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七百零四章 枪杆子改政权

贾诩这话说的不太中听,但事实却就是这么个事儿。

当然,贾诩话中还有未尽实言之处,不过以他的性格,想要让他全言尽述,只怕也不太现实。

幸亏刘琦本人是一个聪慧之主,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贾诩话中的深层次涵义。

眼下的局势,是陶应必死,但他死后,不论徐州是何人占据,陶家在徐州一定尚有一些余威,而在陶应死后,如果能用陶商在徐州掀起一些风浪,不论当时占据徐州的人是谁,荆州方面都可以适当的得到些好处。

“文和先生果然是智计深远,让人佩服啊。”刘琦想通了之后,由衷地夸赞贾诩。

别看刘琦麾下智谋之士眼下也如烟如雨,但能在关键时刻,对他进行教导和提点的,也不过就是贾诩和荀攸。

相比于还有半只脚踩踏自己颍川荀氏中的荀攸,善于自保没有其他野心的贾诩,反倒是能够顺其自然的成为刘琦最信任的人。

贾诩谦逊地欠了欠身:“不敢承蒙君侯这般夸赞,总之君侯有事吩咐,贾诩便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要替君侯办成。”

这话就说的有点假了……对你而言,这世界上能有什么事比你的命重要?

不多时,刘琦派去送陶商见刘雅的荆武卒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向刘琦复命。

“事情办的如何了?”刘琦问那荆武卒道。

荆武卒有些犹犹豫豫。

“陶君见了姑娘,说了他要去往徐州的事,还未等说完,姑娘便连连啜泣……”

刘琦长叹口气,这事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然后呢?”

“然后姑娘就让属下带陶君出府,说是他若去徐州,那就永不复见……随后就命人将大门关上了。”

“嗯,那陶商是何表现?”

“陶君……当时就晕过去了。”

刘琦哑口无言。

就这点出息……

他转头看向贾诩,却见贾诩也是随意的一摊左手,表示无奈。

“让人给陶君治一治,赶紧弄醒了抬到这来。”

陶商这一股急火攻心,虽然晕倒在地,但幸好并无大碍,只是由刘琦麾下的荆武卒一番施救后,便苏醒了过来。

回到刘琦面前,陶商一脸的颓败丧气,但却依旧坚持着咬牙要回徐州。

这股子执迷不悟的韧劲,倒是值得人欣赏。

刘琦挥了挥手,让陶商坐下,道:“徐州你想回就回去吧,我适才已经想过了,你不惜冒险也要回徐州祭奠父亲,孝感动天,若是连你的性命都保不住,那刘某人就羞为大汉之臣了。”

陶商惊讶地抬头看向刘琦。

“我会派人先去一趟徐州,亲自手书一封给汝弟,陈明个中厉害,然后上表朝廷,表奏你为永昌郡的抚夷都护,来年便即上任,按道理来说,你身为士人应为父守孝三载,但如今天下多事,朝廷需用贤良,特别是南中刚定,需要有人前往行之教化,这三年的守孝之期,便给你缩短到三个月,夺情启用,你到了徐州祭奠恭祖公侯,便即返回吧。”

陶商心中涌起了一阵感激。

他的文治武功虽然不是顶尖,但好歹也是出身士族之门,对于政治上的事情还是有敏感度的。

刘琦让自己做抚夷中郎将,并夺情启用,本质上是在保护自己,陶商心中非常明白。

他冲着刘琦长施一礼,道:“末吏些君侯大恩,末吏若能侥幸归来,必以残躯回报君侯!”

“先不忙谢,这次去徐州,还有事需要你替我办。”

“不知君侯所言何事?陶商此番去徐州,定不辱使命。”

“你去徐州,要去见那位被袁术表奏为豫章郡太守的……诸葛玄!”

……

一转眼,建康二年临近年终虽尾,而刘虞也终于抵达了雒阳。

眼见具有极高声望的宗亲重返朝堂,刘协不由大喜过望。

有刘虞在,那汉室宗亲在朝中便有了立足之地,天下宗亲入雒,便可自成一股力量!

届时便可与王允,杨彪等为首的士人力量,还有以吕布为首的并州武人集团分庭抗礼,成为刘协本人强有力的支持者。

那刘协便能够从士人集团的手中抢回权柄了。

刘协敕封刘虞为太师,位列三公之上,与王允并立于朝。

在他看来,有刘虞在,拿回亲政的权力便不再是难事了。

但事情很显然并没有像是刘虞想的那么简单。

刘虞与孝灵皇帝同辈,与刘表同辈,故算是刘协的皇叔。

当刘协向他这位皇叔询问何时可以拿回治政权柄的时候,刘虞给他的则是当头一棒。

“三两年内,怕是极难的。”

刘协听了这话,心下顿时一凉。

“叔父还朝,难道还不能辅佐朕亲政吗?”

刘虞叹息道:“经过董卓乱政一事,宗亲力量羸弱,王允辅佐陛下重建朝纲,虽有匡扶国君之功,但却也让朝廷彻底为士人所据,宗亲暂时没有立足之地,陛下想重振朝纲,只怕非一两年之功。”

顿了顿,便听刘虞道:“当年先帝立州牧,其本意也是想在雒阳都城之外,扩大宗亲之力扶国……可惜,一切都乱了。”

“叔父,那朕眼下,应该如何?”刘协急切地问道。

“当务之急,是扩大的宗亲在朝廷之力,目下我们有刘伯瑜这一大臂助在南方,声势颇隆,但朝廷之内,除臣之外,并无宗亲担任要职,长此以往,陛下必然会被架空,当务之急,是在朝廷内安排宗室之人为股肱之臣。”

刘协犹豫道:“叔父乃是当世名臣,入京尚可,其余各地宗亲,并无功绩,若强召入朝,恐太傅不允。”

刘虞笑道:“这点臣早就已经想到了,如今之事,非战不可!”

“非战不可?”

“不错,只要出兵作战,建立功勋,才能打破眼下局面,让立功者进入朝廷分权,这是陛下唯一的机会。”

枪杆子底下出政权,这个道理在哪个朝代都是一通而百通。

“那我们该讨伐谁?”

“关中的张白骑,还有白波黄巾,当是首选,臣愿代劳,率兵讨贼,为陛下打开僵局。”

刘协沉默了一下,道:“可是皇叔若要出战……手中无人啊。”

刘虞笑了:“陛下放心,臣心中,已经揣摩出几个人选了,若有他们相助,臣此番出征必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