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十四章 两权分立的益州军

荆州一系的人马和益州一系的人马在秭归会盟,合兵一处。

双方将校都是初见,此番共同上雒,为主分忧,彼此之间是合作关系,因共同利益相对融洽。

两方主将彼此互通姓名表字后,刘琦也对前来会盟的益州将领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方的领军校尉是刘焉的第三子刘瑁。

依照刘琦对他的观察,刘瑁似乎并不通军机,他走起步来循规蹈矩,犹如在朝堂上一样尊守礼仪,颇有讲究,但此举动若是行之于军旅,多少就感觉有点四不像了。

让这样的人掌军,刘焉纯粹就是为了让他儿子来收割声望。

而自刘瑁往下的那些将校,配置便比较有趣了。

武猛从事贾龙,毫无疑问的,是这五千益州军的指挥者。

贾龙身为益州豪强之首,就如同荆州之蔡瑁,他麾下的两名别部司马亦是益州豪强出身,分别是赵韪和严颜。

当严颜对自己进行介绍的时候,刘琦对他多加关注了一下。

这个人在历史上笔墨并不多,但却相对出名,主要原因就是其与刘备军一战后为张飞所敬,但之后便无声无息了。

不过严颜能做坐到一郡之首的位置,想来也是有真本事的。

除去以贾龙为首的三名益州本土将校外,剩下的主要人物都是东州士集团的。

这点令刘琦颇为好奇。

一支军队,却派出两个派系的将领共领,刘焉想干什么?

东州士这边的别部司马有五人,分别为兖州陈留人吴懿与其族弟吴班、阴平人雷遇、青州人吴堀与其族弟吴兰。

有点意思。

安排益州军在秭归外安营,两军主要将校则一同进入了县城。

进城的路上,身为同宗的刘瑁对刘琦显得格外热情,他抓住刘琦的手,一路上连呼:

“贤侄儿!……贤侄儿!”

对此,刘琦蛮是无奈的。

刘瑁看着也就二十多岁的年纪,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五,被这么一个生瓜蛋子直呼贤侄,多少有些别扭。

可没有办法,谁让刘焉比刘表要大一个辈分呢。

“族叔和诸位将军一路辛苦了,琦已经在秭归县安排了酒宴,今夜为诸位接风洗尘。”

刘瑁攥着刘琦的手,笑道:“贤侄安排的这般周到,吾等心甚慰之,不过以吾之间,贤侄儿无需特意宴请于某……然三军士卒一路舟车劳顿,翌日还要北上司隶,前途未定,军心未稳,吾意乘着尚未北上,且在此处大飨士卒,如何?”

刘琦身后,黄忠和文聘等人闻言,皆面露不悦。

这刘瑁好不晓事,益州兵将出川,钱粮用度皆需用吾南郡库府的,如今他却仗着是刘琦叔辈,出言要大飨将士,虽说是要大飨将士以振士气,然吾等荆州人所受的损失,谁来补偿?他自己倒是得了名望!

况一战未打,寸功未立,如何便要大飨三军?闻所未闻。

什么东西!

刘琦上下打量了刘瑁几眼,心下若有所思。

这刘瑁没有继承他爹刘焉的老奸巨猾,却继承了其父爱占便宜的小心思,二十多了尚轻浮的这般明显,日后怕是很难有大出息。

“可以,既然族叔开口了,那今夜便大飨三军。”刘琦微笑而应。

刘琦既然已经发话了,那黄忠和文聘等人纵然心中不悦,也需尊令。

文聘召来了麾下的几名军侯,吩咐他们速去筹措酒食,办理今夜的犒军事宜。

刘瑁见刘琦当众这般给自己面子,非常高兴。

这个侄儿还是蛮好说话的。

但他也知道今日之举颇有些过,恐惹对方心中不快。

“贤侄,叔叔说话有些直,还请勿怪,然吾也是为了大事着想,你我两军北上护君,路途遥远,若是不先慰劳将士,以振军心,如何去面对北方的虎狼之师?叔叔也是一片苦心,望贤侄体谅。”

刘琦有些想笑。

这刘瑁年纪不大,偏偏要在自己面前装成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可其本人行为实际稚嫩的很,有些不伦不类。

大飨将士算什么?如果想把益州军当成手中刀,自然要先将其打磨。

我要从你们益州人身上榨取的,可不仅仅是这点粮秣而已。

“族叔不必内疚,你我两军皆为君王效力,何分彼此?”

刘瑁面上露出喜色:“贤侄如此恩义……真不愧、不愧为汉室千里驹也!”

这话倒也算是好话,但从刘瑁嘴中说出来就不是那个味了。

这种比喻由长者对后辈进行赞赏,本无可厚非。

但刘瑁这人,看着哪里有丝毫的长者之相?

甚至刘瑁身后的那些益州将领,听着也不免尴尬。

显然,他们也都为这三公子的情商,颇感忧心。

引刘瑁进了秭归府衙,刘琦派人引他去内室歇息,他自己则准备再去城外查看一下两军的驻地。

就在此时,益州的武猛从事贾龙走上前来:“刘将军,还请借一步说话。”

刘琦跟他向旁边走出几步,来到旁人听不见的地方。

贾龙歉意道:“吾家公子少经战事,一心慕于词文之道,平日里于军政上颇有疏怠,出言不妥之处,还请刘将军勿要介怀。”

原来是替刘瑁来打圆场的。

“贾公说的哪里话?都是盟军,何分彼此。”

贾龙又道:“翌日出兵,某当引益州军为先驱,刘将军只需率荆州兵马压后便是。”

贾龙这么做,也算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有点知恩图报的意味。

刘琦心中对这位益州豪强代表增添了几分好感。

听闻贾龙昔日与董卓一同讨伐羌族,与其颇有交情,刘琦本以为他和董卓是一样粗暴的武人风气,但没想到对方却明是非,知礼数。

反观名士刘焉之子,吃人家的时候不但不知感恩,而且吃相太过难看。

“贾公,你我两家合兵万余人,如何行军不应是你我在此擅定,当聚诸公商议,针对形势而决。”

贾龙点了点头。

这荆州公子年纪轻轻,行事周全,滴水不漏,倒是有些城府。

通过刘琦,他又联想到刘表入荆州后,对待主动亲附的荆楚豪族多有照应,共享其利。

再看看刘焉父子之行径……

唉,却还是荆州豪族的命好啊。

“贾公,吾欲往城外,验看两军行营安扎是否稳健,贾公若无事,不妨同行?”

刘琦主动邀请贾龙一同再次出城视察,是想借机试探一下贾龙,探听一下对方的虚实。

贾龙见刘琦主动邀请自己,没有拒绝。

“甚好。”

……

荆州军和益州军都安置在秭归西郊。

刘,贾二人骑马行至大营外,入内则改步行。

两人验看了两曲士兵的营寨排布,见没什么问题,便随之改验看为遛弯,在营内一边走一边闲谈。

刘琦问贾龙:“贾公乃益州用兵大家,吾等前辈,琦在此请教,不知吾等此番往雒阳护君,当如何行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