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十七章 凉州寡于学术却如似虎狼

刘琦觉得刘瑁这个人其实挺没救,自己刚刚给他打了圆场,他居然又跳出来拉仇恨,这种人若是扔到电视剧里,一般活不过三集。

而且肯定还是死的特别惨……被惨无人道的殴死的那种。

通过贾龙看刘瑁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刘琦知道,刘瑁这次是又被贾龙给鄙视了。

刘瑁被贾龙的嘲笑表情弄的有些臊得慌,毕竟荆益两方,军侯级以上的人都在此处飨饮,在众目睽睽之下失了面子,那今后他这益州公子又该如何自处?

“难道吾所言不对?”刘瑁强撑着道。

若是换成刘琦在刘瑁的角度上,他眼下一定会立刻闭嘴,然后想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别的地方上,而不是在这强撑着跟人犟嘴。

贾龙是亲眼见过西凉军的,眼见为实……刘瑁只是道听途说,你怎么跟人家争辩?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么?赶紧闭嘴吧。

刘琦决定劝一下刘瑁……

“族叔说的甚是有理,还请细言之。”

反正也不是自己丢人,刘琦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直接用捧杀的方法去劝。

刘瑁一听刘琦怂恿他,顿时来了精神头,又开始侃侃而谈。

“西凉军随董卓入雒阳后,军纪败坏,杀人劫掠,无恶不作,弄的民众不附,百业皆废,百姓流离,这是活生生的例子,人所共知,贾将军言西凉军遵守军纪军令,这又如何让人信服?”

刘瑁之言,也算是道出了很多人心中的想法。

由于当时凉州地区的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差巨大,缺乏具备儒家学识和政治训练的人才,因而从凉州出来的人里,一百个得有九十五个政治不及格,所以大多数的中土士子和清流名人皆藐视于西凉人,认为‘凉州寡于学术’。

这种带有地域性的蔑视,是多少年来根深蒂固的,刘瑁身为名士之子,又有宗亲身份傍身,自然也瞧不上西凉人,觉得他们与异族野种无异。

在他的心中,西凉兵再能打,也不过是虎狼之徒,跟知将令,明将令这种事一点都搭不上边。

贾龙眯起了眼睛,嘴角出现了讥讽的笑容:“西凉军中虽多羌胡,皆野蛮之辈,但在守将令这方面,却非普通军士可比。”

说罢,贾龙环视了一圈诸人,继续道:“在场的诸公,想来也都听说过,当初董卓入京前,乃是屯兵于河东,得雒阳变乱消息后,昼夜三百里急军而来,敢问诸位麾下之卒,哪一支兵马可以做到?”

刘瑁傻乎乎的没听明白……昼夜三百里,有多了不起么?

但黄忠,文聘,严颜,吴懿等人则皆低头沉思不语。

刘琦自打穿越回来之后,两年来闲暇时也曾多研习兵法韬略,再加上这段时间与黄忠和文聘的沟通,自然是知道古代夜间行军的难度。

古代的路可不比后世的高速公路,根本就没有路灯,且崎岖难行。

刘琦后世有一次爬山,晚上留宿于山上的民居,半夜时分,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曾出屋去试着看一下山景……

不得不说,什么都看不见,乌黑一片,即使举着火把,也未必会有多大效果,因为火把的照明范围和手电筒完全不一样,可见度也就是身边的那一小圈。

而且没有亮光的情况下,特别瘆得慌,有点声音就哆嗦。

就军事角度而言,古代夜行军全速进军,对士卒的整体意识和尊令意识要求更高。

古代夜间全速行军,要点在于要避免途中迷路掉队减员,同时又要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维持住行军的秩序,这除了要求主将对军队有极强的控制力外,还需要士卒极强的服从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古代将帅不到万不得已,都会避免大规模的夜行军。

就算是点火把,也不是每个军士手中都会有火把,亮度有限。

刘瑁看众人都不说话,随即道:“昼夜三百里又如何?当年吾入川之时,亦随严君夜行而过秦川,很难做么?”

在场诸司马,军侯有些人憋不住,急忙低头,却是怕当着刘瑁的面笑出声来,失了礼数。

东州士集团中的别部司马吴懿,看着刘瑁那一脸不懂装懂之相,却是长叹口气,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痛苦之色。

场面一时间显得极度尴尬。

刘瑁皱起眉,看向身边的刘琦,低声询问:“贤侄儿,吾所言有误乎?”

因为是在军中帐外的沙地饮宴,诸人并未分案而坐,而是两两一席,刘琦与刘瑁这对叔侄正好挨着。

刘琦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瑁,索性便替刘瑁夹了一块煮鹿脯,放于其盘中:“族叔且尝尝这小鹿,肉质极是鲜美。”

言下之意,是用鹿脯去堵他的嘴。

贾龙没理会刘瑁,继续道:“另外,当日董卓至雒阳,身边仅有三千西凉兵,而何大将军的余部以及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兵马不少,可谓人多势众,董卓为掌权,每夜派军马悄悄出城,然后白日再大张旗鼓的进城,令雒阳诸军皆不敢轻动……试想,若西凉军当真军纪松散,不尊号令,此法如何得施?”

这一下子,不仅仅是在场诸人,便是刘瑁也说不出话来了。

傻子也知道这事有多冒险。

说实话,此法暴露的风险相当大,当时整个雒阳城都处在一个各方想要夺权的紧张阶段,更何况城中老谋深算者极多,包括袁绍、曹操等今后的豪雄皆在,而董卓的三千西凉兵,只要是有一个人泄密,那董卓的这个把戏就得被拆穿,原地爆炸……

但结果他硬生生的成功了……或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董卓胆大妄为,也或许是有些人知道了实情,但因为胆怯不敢多说,但也确实能够体现西凉军是一支遵纪严明,遵守将令的强军。

刘瑁咬着嘴唇,还想辩解:“可西凉军确实是在雒阳任意妄为……”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刘琦伸手又给刘瑁夹了一块鹿脯:“族叔,鹿肉不好吃么?”

刘瑁诧然道:“自是好吃。”

刘琦微微一笑:“好吃你便多吃点。”

好吃还特么堵不住你的嘴?

劫掠雒阳,便能证明西凉军军纪不严?不尊将令?你怎知道他们四处劫掠杀人,便不是董卓授意的?

董卓成事需依仗西凉军,既然要依仗,那就必须要喂饱他们,不放纵他们劫掠杀人,董卓自己花钱养他们?

再说了,董卓本人来雒阳,就本质而言,也是来劫掠的……历史上他役二十五万民夫建造的郿坞,高厚七丈,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这些东西不是劫来的,难道还是他祖传的不成?

那简直就像是为了应对末日丧尸而打造的炮楼。

贾龙的话算是彻底把众人说服了,同时也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因为这次他们北上,面对的就是这支强军。

刘琦举起酒爵,对贾龙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贾公熟知西凉军,有贾公坐镇,此番上雒阳,大事可期……诸公,吾等一起敬贾公一爵,如何?”

荆州军的诸司马,军侯亦是纷纷举起酒爵,纷纷向贾龙敬酒。

反观是东州士集团的那些将军,似都有些不愉。

贾龙受了刘琦的夸赞,心中也非常高兴,况且他怼了刘瑁,也颇有些吐气扬眉之感。

他举起酒爵,道:“龙不过是略知一二,胡乱言之,误了诸位酒兴,来来!咱们一起喝!”

“喝!”

“满饮!”

……

随后,大家又彼此敬酒,闲话琐事。

酒至半酣,终见文聘大步而来,拱手道:“少君,场地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卓两方军士上场较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