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八百三十八章 袁与刘的问题

刘备听了刘琦的话之后,心中对于这场战事的走向,大概有了个数。

他冲着刘琦拱手道:“将军……末将有话要讲。”

刘琦轻轻地抬手,微笑着按下了他的拱手的拳头。

“玄德叔父莫要如此,你我之间,若无外人在,但以叔侄相称即可,我原先应该跟叔父提过此事吧?”

刘备心中叹息道:提是提过,问题是我那时以为你跟我客气客气……不曾想你是真不客气。

随后,却见刘备笑道:“伯瑜如此赤诚相待,备心中甚是感激。”

“叔父,你可有什么疑问?”

“有。”

“请明言。”

刘备清了清喉咙,信誓旦旦地道:“伯瑜,袁绍兵马如此之多,按道理来说,急于寻求破敌之法的人,应该是我们,为何你反倒是觉得,要徐徐图之呢?”

“叔父不愧是精通兵法之人,这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刘琦露出了赞赏的表情,突然问道:“叔父,以你之见,袁绍的兵马战力如何?”

刘备细思片刻,方道:“袁绍之兵,皆河北之士,燕赵之兵,自古身材高大凶狠好斗,更兼幽州和并州之兵多年来与匈奴和鲜卑杂居,平民之中亦多有通婚,生下的孩子皆有胡人血统,善战都狠,袁绍又有战马无数,其部可说是战力极高。”

“正是如此,更兼他们人多,我们就算是要急战,但面对这支人数两倍于我们,同时战力又极高的军队,又凭什么能够急胜?”刘琦道:“条件摆在这,我只能是缓打。”

刘备叹息道:“正是如此,伯瑜之言甚善。”

“且若要比粮食,我荆州益州自打种植了镇西稻种之后,便已经成为了天下粮仓,我们的兵马虽然不比袁绍少,但论及粮食,却远远超过袁绍,这也是我敢跟他打长久战的原因。”

刘备拱手到:“针对此一点,刘某人倒是有不同的见解,还望伯瑜悉知。”

自打认识刘备之后,刘琦很少见到对方反驳自己的意见,眼下见他一反常态,心中自然有所重视。

“叔父有何高见?”

刘备认真地道:“伯瑜,不是刘备过于小心,只是论及粮草的产量,河北或许远不及南方的收成那么多,但冀州在伯瑜你找到镇西稻种之前,便是天下粮仓,粮秣辎重昔日也曾是天下之最,纵然袁绍的后继之力不如伯瑜,但也绝不会短,你要是与他拼粮食,只怕最少要坚持一年乃至于两年以上……可是一旦时间太长,北方气候便冷,你南境的士兵能否长时间在此坚持,也是一个未知之数,你还需三思才是。”

刘备的话,提醒了刘琦。

不错,自己现在的粮草是丰足,不怕与袁绍打持久战,但袁绍的粮草也很充足,这样一来二去,双方就很有可能形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但北方的的天气,一旦进入寒冬,自己麾下都是南方士兵,这水土不服的情况,还需考虑在其中。

刘琦冲着刘备拱了拱手,到:“多谢玄德叔父指教,刘琦心中有数了。”

“岂敢,岂敢。”

……

回了自己的营寨,刘琦将适才刘备的担忧向荀攸和徐庶等人作出了一番讲述,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毕竟,让他使用以拖延为主的战略,是荀攸谏言献策的。

听完刘备的意见之后,荀攸并不着急,他笑呵呵地道:“刘备能向君候献策,通过此事倒是能够看出,他确实是与君候一心同体,不过君候放心,依照在下愚见,眼下试值初春,我们纵然与袁绍拖延交手,但时机也绝对拖不过一年,只要我们能够挺过今年秋季,袁军必有隙可寻。”

听了荀攸的话,刘琦在一瞬间顿时便来了精神。

“愿听公达高见。”

“不敢。”荀攸清了清喉咙,恭恭敬敬地道:“君候有粮,袁绍也有粮,但君候与袁绍,两者有粮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君候有粮,是因为有粮种,再加上摊丁入亩之政,凭借时势一举凌驾于众豪强之上,君候手中的粮食,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实打实的税收……而袁绍所占据的河北四州的粮草,虽也是税收得来,但中间却还有旁人的支持……毕竟河北的口算,得有一大半进不得库府。”

刘琦一下子回过神儿来,他大概明白荀攸的意思了。

荀攸继续到:“河北四州,历来都是大汉重镇,但同时那里也有最强的门第关系……君候可还记得,三互法初立之时,何处最难定?”

刘琦叹道:“自然是幽州和冀州……”

当年,桓帝时期,朝议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乃至两州不得对相监邻。

这么一弄下来,最后每次选拔冀州和幽州的官员都最难,逾月不定。

实在是冀州和幽州这两地的望族与豪强的人数太多,家族渊源最为久远,多少年来盘根错节,几乎在各州层层都有关系,选不出人来。

冀州富有富的道理,越富的地方,权贵自然也就越多。

而权贵越多的地方,田地自然也大部分集中在他们手中。

田地在他们手中,口算他们却不会为附户承担,附户耕种一年收成本就有限,交自己的口算都成问题,更何况是被豪强隐匿出来的?

一来二去,谁的损失最大?

不管是郡署或是黔首,反正轮不到望族。

如此,望族手里有粮,而且数目远超郡署的仓禀。

“公达的意思是说,袁绍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他背后的门阀为他供应的,是么?”

荀攸笑道:“袁绍靠的,不就是这些人起家的么?凭借四世三公的名头,在河北招揽凝聚到了大汉朝最强大且有势力的一批望族,袁绍得到了他们的支援,不论是兵马还是军械,再或是粮草,都可源源不绝,但同时,这些望族也有自己的利益,他们支援袁绍也不能是白白支援……迁延日久,耗费的不光是袁绍的粮草,还有这些人对他的耐心,以及袁绍与他们之间彼此的信任,这些都会产生问题,君候认为是也不是?”

顿了顿,荀攸点题道:“拖延到最后,袁绍要面对的问题,一定远超我军的问题,水土不服跟袁绍那边相比,都是小事情了。”

刘琦眯起了眼睛,良久之后道:“不论如何,先制定战略,打下袁绍在南岸的几处渡口再说……试试袁军的斤两和实力。”

……

次日,刘琦随即下令,命令吕布去进攻张郃所在的昭县。

另外,他派遣张辽配合徐荣去进攻沮授所在的程阳,而他自己则是伙同刘备来取文丑的所在的乌口。

刘琦给另外两处地点下的命令是,不用强行进攻,只要虚张声势,拖延对方即可。

在他看来,张郃和沮授在正常状态下,是根本打不下来的。

乌口的文丑虽然兵马极多,势力强劲,但本人在性格上有些缺陷,要突破自然要先从文丑这边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