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七百九十四章 审计核查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七百九十四章 审计核查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贾诩的话深得刘琦赞同。

眼下的曹操既非昔年的那个门阀中人,又非与袁绍一起为了门阀利益而与宦官斗智斗勇的典军校尉,也非后来的那个权倾一方的乱世奸雄。

现在的他仅仅只是一方霸主,与孙坚、袁术等人的利益追求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

面对即将爆发的以袁氏为代表的门阀士人与以刘氏为代表的宗室之争,曹操最好的方式便是左右逢源。

或者说,现在的曹操已经看明白了,在这场战局中,他属于关键性人物。

袁氏若能得他,则对刘氏呈扑杀之势。

他若倾向于刘氏,则可逆推袁氏。

“文和先生,那依你之见,刘某当如何处置此事?”

贾诩轻声道:“虚与委蛇,且应了曹操的盟好之意,派使者前往兖州,回送曹操重礼,先稳住对方,然后再思今后当如何行之。”

刘琦点了点头,他明白贾诩为何要让他这么做。

眼下的局势尚不明朗,曹操究竟想干什么袁绍究竟想干什么,乃至于朝中的人是不是与自己最后也是一条心,所有的事情刘琦都说不好。

在局势不明朗的时期,他就需要先吊着曹操,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做计较不迟。

……

次日,刘琦接见了毛玠,与他详谈许久,对曹操的诚意表示感激,同时派使者随同毛玠一起返回兖州,向曹操表示自己的“友好”。

就这样,曹操和荆州方面的局势暂时形成了稳定势态。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刘琦在荆州开始主抓镇西稻的普及和摊丁入亩的效率成果。

政策是有利于普通黔首税收的政策,但相比于普通的百姓,门阀和豪强自然是会抵抗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史上阳奉阴违的事情太多了,刘琦见怪不怪。

不过,见虽然是见多了,但却不能不管。

一定要把政策施行到底,刘琦现在不怕地方豪强造反,但就怕政策的渗透不够深入。

针对这件事情,刘琦还专门找一众手下们进行磋商。

当然,这当中并不包括蔡氏中人和蒯氏中人,包括一些其他的南郡豪门。

摊丁入亩的政策在根子上,也大幅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若是刘表和刘琦父子刚刚到荆州,施行这样的政策毫无疑问,蒯氏和蔡氏一定会一起反他。

但是事到如今,他们心中虽有怨言,却也只能遵从。

因为荆州的主要军事权力和财政权力,已经到了刘琦的手中,在权力集中的情况下,大族想要存活,只能依靠刘琦。

但在这件事上,他们终归与刘琦不是一条心。

所以,刘琦主要找能够与他商量这件事的,是目前家族利益还不受摊丁入亩损害的荀攸、贾诩、刘晔等人。

经过了一番商议之后,刘晔说了一套详细的办法。

“自古施行新政,则必须要有要人监管,君侯先前已经设立三法署,此事自然要由三法署监管,确保各郡、各县两税赋完全摊入了田赋当中,同时针对各郡县呈报上来的田亩数量,不论是旧田还是新田,下派专人进行考证,查清核实地方是否偷瞒藏报!”

刘琦点头道:“子扬之言甚是,只是三法署要清点此事,必然要有大量的人力投入,人说实话,哪都有,重要的是该用哪些人……大部分的官员,还是和地方望族豪强沾亲带故,恐彻查不利。”

刘晔也有些头疼。

想要彻底规避这种情况,就要将派往各地各县清查的人的身价档案,全部捋顺一遍,然后再看哪个人和哪个郡哪个县的关系较少,从而彻底规避这种家族裙带式的问题。

问题是,大汉朝四百余年,各郡县豪强家族林立,彼此之间盘根错节,想找一个和本州官员和地方豪强没有一点关系的家族,实在是太难了。

荀攸捋着自己的须子,没有说话。

对于摊丁入亩的策略,荀攸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欣赏的,能够想到这种办法来实现田亩计算无从欺瞒,同时又使民间无包赔之苦,这是非常了得的。

但是,荀攸身为颍川高门中人,对此自然也不甚喜,虽然他知道此举缓和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够长久地维护最高层人的利益……

所以他不好发声。

厅堂中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最终,刘琦还是看向了贾诩:“文和先生,你有何法,不妨试言一二?”

贾诩心下一叹,虽然他知道刘琦最终还是会问他,但说实话,他委实不想当着刘晔和荀攸的面献策。

毕竟,这事若是传出去,可是个得罪人的事。

“末吏目下也无甚好的办法。”

刘琦一听,心中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样吧,你们且先回去,好好思量,针对此事到底有什么好方法,不妨给我拿来,咱们再仔细研究。”

几个人一同起身,道声:“诺。”

三人走后,刘琦一直在厅中,静静等待。

若是等不来信,那回头他就得跟姓贾的好好谈谈心了……

但贾诩最终还是没有辜负刘琦的期望。

很快,便见许郸急匆匆地赶回了刘琦的府邸,向他献上了一份简牍。

仔细一问,是这几位谋士在离开府邸之后,贾诩借口如厕,慢了那几人一会,随后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简牍,悄悄给了许郸,让他帮忙转给刘琦。

刘琦将那简牍展开后一看……连字都不是贾诩自己写的。

“善藏者,就是不想让人抓住把柄啊,活得真累。”刘琦无奈地摇了摇头。

次日,刘琦下达命令,着襄阳学宫、长沙学宫、西陵学宫等荆州主要学宫,每一间学宫推荐一百名十七岁以上的学子名册和履历到州牧署,因牧署有临机要务,需要用这些学子。

同时,刘琦将消息散播在各个学宫,这一次州府所要处理的临机要务,若是被选中的学子能够做得好,可以算作科考成绩,酌情给予评优。

荆州已经连续三年施行科考制度了,各郡的储备官员,就算是要走门子,但也同时要走一遍考试的流程,这是硬杠,不容变更,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为了维护参考的公平制度。

虽然不能够直接酌情提拔,但若是能够算在科考的成绩中,对于这些士子也是天大的好事。

一时间,整个荆州报名为州署这次临机要务而主动献身的学子络绎不绝。

当刘晔、荀攸、蒯越等人知道了刘琦的举动后,不由皆在心中大感佩服。

君侯当真是高明。

这次对摊丁入亩施政情况的深入检查,他不用在职官员,而改用各学宫的学子……摆明了就是不想给下面的人暗中动手脚的机会。

荆州学宫的学子,本土学子只占一部分,很多都是从北方各州郡南迁过来的,由于离开了故土,没有家族基业庇护,他们做梦都想在荆州当官,重振家族的往昔峥嵘。

而在这种原因的促使下,他们必然会兢兢业业地为刘琦卖这一次命!绝不会有半分疏漏。

而由于摊丁入亩主要审查的田地,编审之年,一旦核实准确了,照例造册,则无需再加稽核,以后若是再行稽查,只需在原有田亩之上另加新田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