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妥善的安排

刘琦送走了孙坚之后,依旧是留下刘磐和太史慈两个人驻守在长沙,负责防备东吴,他则是率兵北上,率领各部兵马返回襄阳。

蜀中方面,因为摊丁入亩的事情,最近也是叛乱激增。

刘琦事先曾留满宠在蜀中整治豪强和吏治,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平稳期,但如今蜀中的叛乱再次增加,使得刘琦不得不继续向蜀中调遣兵将。

最终,他决定派遣张任和严颜代表自己,进入益州,负责协助满宠平定当地叛乱。

安排了后,刘琦便率领剩余的大军,北上复还襄阳。

寒冬已至,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到来了,也是时候让三军将士们放个假,开个小差,猫个好冬了。

毕竟,来年还有更严峻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回道襄阳之后,刘琦便让手下人列出了一份名单,同时还列出了荆州,益州以及凉州三郡目下各州的兵马数量和各营建制,为来年的大战做准备。

“荆州和益州是根本,就算是北上与袁绍作战,也不能大意,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兵将作为防御,不然就算是前方的战事打的再顺畅,后方的老家一旦被抄,则完事皆休。”

“而且不论是益州还是荆州,都需要留下信得过的大将带兵,才能够应付所有的突发情况。”

刘琦沉思许久之后,最终决定,让汉中郡的文聘,负责统筹益州所有的军务。

文聘是自己起家时的亲将,忠心程度自不必说,而益州内的豪强们叛乱,凭他的能力,绝不会有人会是他的对手。

最不济,南中那边还有刘表帮他撑着。

另外,有满宠在成都,他们两个人一内一外,也可以遥相呼应,如今的汉中被文聘建设的固若金汤,再加上北面的关中之地,是朝廷的地盘,蜀中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问题,没有人有能力打得进去。

当然,内部的叛乱还是要重视的,等张任和严颜平叛万这一波叛乱之后,刘琦决定将严颜留下协助满宠和文聘,只调张任回来。

另外还有张绣目下也在益州东部,他也可以成为文聘和满宠的一大臂助。

益州现在的状态,基本上就是与世隔绝,不用操太多的心,而关键问题还是在荆州这方面。

荆州,比益州发展的迅速,发展的时间也长,但却没有益州那样与世隔绝的天然屏障。

袁术和孙坚虽然都与自己联合了,但刘琦心中跟明镜儿似的,他们一定还是对荆州垂涎三尺。

怎么防备他们,是个问题。

江夏的魏延,不能撤走。

长沙的刘磐和太史慈,也不能撤走。

襄阳这边还需要一个总揽大局的人。

蒯良倒是很合适,但是如今他大病缠身,只怕撑不起大事。

而蒯越这一趟需要跟在自己的身边。

如此襄阳这边,应该让谁来呢?

刘琦首先想到的,是张允,蔡勳……或是从宛城那边把李典调回来。

但随后想想,似乎是有些不妥当。

李典是兖州人,这次北上说不定还有用得找他的地方。

至于蔡勳和张允,说实话,刘琦心中有点不放心。

具体应该找谁呢?

就在刘琦认真考虑的时候,张允急匆匆地来到了厅中。

“末将张允,拜见君侯!”

刘琦从沉思中抬起了头,道:“什么事?”

张允急忙上前,将两份缣帛呈递到了刘琦的桌案上。

“东吴新任的陆口镇将周瑜,派人给君侯送信,并奉上礼品,以谢前番君侯相助之情,这是礼单和周瑜的信。”

刘琦听了之后,颇感诧异。

“长江沿岸驻地原先负责领兵的东吴战将是何人?”

“启禀君侯,是东吴的大将黄盖。”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撤了黄盖这名老将,把周瑜给换上来了么……”

张允喜滋滋地道:“这代表我们这次演武成功了!江东之人惧怕我荆州军之威,不敢再对荆州有所图,将那些善战的宿将都换了下去,反倒是让周瑜这个年轻的主和派来统兵,摆明了就是向君侯示好,荆州之东,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兄长看来,孙坚把周瑜换成守卫西面的守将,是对我们示弱的表现?”刘琦似笑非笑地看向张允。

张允一个劲点头道:“当然了,这事任凭谁,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刘琦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道:“是啊,确实……依天下所有人的角度来看,换周瑜其实都是江东向我们示弱示好的一种表现。”

刘琦不置可否,他伸手将周瑜写给他的书信拆开。

大致的看了一会之后,却见刘琦长叹口气。

“说的真好听,若非我是……恐怕我真就信了。”

听着刘琦自言自语的说些不明不白的话,张允很是疑惑。

伯瑜这是干什么呢,神神叨叨我的?

刘琦将那封信递给了张允,道:“表兄,你看看,看完告诉我读后感。”

什么……读后感?

张允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伸手接过了刘琦递过来的东西,认真地看了一会之后,方道:

“君侯,周瑜这封信上,皆是对你的臣服之意,说来也是,这小子不过二旬出头,竖子而已,别说与君侯做对了,就是让他服江东诸将之心,他眼下怕是都做不到!”

刘琦笑道:“问题是,我也只是二旬出头。”

张允哈哈大笑道:“他哪能和君侯相提并论?”

刘琦轻叹口气,道:“表兄,你且帮我找诸葛亮和庞统来这一趟。”

张允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拱手告退了。

……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诸葛亮和少年庞统,一同来到了刘琦的正厅中。

在刘琦的引荐下,诸葛亮已经拜入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门下,成为了刘琦名义上的师弟。

也就是说,此刻在厅中的人都算是一脉相承了。

刘琦将手中的信让二人来回传阅了一遍,遂问道:“你们二人,觉得周瑜这个人怎么样?”

庞统先答道:“周瑜年轻,先前又无甚名气,纵然在陆口为将,恐也难以服众,按道理来说,孙坚派此人来代替黄盖,是为了让师兄对江东安心,这是再向师兄示好。”

刘琦暗叹口气,心道:也难怪,周瑜的才华眼下尚未惊世,以庞统的智慧,竟也猜不出这个中的深藏之意。

毕竟,他们虽然都是少年英才,却也不是神仙。

“诸葛师弟也是这般认为的?”刘琦看向诸葛亮道。

诸葛亮却没有回答,他认真的思索了片刻,方才慢慢道:“按常理而言,孙坚确实是在向师兄示弱,除非周瑜这个人……”

“怎么样?”

诸葛亮转头看向庞统道:“除非周瑜这个人,和庞师兄一样,是少年才俊,则此事另当别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