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计皇帝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计皇帝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郭嘉送走了郭图之后,曹操针对当前的局势,又做出了下一步的行动,即暗中派出使者,悄悄前往雒阳,向朝廷告罪。

告罪的理由不是说他曹操借道给了袁绍,而是他眼下为了应付袁术,实在是军力不足,不能有效的守护辖境内的口岸,导致袁绍的大军通过兖州境内的渡口南下,给朝廷方面造成了压力,他曹操有罪,请朝廷方面对他做出惩处。

当然了,朝廷方面惩罚不惩罚他没有意义,而且曹操已经放低了姿态,朝廷若是对他予以惩处,眼下既没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将战局彻底激化。

特别是曹操的使者还对朝廷方面表示,现在的曹操现在正极力对抗着袁术和孙坚,一旦曹操的防线在中原被突破,那袁术和孙家就会进入黄河中流地域,那对这场战事的影响不知道又会到达什么程度。

袁术和袁绍一样是袁门中人,虽然两人不和,但在天子眼中,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更加不能放任袁术轻易北上。

如此一来,曹操就算是平安的渡过了这次难敌,对外宣传没有协助袁绍,但实际上也让袁绍无法责难于他,更得到了朝廷的安抚。

曹操派使者前往雒阳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贾诩。

他在第一时间暗中私下见了李儒,见面地点还是在南城外的山上。

“又找我作甚?”李儒见了贾诩,直接没好气地道:“我最近很忙,屡屡被天子和王允召见,你暗中会我,一旦有失,恐你我两个人的项上人头皆不保矣!”

贾诩听了李儒的责备,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淡淡一笑,随口道:“文优目下,可真是当今的红人啊,谁都着急见你。”

很明显,这说的是反话。

“贾先生冷嘲热讽的,难道不怕李某人叛变?”李儒的表情很明显有些不愉。

“不闹了。”贾诩摇了摇头,道:“不过你也知道,老夫既然敢找你来,那就绝对是有把握不让任何人发现的。”

李儒哼了哼,没反驳,他心中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见了贾诩,下意识的就想跟他抬杠。

或许在李儒心中,总是在潜意识中嫉妒着这个老头子吧。

“找我有什么事?”

“最近天子和王允,找你找的似乎都挺频繁……特别是王允,看这架势,对文优的态度似乎有所改观。”

李儒哼道:“改观又如何?我又岂会因为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屈膝奉迎于他?若如此,日后早晚都是个死!”

“这就好。”贾诩赞赏的额首:“曹操派使者暗中来雒阳请罪的事,你知道吧?”

“当然知道,呵呵,这一手倒是挺绝,可谓两面讨好得利,计策看似简单,却让人无法找出破绽。”

贾诩捋着须子道:“老夫对曹操的用兵和机谋也算有些了解,此人乃是雄才,但这次的计策似不是出自他手……背后定有高人相助。”

“李某人听说,颍川荀氏的荀彧,目下正在曹操麾下,莫不是此人献计?”李儒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贾诩不置可否:“是不是荀彧,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现在身边有一个或是两个眼光不在你我之下的人,如此就好办的多了,老夫就怕他身旁没有这样的能人,都是愚钝蠢夫,那就不好弄了。”

李儒有点没太理解贾诩的意思,但贾诩也没跟他多做解释。

“你帮老夫个忙,下次见到天子,向陛下谏言,可用曹操为外援。”

“用曹操为外援?”李儒闻言啼笑皆非:“你这是要引虎入宅?自取其祸?天子若用曹操为外援,那前将军那边,你如何解释?”

“不需解释,前将军已经将雒阳诸事全权委托给我,他只管前线的袁绍,其余一概不问。”

李儒闻言,吃惊地长大了嘴巴。

刘琦对这个老家伙,居然这般的信任?

凭的是什么?

贾诩并没有管李儒此刻心中是怎么想的,自顾自地道:“你且听老夫往下说……”

……

两日后,天子果然又寻了个由头,暗中将李儒召进了宫中,向他询问一些王允的近况。

李儒虚虚实实,略有甄别的向天子汇报了一番之后,随即向天子谏言,说是眼下雒阳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祸事,值此非常时节,天子应该分化袁氏力量,并拉拢外援,用以增加自己的筹码。

刘协听了李儒的谏言,颇感兴趣。

朝中之人,那些重臣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向刘协进献这样的阴暗诡计,说的一般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刘协纵然想做些事,但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商量。

“李卿有何高见,但说无妨,说的对与不对,朕都赦你无罪。”

李儒言道:“朝中士族和吕布一系,以王太傅为首,张辽刘备等人以太师为首,两方彼此制衡,相比于太傅,陛下更信任太师一些,同时也是因为太师是宗亲,另外太师身后还站着一位前将军,势力雄厚……但相比于王允,太师的声名极高,而前将军更是坐拥半壁江山,他们在宗亲中的势力和声望,已经远超陛下,这一点想来陛下自知。”

这话说的不是很好听,但却清清楚楚的戳中了刘协的软肋。

“那依你之见呢?”

“当此时节,陛下当寻一支外援,用以做位奇兵……自古以来,那些雄才大略的圣君帝王,身边从无从一而终可信臣子,只有左右权衡,多谋派系,相互制衡,才是圣君之王道。”

“王道,王道。”十五岁的刘协听了这两个字,眼中不由放光:“那李爱卿且说说,以今时今日之局势,当用何人为外援?”

“陛下,那位外援不是前几日就向陛下表示过臣服么?”

“前几日?”刘协认真地琢磨了一下,接着恍然道:“你是说……曹操?”

“对。”

刘协犹豫地道:“曹操?他可是袁绍那边的人。”

“原先是,可现在不是了。”李儒对着刘协作揖,沉声道:“若曹操当真是袁绍的死忠,为何又专门派人来雒阳,向陛下禀报袁绍在兖州南渡之事?这说明,曹操已经对袁绍存了狐疑之心,不想跟着袁绍在干了,当此时节,正是陛下借机向曹操示以招揽的大好机会。”

刘协闻言犹豫道:“可行么?要知道,董卓当年可就是被何进从外藩召入京师,因而导致京师大乱,江山倒悬。”

李儒摇头道:“陛下放心,眼下的局势和当初完全不同,董卓昔日的西凉兵何等强悍?况且曹操出身高门,断然不会行董卓那般的虎狼之事,而且他还是宦官之后,论及出身也难以得到大部分门阀的支持,非得有陛下站在背后替他撑腰不可,再说了,当初董卓入京,何进刚死,京中兵马无人统一调配,让人钻了空子,而如今雒阳有太傅和太师作甚,又有吕布和刘琦两人掌兵,曹操对他们只会起到制衡的作用,断然不会形成大祸,此时局与彼时局根本无法相比……更何况,陛下若是召了曹操,也可断袁绍一臂,何乐而为不为之?”

李儒能言善辩,年轻的刘协自然是被他说得有些意动。

不过他毕竟不是那种莽撞的孩子,沉默了少许之后,方道:“容朕细思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