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九百四十六章 王道之殿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九百四十六章 王道之殿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的猜测是正确的。

在历史上,从周瑜入仕江东,到赤壁之战之后,他对于江东孙氏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毫无疑问,若是要让那个时期的周瑜改换门楣,投靠其他势力,根本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情况并不一样。

首先,在历史上的汉室中央皇权,已经等同于没有,特别是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汉室皇权旁落,北方诸州姓曹,而且曹操麾下所重用的人都是他的颍川嫡系,周瑜极力要孙权与曹操划江而治,在一定立场上而言,也是不想让自己家族到北方去给曹操手下的家族们当下手。

毕竟,江东方面当时势力已成,只要能够维持住鼎足之势,那周氏一族在江东,就算是名列前茅的大族,而且孙策临终对周瑜托孤,江东对于周瑜来说也是一个未尽的责任。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皇权不但未亡,而且完全是巩固的。

曹操统一华夏,江东方面与曹操交恶之时,可以渲染曹操是逆贼,他们与曹操为帝是为了清君侧,勉强倒是占据大义。

但是刘琦登基,而且江东势力未成,在这种情况下,江东其实属于反叛势力,而周瑜所在的周家,乃是庐江望族,两世三公,在汉朝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

况且孙策未死,一切还都有回圜的余地。

……

“罪臣周瑜,拜见陛下。”

周瑜虽然是战俘,但荆州方面并没有薄待他,既不上刑拘,也不上枷锁,一路上只是派人看押,并给他了充分的自由,好吃好穿地招待着。

刘琦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跪在周瑜旁边不远处的孙策。

孙策与刘琦对视,他眼眸中的倔强与不甘,刘琦看的是非常清楚。

果然是孙坚之子,这狗脾气跟他爹真是一模一样。

孙策见刘琦看他,犹豫了一下,当即道:“拜见陛下。”

他其实也不想拜,但不拜不行。

因为他没有理由跟刘琦对着干。

上面的人是皇帝,是正统,他现在的身份是反贼……当然,他当初攻打荆州的时候,刘琦还不是皇帝,所以孙策不认为自己是反贼,但是现在……情况很明显不太一样。

刘琦对二手挥了挥手,道:“平身吧。”

“谢陛下。”二人随即直起了身子。

刘琦来回看着孙策和周瑜,突然笑道:“孙郎,周郎,果然都是姿容俊美,实乃江东英豪。”

刘琦原先与周瑜见过面,当时就曾夸赞过周瑜的样貌,今日连带着孙策一起夸了,多少带着一些缓解尴尬场景的意味。

周瑜急忙道:“承蒙陛下夸赞,瑜不敢当也。”

刘琦冲着周瑜挥了挥手,道:“不必过谦,你们二位却是英雄豪杰,朕已经从诸葛亮那里,知道了一些当初你们进攻荆州的战略部署,虽然你们的仗没有打赢,但从一开始你们设计,麻痹朕,想要偷袭荆州,就足以看出你们的战略性极强,说实话,你们的战略没有问题,虽然没有成功,但朕还是要评价,你们的想法和做法,确实深符兵家真谛。”

孙策有些疑惑地看着刘琦,心中很是不解。

这是一个打赢了战争的皇帝,应该说的话吗?

刘琦迈步走下台阶,典韦和许褚紧随其后。

少时,刘琦来到孙策和周瑜的身边,对着他们伸了伸手,道:“都起来吧。”

孙策和周瑜随即站起身来。

“陛下实在夸赞过甚,我等虽是设下了千般巧计,但终归还不是陛下的对手,陛下当日远在司隶,却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等于陛下还是相差甚远。”

刘琦笑着挥了挥手,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朕并非胜在战术,乃是胜于王道,胜于麾下有诸多英才,可以群策群谏,百千献计。”

孙策抿着嘴,不说话。

周瑜倒是颇识时务:“陛下乃天命之主,得万民拥戴,上苍庇佑。”

刘琦长叹口气:“朕在尸乡与袁绍对峙一年,终败其虎狼之师,坐拥天下,但事到如今,这心里还是有一个遗憾的。”

说到这,刘琦看向孙策:“孙郎可知朕的遗憾在哪吗?”

孙策没想到刘琦会突然瞧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半晌方才回答道:“不知。”

刘琦伸出手,在孙策的胸口轻轻地捶了一拳,让孙策骤然一惊。

“当年,我与令尊合兵北上,共抗董贼,大败胡轸,声威响彻司隶,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时我与令尊文台公曾相约,共保朝廷,匡扶汉室,一同还天下太平。”

说到这的时候,却听刘琦长叹口气,道:“如今,朕已贵为天子,文台公远在扬州替大汉牧守一方,朕实是感激……只可惜,文台公在这期间,却连一封信都没有给朕写过,朕心中好生失望啊。”

饶是孙策这样的倔脾气,此刻也被刘琦说的有些面红耳赤。

羞臊。

“孙郎,朕时刻不忘当年与文台公的相敬之谊,在这天下诸牧守之中,朕只相信文台公一人,这江南之地,有他替朕牧守,朕放心!”

