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凭诏书行事

刘琦后续的大队人马抵达了成都郊外,徐荣、太史慈、甘宁等人此刻正在此处驻扎,密切的监视着刘璋一众人的一举一动。

一旦他们有所异动,便立即诛杀。

当刘琦抵达了成都东部的平原之后,刘璋便立刻带领着一众手下,步行来至刘琦的马前献降。

他手持白绫,伸手有掾史替他托着州牧印绶,缓步来到了刘琦的面前。

“罪人刘璋,见过镇西将军,罪人无知,屡抗天兵,深悔不及,今特纳上益州户籍表册,率益州本土军民六十四万户,二百八十二万口,归降镇西将军。”

刘琦轻轻挑眉,他疑惑地看向身后的黄权,道:“这个人户数量不太对吧?如我所计不错,永和年间,益州本土的人口数就达到了五百多万……这五十年的时间,人口就下降了一半以上?”

黄权拱手道:“不瞒君侯,其实蜀地表面上看似偏安宁静,但实则多年来一直是战乱不断,光是永兴、永寿、延熹年间,巴郡板楯蛮夷的在各郡县的叛变次数就达到了二十余次,后孝灵帝在位时,亦是屡屡叛变,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蛮夷甚至将兵马打到了蜀郡、广汉、犍为、汉中诸郡,规模之大牵扯了整个蜀地,战乱连年人口锐减。”

王累在一旁接茬道:“后先帝以怀柔策平了蛮夷造反,但黄巾随之猖獗,黄巾贼马相纠贼军十余万,祸乱蜀中,刘焉入蜀,又与本土大族屡屡冲突,可以说益州这些年的战事不断,人口锐减也在常理之中……更何况,这表册之中的人户,并不包含汉中郡。”

黄权和王累的话,表面上听着在理,但刘琦却并不相信。

不错,益州这些年的战乱是没停过,但还达不到尸骨遍野,民不聊生,祸乱不止的程度。

益州人口跟永宁年间相比或许是减少了很多没错,但也不应是表册上的这么少。

但在刘琦看来,真正的户口数太少,还是因为人丁隐瞒,农民依附于豪强,这种现象在整个大汉一直存在,在荆州也存在……但益州毕竟是偏远闭塞之地,想来隐匿人口的严重程度还要远远超越中原各州。

而黄权和王累都是本土大族,这个时代庄园经济横行,到处都是隐匿人口,自然也有他们家族的一份,故而他们将责任推到战争上,也属正常。

依照刘琦的估计,蜀中目下的人口,应该是被隐匿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但刘琦并不点破,这种事大家心照不宣,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刘琦挥了挥手,命人接过刘璋手上的白绫,以及他身后随行人员手中的户籍表册。

然后,他伏下身子,对刘璋言道:“叔叔,上马吧。”

刘璋起先有点没反应过来,呆呆的愣在原地,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欣喜异常的走到了刘琦给他预备的一匹战马旁边,与刘琦一同向着成都城内走去。

而成都的城门,此刻早就已经打开了,吴兰和雷铜站在城门外,默默地关注着远处的情况。

眼见刘琦等人来了城门前,二人急忙上前拜见。

刘琦安抚了吴兰和雷铜,并让吴兰随自己的荆武卒亲卫前往雒城去见他的兄长吴堀。

刘琦向他们保证,一定会善待他们的族人。

吴兰和雷铜感恩戴德,表示愿意誓死效忠刘琦。

……

进了成都之后,军队行驶在街道上,刘琦一直没有再和刘璋说话,这导致刘璋心中很是惶恐不安。

终于,他憋不住了,问刘琦道:“敢问镇西将军,您……打算如何处置我?”

