话!臣恳请陛下,切勿迟疑,勿要为了片刻小孝而枉顾天子大孝。”

崔日用的一番话说得可谓是铿锵有力,深得人心。

裴旻在一旁听的拜服,这就是所谓的要骗别人,先骗自己。他可以笃定这密报完全是胡编乱造,太平公主却有野心不假,但是太平公主是政变的行家,历经神龙、唐隆两大政变:神龙政变,她居于幕后,坐看五王逼宫,将武则天拉下皇位,最后五王一一遭到清算,她是唯一的得利者。唐隆政变,李隆基冲锋陷阵,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将自己的父亲扶持上位。太平公主只是在背后动动嘴皮子,竟得头功。

现在的局势,处处利于太平公主,以太平公主的智慧岂会傻到草率兵变?

裴旻面上也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看着一众李隆基的心腹,却不知他们这些人哪些是真傻哪些是假傻。

不过跟太平公主手下的这个宰相那个大将军比起来,李隆基的心腹确实有些寒碜:殿中少监负责皇帝膳食、医药、冕服、宫廷祭祀张设、汤沐、灯烛、洒扫;太仆少卿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尚乘奉御也是管理马车的……

这一个个不是管吃就是管穿再不然就管马车……也只有果毅李守德有那么一点点的权力。龙武将军王毛仲从开始到现在都不见影子。若不是他事先知道先天政变的结果,裴旻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给是不是郭元振诓骗上了贼船。

裴旻有着如此感慨,心底却是一沉:现在的先天政变比历史上的提前了足足三个多月,这三个月的流程肯定跟历史上的有所不同,成功与否也不确认:尽管从历史上的结果来看,李隆基是赌对了,那也是历史上的事情,这一次却是未必。若有个差池,自己岂非小命不保?

心念于此,裴旻定了定心,不敢有任何马虎,认真对待此次政变。

无可否认,李隆基的诬蔑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将气氛完全调动了起来。

李隆基也似乎下定了决心,高声道:“姑母虽是朕至亲,可罪不容诛。朕为天下主,理当以天下为先,不能坐以待毙,乱我大唐纲常。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朕能信赖的唯有你等。今日我等先发制人,以有心算无心,必获全功。”

“必获全功!”众人不敢大声呼喊,压低着声音低吼着,斗志昂扬。

“大哥,你与魏公负责面见父皇,无论如何也要稳住上皇,不能让他出面横加干涉。”

“是!”郭元振应答的毫不迟疑。

李成器也肃然点头:“三郎放心,大哥便是以死相迫,也不让父皇坏事。”裴旻的一杀是关键,李成器稳住太上皇李旦也是关键。李旦并未放权,是天下真正的掌权者,若他出面情况将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尤其是乱兵之中,万一李旦有个三长两短。弑父的罪名,李隆基怎么也背负不起。

“二哥,你与李果毅,前往内客省逮捕右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舍人李猷,若有太平一党的权贵在,一并处理,以上皇圣谕将他们擒杀!”贾膺福、李猷是中书省的官员,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将他们先一步擒杀,也是为了防止他们在混乱之际,胡乱以中书省的名义假李旦旨意下诏。

“四弟、五弟!你们任务最重,带着王毛仲、裴旻往羽林军,下达旨意擒杀常元楷、李慈……”

李隆范、李隆业、裴旻一同领命。

李隆基沉声道:“朕在你们走后,会与大殿召见萧至忠、岑羲、窦怀贞等人,将首脑擒杀……朕与你们兵分四路,一同出击,巳时三刻,同时进行,不让太平一党有准备的机会!”

李成器、李成义、郭元振、李守德一并离去。

李隆基从堂下走来道:“算算时间龙武将军王毛仲应该快来了,他领着三百兵卒,人多势众,太过惹眼,便没有事先与我们碰头!朕整合了我们五兄弟的家当,给你准备了五把宝剑,由你自己挑选!”他话音方落,便拉着裴旻走向一旁。

五把宝剑安静的摊在案几上,每一把剑的长短不一,但外鞘都极为华丽,上镶着五光十色的珠宝石头,很是显眼,只是不知内在如何。

裴旻并没有拔剑出鞘,而是将每一把剑连同剑鞘,逐一在手上过了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