话已经被刘琦说到了这个份上,孙策要是再不表态,就着实有些不识好歹了。

很显然,刘琦这是打算以官方的名义,承认孙家在扬州的地位与利益,这对于以军功出身的孙家来说,着实是梦寐以求的。

“承蒙陛下厚待,策在此……替父亲拜谢了!”

说罢,便见孙策单膝跪地,向刘琦拜道。

“孙郎起来。”

刘琦伸手请孙策起身,道:“孙郎行伍出身,勇冠三军,莫如留在京中,朕定当重用于你,如何?”

“谢陛下隆恩!”

“至于文台公那面?”

“策愿意书信一封给父亲,向父亲阐明陛下的心意。”

“啊,那就最好了。”

刘琦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随后又看向周瑜:“公瑾也留在雒阳,我在尚书台给你留了一个位置,如何?”

孙策都认了,周瑜又岂能不认?

“谢陛下!”

“你们两位这段时间,也受了不少的苦,且先下去,沐浴更衣,朕今晚在宫内设宴,与你二人痛饮!”

“谢陛下。”

“去吧。”

“诺。”

周瑜和孙策在刘琦的笑容中,缓缓地退出了大殿。

待二人走后,刘琦方才转过身,对着大殿的另一侧喊道:“出来吧。”

少时,便见张允,蔡勳,贾诩三个人一同走了出来。

他们三人适才一直都在旁边偷听。

刘琦转头看向张允,道:“孙策就在你的麾下,随便给他个军职,级别高一点的,但不要让他领军,狮儿凶勐雄烈,难以驾驭。”

张允笑道:“陛下放心,臣省得怎么做。”

“对了,让杨松今日从荆州来雒阳,告诉他,朕在尚书台给他也留了一个位置。”

“啊?他?”张允没想到,刘琦居然也打算将杨松调入雒阳中枢,不过愣了半天之后,立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陛下英明。”

蔡勳谏言道:“陛下,孙坚乃是熊虎之徒,历来行事狠毒,无人敢制,当年讨董之前,他就敢杀南阳郡守和荆州刺史,实非等闲,如今陛下为了收拢孙坚,将扬州交付他保管,臣恐日后孙坚会割据一方,不听朝廷管辖。”

刘琦澹澹一笑,道:“孙坚是勐虎,这事我知道,只是曹操和袁绍乃是我的大敌,我若要征讨他们,孙坚那边就不能不安抚……如今我把他儿子留在雒阳,也算是人质,大家彼此制衡一下,不出乱子就行。”

“但如今孙坚已得镇西稻,长此以往,江南粮草不缺,孙坚岂非势力愈强?日后就是灭了袁曹,恐其也会成心腹大患。”

刘琦看向贾诩,道:“文和你觉得呢?”

贾诩捋着须子,慢悠悠地道:“陛下,先安抚孙坚,许诺扬州于他,是对的……至于今后,呵呵不碍事,只要陛下灭了袁曹,一统天下,他纵然反了,以扬州一地而抗全国,他焉有胜算?”

蔡勳摇头道:“可若起战事,终归还是劳民伤财啊。”

贾诩不急不缓地道:“到也未必,孙坚这个人轻而无备,为人乖戾嚣张,惯逞匹夫之勇,这样的人与当地的士族豪强恐难相处,早晚都会出事,或许他死不在战场上,但时间久了,说不定就会死于小人之手了,到时候危难自解。”

张允咧了咧嘴:“贾公,我不怀疑你说的话,但是……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小人?难道孙坚日后称雄江南,为朝廷心腹,咱们不想办法应对,天天烧香祭祖,求天底下出几个小人,帮咱们弄死孙坚?”

贾诩捋着胡须,一脸无奈地看着张允。

“大司马,祭天拜神,是变不出小人的。”贾诩无奈地摇头道。

“那这小人从哪出呀……”张允正滴咕着,突然之间,他精神一抖,似乎想到了什么。

“文和的意思,我明白了,祭天拜神拜不出小人,但我们可以自己去培养一些小……”

“嗯哼!”刘琦突然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怒目瞪视着张允。

这眼神只把张允吓得一哆嗦。

“这里是德阳殿,大汉皇宫,乃是王道正统之地!尔等能不能说点……正能量的?”

“陛下恕罪。”张允急忙拱手。

刘琦使劲用手指点着张允,气道:“你啊!都是当了大司马的人了!三公啊,说话的时候,这嘴……能不能有个把门的?记住,咱们这是大汉朝廷,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讲究个王道正气!”

“臣知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