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尚书台班底

与堂溪成会面一次之后,刘备在接下来的十几日又屡次前往皇宫觐见刘琦。

虽然没有人知道刘备与刘琦之间到底谈了什么,有心人能够看到的是,刘备每一次从皇宫走出来的时候,都是满脸的失落,甚至有的时候,他的脸颊上还挂着泪痕。

真的让人感觉他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这一日,刘备又从宫殿中失落的走了出去,路上碰见了前来觐见的贾诩,两个人彼此寒暄了几句,随后便各自奔着反方向离去。

进皇宫之后,贾诩拜见刘琦,然后向刘琦详述了一些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

最后,贾诩说道:“在荆州的诸葛亮和庞统,率众押解着孙策和周瑜,已经即将抵达雒阳,予以还有三日便可抵达。”

“诸葛亮,庞统,孙策,周瑜是么?”刘琦闻言微微一笑,打破:“重要的人物这是都抵达了。”

贾诩问刘琦道:“陛下,诸葛亮和庞统,在荆州之战可谓是立下了大功,他们两人又都是陛下的同门师弟,此番来雒阳,陛下可是要委以重任?”

“重任自然是要委的,但终归他们两个人还是太年轻了,还需多多历练,不能骤然许诺以高位。”

贾诩恍然地点了点头:“那依陛下之见,诸葛亮和庞统当委以何职?”

刘琦站起身,一边抻了抻懒腰,一边道:“尚书台留下的那几个人,我不甚满意,还得换上得心应手之人才是。”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

‘尚’是掌管的意思,汉朝有六尚,尚食、尚衣、尚冠、尚席、尚浴、尚书,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管吃,管穿,管帽,管睡,管洗澡,管文书。

打眼一瞅,就能看出来,管皇帝吃喝拉撒的人权力肯定就是那么回事,唯有这管文书的才是真正牛逼。

尚书台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办公室,为首的尚书令虽然只是秩千石,但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属于皇帝的贴身秘书与对外执行人。

这些人刘琦刚刚登基,还没有来得及换,特别是这个尚书令,乃是三独坐之一,至关重要。

曹操治政时期,荀或就是尚书令,权职重大。

“你说,让诸葛亮当尚书令,合适吗?”刘琦突然转头看向贾诩,笑道。

贾诩略一沉吟:“是不是太过年轻了一点?”

“年轻有什么不好?”

“恐难服众。”

刘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需要他服谁,他只需要对我忠心耿耿,就够了。”

贾诩叹息道:“只要诸葛亮过于年轻,若为尚书令,这尚书台的其他左官,怕是就都要换一换了。”

“那就把尚书台的人,全都换了。”

贾诩没曾想刘琦居然真的给尚书台大换血。

他犹豫地拱手作揖道:“陛下,尚书台的事务繁杂,可不是随便找些亲信就能任用的,非得是有真才实干不可。”

“所以啊,不光是诸葛亮,还有庞统……还是司马防的那两个儿子,司马朗和司马懿,都可以安排在尚书台,另外,从益州调张松来雒阳,也安排在尚书台内,还有南阳人李严,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还有荆州的崔钧,石韬,孟建等人都可以调来……还有那个周瑜。”

贾诩听到这不说话了。

只是大致听刘琦报了一圈人名,继续就能够看出,刘琦目下在尚书台安置的这些人,全都是青年俊杰,毫无疑问,这些人是被刘琦想要培养成下一代朝廷的中流砥柱。

而且,这些人都是各州精英,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代表了不同地域士族的利益。

毫无疑问,论及在北方士人的影响中,温县司马家比较大,但是荆州的诸葛亮,庞统,李严,益州的张松,扬州的周瑜也都是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势力,任凭司马家也无法坐大,当然了,荆州下一代的势力若想坐大,蜀中,河北,扬州的地域势力也会对他们产生钳制。

而且,在贾诩听来,刘琦适才所列出这些名字,好像没有一个人是不聪明的。

统统都是可独当一面的人才。

这些人,若是任用任何一个来主政国家,都或许在未来成为大汉朝堂的风向标。

但是刘琦把这些人统统聚拢起来,还安插在一个机构内。

让他们之间彼此携手共事,基本上不可能的。

基本没有人可以完全做到彻底出位。

不过……

贾诩有些疑惑地向着刘琦施了一礼,道:“陛下,恕臣多言,别人也就罢了,那个周瑜……他目下不过是一名囚徒,如何能入尚书台这等要地?”

“天下人才,朕皆可用之,周瑜是我大汉子民,只不过先前被孙氏所蒙蔽,误堕泥道而已,这一次将他召上京师,朕为的就是能够再给他一个机会。”

贾诩又问道:“原来如此,陛下高瞻远瞩,胸襟广大,能接纳天下英才,实乃大汉之幸。”

“文和,你适才在宫外,可碰到了刘玄德吗?”

听了刘琦问起,贾诩也没有隐瞒……主要是他隐瞒也没有用。

“回禀陛下,老臣碰到了。”贾诩坦率直言道。

“那你看刘玄德眼下的状态如何?”

贾诩沉吟了片刻,道:“陛下,恕臣多一句嘴,我看那刘备神态不愉,眼中无神,神色委顿,脸上似还挂有泪痕……陛下对他,是不是有些太过严苛了?毕竟,刘备虽是太傅的旧部,但昔日也曾多方面支持陛下,陛下是不是重新斟酌一下,起用刘备,臣觉得,这对陛下并无坏处。”

刘琦没有说话,他心中暗自盘算,以贾诩眼光之毒,竟也看不出刘备的真实情况,看来刘备这出戏演的的确是很到位。

“文和的话,朕会考虑的,回头诸葛亮等人若是到了雒阳,就由你代朕妥善安顿他们。”

“臣遵旨。”

……

少时,出了德阳殿,贾诩抬头望了望太阳,响起适才刘琦问起他关于刘备事,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当时在大殿内的回答。

嗯,应该是没有什么破绽的。

这年头,总是能够看透天子想法,可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看透了天子的心思,然后还让天子知道了。

接着,便见贾诩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迈步向皇宫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