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八百六十一章 诸葛亮行动

一听‘荆州要乱了’五个字,孙策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变的有些亢奋。

虽然他不知道个中的内情,但话既然是从周瑜嘴中说的,那就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周瑜的机智不在庞统和诸葛亮之下……至少这几个人应该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诸葛亮和庞统能够看出刘琦眼下有对付蒯越的意思,周瑜怎么可能会猜不到?

特别是当前线的探子向他汇报,说是蒯越在临离开荆州之前,曾将刘琦的师弟庞统禁足。

而据说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位师弟,是刘琦在离开荆州之前,特意留下辅佐蒯越治理南郡的。

至于刘磐北上,按照周瑜的估计,想来应该是刘琦估计找了个借口调走了蒯越和他手下的兵将之后,特意从长沙将他调遣回来的。

周瑜想通了个中关键,随即向孙策进行了解释。

孙策听完之后,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信了。

因为他相信周瑜的眼光。

只是孙策不明白,刘琦要从荆州望族手中,彻底收回南郡的主导权,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个时候。

周瑜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方才慢慢道:“依照瑜看来,刘琦之所以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在这个时机动手,还是因为他原先没有合适的理由调走蒯越,同时原先荆州的周边并不安全,不宜进行内部整治,但是如今袁绍兵多将广,再加上刘琦认为我是个无用之人,不会威胁到荆州的安全,因此才敢如此行事。”

孙策闻言,哈哈大笑道:“但是刘伯瑜做梦都想不到,周郎乃是不世出的俊杰英才,你自打见了他的面之后,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蒙蔽他而做的假象而已,待长沙和襄阳一旦都失守后,他再想通这件事,怕是就晚了。”

周瑜淡淡一笑,道:“希望如此……不过这对于我军来说,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能攻克襄阳,同时又能拿下长沙。”

孙策急忙道:“咱们当如何行事?”

周瑜起身来到舆图之前,在上面仔细地看了一会,道:“眼下之计,不外乎分兵两路,一路攻打长沙,一路公偷袭襄阳。”

孙策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你我分兵行动?”

周瑜轻轻地点头道:“不错,咱们分兵而动,我往南郡去,伯符你去长沙。”

……

连续几日来,诸葛亮都在襄阳城中待的寝食不安。

明明知道荆州南北马上就要有大事发生,但偏偏他又一点忙都帮不上,同时还不能走漏消息,端的是如坐针毡。

就这样整整等待了半个月,突然有一日,有人悄悄的来到了诸葛亮的宅居的的房门前,推开的他家的院子。

来人是一名卫士署的卫士,他为诸葛亮送上了一封刘磐的密信,上面说请两日后的深夜子时,协助打开襄阳南城的城门。

诸葛亮在见到这封信的时候,真是感觉哭笑不得。

依他目下在襄阳城的情况,怎可能打开城门?

他根本没有兵权啊。

当他把自己的难处对那名卫士说了之后,卫士并没有回答。

说来也是,卫士署的卫士职责只是负责侦查和汇报,但具体该如何行事,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那名卫士向诸葛亮禀报说,刘琦在临走的时候,给予了诸葛亮留襄阳附近的卫士署卫士的调度权力,只要诸葛亮愿意,南郡之地的所有卫士都可以听从他的调遣。

卫士署在荆州属于一个比较神秘的组织,他们能够查探各种情报,同时对荆州大下各级官员都能够进行调查,而且行事作风严密,很难找到他们的破绽。

当然,除了善于打探之外,卫士署还有一项本领少有人知,那就是刺杀和暗杀。

自古以来,精于探查信息者,大部分必然都是有着一定觉悟的死士。

诸葛亮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犹豫了一下,随即问那卫士道:“我若是要用你们卫士署中人,当如何用之?”

那卫士拱手道:“只需联系属下便可,至于如何联系属下,我一会自会对先生说明。”

诸葛亮沉思了一会,点头道:“行!”

