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八百二十五章 袁绍的计谋

年关过了之后,从交州和益州传来了前线战事的消息。

黄叙此刻已经攻入了南海郡,同时得到了士家的全力抵抗,两军在南海郡展开了激烈交锋。

而刘琦派遣往朗陵拜会李通的刘晔,也已经返回了。

果然如贾诩和刘琦所料的,李通对刘琦的招揽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虚与委蛇的应对。

至于益州方面,张任势如破竹,连续攻破了三家反叛的地方豪强,几乎是逢战必胜。

看来益州的内乱,很快就可以平定了。

与此同时,雒阳方面,刘协派人给刘琦送来了一份重要的消息。

“袁绍上书朝廷,是想向陛下请令封赏对抗鲜卑和匈奴的将士?”

来襄阳向刘琦传达天子口信的人,乃是议郎吴硕。

他向刘琦拱手道:“是啊,袁绍还列出了一份多达百人的名单,并在后面列明了功绩,这其中最少的都是能够斩首百人以上,率兵独立战败鲜卑和三王部的战将多达三十多人,合计攻杀鲜卑和三王部不下三十万……”

“纯属放屁!”刘琦冷笑着拍了拍桌案,不满道:“鲜卑和乌桓本来就是他姓袁的招入汉境的,如今他装模作样的让对方撤兵,然后稀里糊涂的派兵佯攻几阵,随便报几个虚数,就要到朝廷邀功?面皮委实太厚。”

吴硕苦笑道:“事儿确实是这么个事儿,但河北之地,目下是袁绍一家独大,鲜卑和乌桓的事情,本来就是众人的猜测,根本无法证实袁绍确实勾连外族……眼下对于天下人而言,他袁绍就是平叛英雄,若不封赏,恐落人口实。”

“这年头,好人反倒是会落人口实了?”刘琦嗤笑一声:“况且袁绍如今已经是大将军了,他还要封赏,陛下能敕封他什么?把皇位让给他坐么?”

吴硕叹道:“所以,陛下才专门派吴某来荆州,向将军讨个方法,看看如何应对袁绍。”

“王太傅和刘太师针对此事是如何想的?”刘琦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而是先询问朝中那两个老家伙的意见。

吴硕言道:“太师和太傅一致言,不予封赏。”

“我也是这么觉得。”刘琦冷冷道:“姓袁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这大汉朝的朝廷,当真是他囊中之物不成?”

吴硕见刘琦说的肯定,随即道:“既如此,那吴某这心中便了然了,待回京之后,吴某自会向陛下禀明的。”

刘琦哼了一声,缓缓地向下坐去。

当他坐回到原位的时候,刘琦猛然想到了什么!

“吴议郎稍等。”刘琦突然抬起头,眉头深深皱起,脑海中来回过滤着一些杂乱的信息。

“君侯有何要事?”

刘琦皱着眉头看向吴硕,低声道:“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清君侧?”

吴硕没想到刘琦会突然问起这个事来,顿时大为不解。

他疑惑的向着刘琦拱了拱手,道:“吴某虽是今文学子,却也知晓《公羊》中有言——逐君侧之恶人是为清君侧……君侯言此,不知用意何在?”

刘琦轻轻地点了点头,又问道:“如果你是袁绍,想要寻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向雒阳进兵,你会用什么理由?”

“这个……”吴硕闻言急忙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这个问题未免也太忌讳了些,让他怎么答啊?

若真是答出来,岂不证明自己原先曾思考过如何谋反么?

眼见吴硕那局促的样子,刘琦也有些反应过来了。

是自己问的有些不太对。

和这些朝廷中的天子近臣,有时候在沟通方式上需要讲究一些技巧。

毕竟他们都是常年在最高政治中枢混迹的人,对言语和政事的敏感度很高。

“吴议郎莫要误会,刘某的意思是你觉得,太师与太傅若是驳斥了边境军功的提案,袁绍会不会借由清君侧的名义,南下雒阳?”

吴硕闻言顿时一惊。

“这?他,他袁绍焉敢造反?”

刘琦笑着摇了摇头:“您觉得他现在就不是在造反了么?”

吴硕闻言顿时一愣。

刘琦对他道:“吴议郎,袁绍现在实力愈大,一旦让他入京,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董卓,只是现在他没有一个合适的名义入京……袁绍如今已经位至大将军,再擢升还能升到哪去?他身为世家名门,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这次请功有些蹊跷。”

吴硕郑重道:“君侯所言,吴某明白了,吴某这便返回雒阳,向陛下和太师、太傅禀明此事——陛下没有看错,幸亏吴某来此问了君候,不然……唉!”

刘琦对他道:“吴议郎千里迢迢的来荆州一趟,还是暂且安歇两日,刘某让人领你在襄阳好好转转。”

吴硕苦笑着道:“本来不应拒绝君侯美意,但事情太急,一刻不容耽误,吴某只能是谢绝君侯好意了。”

刘琦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留吴议郎了,这样,我派人为您准备快马和干粮肉干,还有我为天子进献的礼品,还请吴议郎为我一同带回去。”

吴硕一个劲的点头道:“行,行……多谢君候厚意。”

刘琦喊道:“来人啊,让张允和杨松前来,替我为吴议郎送行。”

厅外的荆武卒领命而去。

随后,便见刘琦对吴硕笑道:“刘某公务在身,不能亲自招待议郎,我让我麾下的中郎将和掾史,代替刘某为议郎安排诸事。”

吴硕见刘琦安排的这般周到,急忙拜谢。

张允和杨松这对谄臣组合目下在刘琦麾下也组成了一个势力……

得知刘琦让他们去负责替自己安排吴硕后,张允和杨松就明白了刘琦的深意。

两个人对议郎吴硕的归程,好一番安排,又是送车又是送马,又是派人沿途护送,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代替刘琦给了吴硕本人不少的好处。

毕竟是上面来的人,刘琦身份在那里,不好亲自赠送财货,所以只能委托给张允和杨松本人。

术业有专攻,刘琦知道这两个人一定会把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在送礼行贿这块业务上,荆州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他们俩做的更好。

议郎吴硕带着刘琦满满的诚意北归了。

他不但自己收获颇丰,也为天子带去了大批的财货,同时还将刘琦的顾虑转达给了天子。

天子在得知了刘琦的转达后,心中大概有了数。

他立刻将刘琦对袁绍的顾虑转达给了王允和刘虞,让他们仔细研究,针对袁绍为北地将士们请功的事,究竟该如何处理。

同时,他又向吴硕询问了刘琦在荆州的情况。

收了刘琦好处的吴硕,自然是向天子大加赞赏刘琦,并肯定了刘琦对朝廷的忠心。

刘协听了之后,感慨道:“天下诸臣,可信可亲者,非朕之皇兄莫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