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七百一十章 诸葛瑾的理想

陶商的话说的挺真诚,而且也很符合当下的形势。

放眼烽烟四起的大汉朝,目下最为安泰的地方,也就是荆州,大批量的人口南迁,安居于楚,这事诸葛玄不是不知道。

相比于袁术的庐江郡,还是荆州这个世外桃源最适合安居了。

只是四年前,诸葛玄曾在荆州任刘表麾下属吏,但他并没有跟随刘表干多久,在初平二年就返回了徐州的的故乡。

所以对于诸葛玄而言,他内心中也对刘表也有几分歉疚之情。

如今又让他回荆州为官,他也着实落不下这个面子。

但是今天,陶商却代表刘琦,主动来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这让诸葛玄的心中很是舒服,同时他心中对山阳刘氏父子的感激之情更甚。

当天,诸葛玄就留了陶商在自己的庄园中过夜。

晚上,安顿好了陶商,诸葛玄随即让人将他的从兄的三个儿子召到了自己的书房。

诸葛玄的从兄诸葛珪去世后,留下了三个儿子,老大诸葛瑾,现年二十一岁,老儿诸葛亮现年十四岁,老三诸葛均,十岁。

三个孩子年岁都不大,却都异常懂事明理,平日里不但肯学用功,且还知书达理。

诸葛玄回琅琊之后,除了主持家业之外,还一门心思的培养这三个侄子,特别是诸葛瑾和诸葛亮。

诸葛玄常对族中人言:“日后能扬我诸葛家之威名者,必瑾儿与亮儿也。”

三个孩子进了诸葛玄的书房,向他问安,随后在诸葛玄的示意下,跪坐于书房的两旁。

饶是一家之亲,三个孩子在诸葛玄面前,也非常恭顺,他们在诸葛玄面前从不踞坐,必须是挺直腰背的跪坐着。

诸葛玄随即认真地将去荆州的事对他们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诸葛玄问他们三人道:“去荆州的事,你们三人以为如何?”

说是问他们三个,但诸葛均此时年纪尚小,虽然比同龄人懂事,但对政治和家族上的事还涉猎不深,所以诸葛玄这个问题,主要针对的还是诸葛瑾和诸葛亮。

诸葛瑾听完之后,道:“荆州丰乐之土,太平之地,叔父又承蒙刘将军看重,比起徐州四战之地,实在是要强出太多……对于此事,瑾甚感赞同。”

诸葛玄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瑾已是加冠之年,为人老成持重,眼光深远,颇为可信,他既同意了自己的意见,那想来此事无差。

诸葛瑾继续道:“只是,我诸葛氏一家若要举族而往,却多少有些不妥,侄儿认为,叔父可带两位弟弟并族中亲眷前往荆州……侄儿就不同叔父一起去南方了。”

这一反转来的很是突然,把诸葛玄给弄愣了。

他疑惑道:“子瑜,你此言何意?难道你不想随我们一同去荆州?”

诸葛瑾摇头道:“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叔父可还记得颍川荀家?”

诸葛玄点了点头,道:“自然知晓。”

“颍川荀氏,据侄儿所知,依旧有在本家赋闲不仕者,有在袁绍麾下者,有在刘琦麾下者,亦有在曹操麾下者,他们分散于天下各大势力中,游刃其间,家族策略既清楚又明晰。”

诸葛玄有点没太明白诸葛瑾的话中之意。

“这与咱们家去荆州有何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诸葛亮发声了。谷

“叔父,兄长的意思是荆州虽好,但若是举族入仕于南方,日后万一山阳刘氏败落了,我诸葛氏一门尽皆受其牵连,非明智之举……兄长如今已是过了冠礼之年,不需和我们一起走,我们去荆州,兄长可往他处入仕,如此,日后万一山阳刘氏落败,我诸葛氏一门也有兄长在外可撑大局,不至于满族都被其牵连。”

诸葛玄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他欣慰地看着诸葛瑾和诸葛亮,感慨道:“唉,真是后生可畏,你二人的见识,如今已是超过了叔父……叔父老了,想法过于简单,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兴旺咱诸葛氏一门的重任,日后就要交到你们手里了。”

诸葛瑾和诸葛亮一同作揖应命。

诸葛玄问诸葛瑾道:“子瑜,如今天下诸雄之中,你想往何处投奔?”

诸葛瑾认真地思索了一下,道:“侄儿想往河北袁绍处,寻求发展。”

“袁绍……”诸葛玄默默地念叨了一下,道:“此言在理,当今天下,南有刘琦,北有袁绍,刘琦为宗室英杰,袁绍为门阀之首……他们两个人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阵营,谁最后能够压过谁,叔父我也看不出来……如此,你我一南一北而行,却也是好的,不论哪路日后得势,咱们也都可以给诸葛家留一条后路。”

诸葛瑾道:“叔父明鉴。”

……

叔侄几人详谈许久后,兄弟三人才离开了诸葛玄的书房。

诸葛均年纪小,在这样的场合下,也不过是听个过场热闹,他自己也不甚感兴趣,随后便回房间去睡了。

诸葛瑾却是和诸葛亮坐在院内详谈。

“唉,今日白天还在一起读书,不想今夜一番谈话,却要彼此各奔东西了……”诸葛瑾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是世事多变啊。”

诸葛亮道:“兄长其实早就有入仕的打算,就算是没有今日之事,也一样会有其他的借口,咱们兄弟分开,是早晚的事,今日一切尽在兄长算计之中,何须过谦。”

诸葛瑾闻言一愣,接着哑然失笑道:“果然,在咱们诸葛氏中,不论老幼,还是你最有远见……早知道我瞒不过你,适才你当着叔父的面,为保全发扬诸葛家的一番言语,也令为兄深以为赞。”

诸葛亮摇头道:“其实……我们一家也大可不必如此,就算是咱们全去了荆州又能如何?只要咱们兄弟都在一块,不管日后天下局势有何等变化,以咱兄弟之才,想要保全诸葛氏也非难事,为什么兄长偏要单独行事呢?”

诸葛瑾摇头道:“二弟,你还小,不懂……为兄想要的,并非保全诸葛一门这么简单,而是将诸葛氏一门发扬光大。”

诸葛亮闻言沉默了。

诸葛瑾年纪轻轻,胸中志气高远,有雄心壮志,仅仅只是简单的守护家族,并不符合诸葛瑾眼下的志向。

他不想跟随诸葛玄的脚步,而是想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诸葛亮轻叹口气,摇头不再言语。

聪明如诸葛亮已经看出,眼下的诸葛瑾是无法劝服的。

诸葛瑾突然对诸葛亮道:“二弟,那刘伯瑜乃是当世英雄,你随叔父到了荆州,在他面前务必要好好表现,也好为自己谋一个好的前程。”

诸葛亮却是摇了摇头:“英雄不英雄,雄主不雄主,却还需由弟弟我自己来审度判断……”

诸葛瑾看见诸葛亮认真的神情,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

但最终诸葛瑾还是将话头咽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弟为人极有主张,不是谁来都能劝的明白的。

希望二弟有个好的前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