刘琦摇了摇头,道:“族叔问错了,不是我打算如何处置你,而是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您!刘某只是奉了朝廷旨意,来益州赴任的……至于如何处置族叔……”

刘琦伸手指了指天上,道:“那是上面的事情,与我无干。”

刘璋闻言顿时急了,他匆忙道:“镇西将军!我服了,我是真真的服气了,我不想当什么益州牧了,只求能够安心的当一个富家翁足矣,还请您奏疏于朝廷,向天子陈明刘璋的归顺之诚……严君在世时,虽民间有传言他悖逆于朝廷,但那都是传言啊!况且严君也曾有功于社稷啊,如今家严已死,昔日之事,一概与我等小辈无关啊……真的!”

刘琦伸手拍了拍刘璋的肩膀,道:“好说,好说……族叔放心,我一定会尽量替你向朝廷美言,雒阳那边的诏书一日不下,叔父便可一日安居于益州,但诏书一旦下达了……”

说到这,刘琦顿了顿,道:“朝廷的诏书下了,我就得按照朝廷的诏书办事了,还请族叔勿怪。”

刘璋:“……”

……

很快,刘琦的奏疏就被使者送往了雒阳。

士孙瑞,赵仆等人亲自持刘琦的奏疏,来见王允。

“这小子,真是奸狡啊。”王允捋着须子,看着刘琦的奏疏,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但隐隐之中,还是能品出几分恼怒之意。

士孙瑞道:“太傅,刘伯瑜上了奏疏,言已经收缴了刘焉昔日打造的违规车舆,并生擒了刘璋,今特上奏疏,来请朝廷之令,询问如何处置?”

王允捋着自己白花花的须子,道:“哼,该上奏疏的时候不上,不该上奏疏的时候,他比谁上的都勤……派人回复刘伯瑜的使者,违制车舆和刘焉的遗子,就让他就地处置了吧。”

赵仆犹豫了一下,道:“太傅此言……可要明诏颁布?”

“明什么诏,一个反贼而已,杀他还需要明诏么?”

赵仆叹息道:“可是那刘琦的使者曾言,事关重大,刘镇西不敢擅专,非得有天子名诏,方可行事。”

“混账!朝廷的诏书,是他说想要就想要的么?难道我大汉朝的天子,还要诏书写明要处斩自己的亲叔?天子的名声还要不要了么?他刘伯瑜受眷天恩,难道连这点事情,都不能替陛下分担?还算什么忠臣!”

士孙瑞好赵仆闻言,只是尴尬的笑着,并不言语。

刘伯瑜若是真能替天子承担这个恶名,只怕也不会派人来请诏书了。

不过王允如今在朝中已经是一言九鼎,无人敢反驳他,他既如此说,士孙瑞和赵仆便也不敢不办。

“中原的形势怎么样了?”王允出言问二人道。

赵仆向王允拱手道:“禀太傅……中原那边,公孙瓒和刘备被曹操给打惨了。”

“哦?”王允闻言吃了一惊,道:“公孙瓒原是边郡名将,那刘备自打到了大司马麾下之后,也是屡次立功,更兼麾下有幽州兵士,难道凭他们二人的势力,尚不能胜曹孟德?”

赵仆叹道:“曹孟德用兵之能,却是超乎想象,刘备和公孙瓒这一仗已经是损兵折将,曹操借平定公孙瓒和刘备之机,又强取了陈留,张邈自尽,兖州名士被曹操屠戮大半,豫州北地半境被曹操借征粮的借口收于囊中,袁绍又在魏郡大破黑山军,如今这两人声势震天,势力发展极为迅速……此二人崛起,对我雒阳极是不利。”

王允站起身来,开始在厅堂内来回踱着步子。

“先是一个刘琦,如今又是曹操和袁绍,这三人如此发展下去,让我雒阳朝堂,日后如何立足于天下?凭吕布的并州军士,怕是不足矣保我雒阳。”

士孙瑞向着王允拱手,谏言道:“太傅,我们目下虽然已经在河南尹和京兆之地募兵,但兵卒的数量和战力,短期内怕是无法和这几人抗衡,特别是袁绍和曹操乃是同盟,他们二人几乎控制北地大多数的州郡,刘琦横跨荆益之地,领土之大无人可及……若想短期内增加实力……要不……要不……”

“要不如何?”

“要不就去招降关中的西凉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