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九百二十六章 软肋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九百二十六章 软肋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手下的将领们带着那一份份和袁绍勾结的书信,去往朝堂之中那一众大臣们的府邸。

面对这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证据,这些朝中重臣毫无疑问,都是收下了刘琦的另外一份礼物,而那些代表着‘罪证’的简牍,则是被他们笑呵呵的退回给了刘琦。

他们可以不要命,但不能不要脸。

其实,在与袁绍对峙的初期,荆州方面也有文武暗中通袁,都是刘琦麾下的直属将领。

但这些人跟刘琦眼下的实际利益并无关系,所以刘琦并没有找自己内部人的麻烦。

都是过去的事了,无所谓。

荆州内部眼下需要的,是更加团结的契合度,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凝聚力显得更加的重要。

故而,刘琦眼下针对的,只是朝廷中的重臣。

当然,这些朝中公卿,也不是各个都吃刘琦这一套,终有一些那么极特殊存在的人,不懂得变通。

对于这一少波的人,刘琦的手下们当然不会手软,直接用绳索绑了,带回去下狱受审。

卫士署的卫士都不是一般人物,他们不但拥有强大的侦查与刺探能力,同时这些年来,张允和徐庶也一直在培训他们另外一套本事。

那就是审讯!

这些冥顽不灵,不肯弃恶从善之流,正好拿来给卫士们练手。

……

五日后,德阳殿中,诸多重臣集中在德阳殿内商讨朝政要事。

刘协和王允去世后,天子之位悬空已久,朝中的领袖人物变成了刘虞和杨彪,如今刘琦又率兵返回,所有的政务,都要经过他们三人来进行实施。

但事实上,雒阳朝廷现在也没有多少政务。

荆州和益州在刘琦手中,河北在袁绍手中,中原在曹操手中,长安又被文聘率兵驻守,长安以西的广大地域等同于控制在刘琦手中……

就朝廷中枢目下所能够管辖的这一丁点地域,能有多少鸟事?

今天也一样,朝廷的公卿们齐聚德阳殿,尚书台将诸多事宜一项一项的向着在场的诸公们诉说着。

然后再由众人商讨一下,最终由刘虞和扬鞭,伏完,司马防等一线重臣商讨解决。

本来刘虞是希望刘琦也能够参与进来的,但刘琦每次只是旁听,一句话也不说。

刘虞心中虽然纳闷,但也不好过多言语。

今日的朝议基本没有坚持多长时间,主要也是没有什么大事可谈。

朝议过后,刘虞看向在场的公卿,笑呵呵地问道:“诸公,可还有何事要说么?”

议郎吴硕站了出来,对刘虞和杨彪道:“臣有事要奏。”

刘虞伸手道:“吴议郎有何事,请讲。”

吴硕清了清喉咙,朗声道:“先帝崩殂,朝中无主,万民无根,四海人众皆翘首以望,期新君临朝治理天下,如今距离先帝逝世已过百日,新君依然不得立,如此迁延下去,天下岂不大乱?还请太师,太尉早定大事!”

杨彪闻言,面色骤然一变。

他不敢相信地看向吴硕。

谏言立帝这样的大事,他不跟我商量,如何就敢在朝堂上私自上谏?

吴硕并没有看向杨彪,或者说他没有直视杨彪。

他只是一脸大义凛然的在那里站着,毫不畏惧。

将作大匠吴修也站了出来。

“眼下天下时局利在诸豪,而不在我朝,袁绍大军刚退,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四海困穷,王纲不立,天子的大位在这么空下去,万一袁绍或曹操从地方选一宗亲强立为帝,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太史令单飏站了出来,大声道:“前将军德披天下,功盖寰宇,董卓和袁绍等逆贼,皆败于将军之手,如今能够挽救危局者,非前将军不可!”

很快,响应单飏的一众臣子们都站了出来,他们高声呼喝道:“非前将军而不可担大位!”

“非将军不可!”

“将军若不登基,则天下休矣!”

刘琦长叹口气,无奈道:“诸公如此信任刘某,琦感激不尽,只是……”

顿了顿,便见刘琦站起身,拱手道:“严君在堂,慈母音容依旧,恕琦不忍抛弃先人……这皇位,还请诸公另请高明吧。”

少府田芬站了出来,道:“君侯如此忠孝,为了父母恩情,宁愿放弃帝位,此等大仁大义之君,天下还有谁能相比?”

大司农张义道:“不错!我等诸人,值此时节,若是还要强迫前将军抛祖弃宗来继承这大汉天子之位,千百年后,后世之人又该如何评价我们?这不是误国作孽嘛!”

“不错!”

“一切当以国家为重!”

“君侯忠贞孝义,实乃天下楷模也!”

杨彪适才本来想站出来说两句的,但乍一见一众臣子居然都这般凶悍,而且放眼望去,朝野百余名有资格参政的臣子,最少有七十多个人都站出来,强烈的要求刘琦继承大位。

这在刘琦刚刚入京的时候,是杨彪根本无法想象的。

那个时候,朝廷中的士人群体,基本都是维护宗庙汉统的,大家的心很齐,可谓一致对外。

但是如今再看看……

这满朝上下的声势,一殿臣子公卿,几乎有八成都成了刘琦的臣子。

而且这还会只是今日前来上殿议事的朝臣,还有那些没有来殿上的官吏数百人,那些人眼下又是个什么风向?

杨彪面色一沉,似有意言站出来说话,但还没等动,就发现自己的袖子被拽住了。

马日磾在他身后抓着他的袖子。

“人心所向……不可抗众啊。”

杨彪苦笑道:“这是人心所向吗?自打王子服和种缉的事情出了之后,这些人就全都变了,这当中的猫腻,难道公还不明白?”

“明白又如何?不明白又如何?这朝堂上的事,本来就是彼此制衡的,如今他已经把天秤压到了他那一边去,你这边又无砣,单凭一张嘴。又如何跟他抗衡呢?”

“符宝郎何在!”

有臣工已经在高声呼和符宝郎,似乎恨不得让他立刻将玉玺交给刘琦保管。

但刘琦却摆了摆手,再次向众人施礼道:“诸公厚意,琦尽知,只是琦愚钝,执掌天下恐误大事,万万不可受也。”

说罢,一边笑一边向着德阳殿外走去。

但诸臣却不放过他,一个个急忙跟上去,堵着他请求刘琦一定要接掌帝位。

刘虞捋着笑容看着刘琦的背影,没有和那些臣子们一样追过去捧他。

刘和迈步走到刘虞的身边,低声问他道:“父亲,朝中诸人皆已经是变了口风,伯瑜如何还是不肯答应他们?”

“呵呵,这你都不懂?”刘虞无奈地看着他这个儿子。

刘和疑惑地摇了摇头。

刘虞随即伸出三根手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