……

在收到了刘磐的信之后,诸葛亮随其前往襄阳城内——去拜见一个人。

那个人,也是荆州的一名望族士人,昔日也曾得到刘琦重用。

这个人,就是马玄。

马玄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宜城马氏一门的家公,昔日也曾备受刘琦和蔡瑁看重。

他青年得志,前途不可限量,本该大展宏图——但今年,他却遭到了人生的重大意外。

马玄生了一场重病。

会死的病,医不好。

即使是张仲景,也治不了他。

这就是古代人的悲哀。

在这个医疗卫生水平极低的社会状况下,不论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力壮的人,都有可能被病魔夺走生命。

而现在的马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他虽然年轻,此刻却是时日无多了。

马玄满脸苍白,虚弱的躺在床榻上,旁边放着一个铜盂,里面隐隐的能看到他因为咳嗽而吐出来的血迹。

马玄与诸葛亮见过几次,对这个少年印象深刻,同时也知道他是刘琦的师弟,前程远大,故也是与他倾心结交。

哪曾想,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一下子就大限将至了……

“咳、咳咳!”

马玄使劲地咳嗦着,从肺腔中发出空洞的咳嗽声。

少时,方见他回过气来,无奈地长长叹息。

“唉,诸葛小弟,马某恐命不久矣,多谢你这个时候,还能来看我。”马玄嘶哑着对诸葛亮道。

好端端的一位俊才被病魔折磨到了这个程度,这让诸葛亮感到异常的难受,心里有些发堵,直感到生命无常。

“伯常兄好好养病,会好起来的。”

马玄苦恼地摇了摇头,道:“难啊,难了……我都已经这个样子了,又如何能好的起来?唉,生死有命,我倒是也能看开了……只是我放心不下,我死之后,马氏一门恐将衰落,我四个弟弟都还年轻,如今二弟和三弟出仕不久,职位不高,若是我死……日后他们的前途,却又在何处,我心中实在是放心不下……放心不下啊。”

诸葛亮听了马玄的感慨,心中很是不忍。

他安慰道:“伯常兄何必如此悲观,你马氏一门皆为高才,日后定是满门英杰,马氏一门也绝不会落没。”

马玄苦涩一笑,摇摇头没回答。

不多时,却听他慢悠悠地开口道:“诸葛贤弟,你今日来此,只怕不是仅仅只要看看我这么简单吧?有什么事,就明说吧,不用藏掖。”

诸葛亮见马玄说的这般直接,颇有些诧异。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

通过跟马玄的几次接触,再加上对此人过往的一些了解,诸葛亮知道,马玄是个明白人。

自己今日登门拜访,马玄多少也能猜出点来。

“听闻伯常兄之弟……仲常兄,现任襄阳城门令,不知可否帮小弟一个忙?”

马玄微笑道:“你该不是想引外敌入襄阳吧?”

诸葛亮闻言,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摆着手道:“断然不会。”

马玄长叹口气:“终于啊,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了……其实也是,从打君候占据了益州,并摊税入田,我就知道,这个时候早晚会来的……咳、咳咳!”

诸葛亮急忙拿巾帕去帮马玄擦嘴。

马玄却是摇摇头,不让诸葛亮碰他,终归他还是有自己的尊严的。

待咳嗽的差不多了,马玄方才叹道:“说吧,你是想引谁的兵进城?”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道:“亮与君候同门,伯常兄觉的我会引谁的兵来?”

“哈,哈哈,哈哈哈!”马玄发出一阵空动的笑声:“唉,君候啊君候,你是终归不肯给这些襄阳望族一点出路啊。”

诸葛亮闻言,道:“不是君候不给出路,只是原先天下诸族索取的太多,君候只是拿回那些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马玄笑呵呵地摇了摇头:“这天底下哪有什么是真的属于谁,又有什么是不属于谁,不过都是我们自行决定的。”

说罢,却见马玄冲着外面的仆人道:“带我四弟和五弟来。”

少时,两个不到十岁的少年被带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这↑我的两个幼弟,四弟马良和五弟马谡……你们两个,可快见过诸葛兄长。”

马良和马谡一起向诸葛亮作揖问候。

诸葛亮急忙起身还礼,随后疑惑地看向马玄。

马玄虚弱地道:“诸葛贤弟,我可以帮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伯常兄请说。”

“马家,还有我这两个幼弟,就拜托给你了……你是君候的师弟,还是他特意让陶商从徐州带来的,如无意外你以后定将前程远大……弟若有成就,还请莫要忘了我今日相托之情。”

诸葛亮转头看了看两个小子,认真地思虑片刻,郑重地对马玄道:“伯常兄放心,你的弟弟就是我的亲弟,亮尽力而为。”

马玄听了这话,虚弱的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