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为保荆州,噫兴!

娄发想到一个办法,他向刘琦举荐了一个当成都令的朋友,作为荆州军的内应。

招数是很好,但这件事能不能办成,却不是嘴上随意说说就能行的。

毕竟人家到底愿不愿意投靠刘琦帮忙当内应,还不好说,所有的事都是己方一厢情愿的。

但既然有了目标,就总比没没有目标强,什么事都要试上一试,才能下最终定论。

先实际操作试试吧。

于是,刘琦便先制定策略,以江关白帝城为目标,打入蜀中站稳脚跟,然后割据巴郡,拿下益州靠东面的广大地域,将粮道打通之后,在深入蜀中去强占蜀郡和广汉郡等要地。

由于事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略,让天下人以为刘琦的目标是豫州,所以在抢夺江关和白帝城之前,刘琦不能带过多的兵力入川,而且荆州方面也需要留重兵把守……

毕竟东有袁术、孙坚,北有曹操,王允,吕布等人。

襄阳的留守任务,刘琦交付给了黄忠。

“汉升,我这次西向征讨,先领一万人轻装简行,去抢江关,然后再从后方调两万精锐随军,其余的兵将,全都随你在南郡各紧要处坐镇,荆州军事大权,我全权交付给你一人,不要让我失望。”

对于这次西征,黄忠不能够参与,自然心中甚感遗憾。

但他也知道留守荆州责任重大,马虎不得。

身为荆州军的大纛,也只有他能担得起这个大任。

黄忠认真地道:“君侯放心,有黄某人在,便有南郡在!绝不辜负君候厚望。”

刘琦又补充道:“江夏的魏延和荆南的刘磐都年轻,他们二人由你节制,各郡一旦有事,汉升你还需多多照顾才是。”

“君侯放心,末将省得!”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我让李典坐镇新野,时刻盯紧宛城的牛辅,如无意外,张济一旦出兵,雒阳那般就会针对宛城有动作……牛辅死了倒是没什么可惜,但宛城和他军中的战马,也不能完全便宜了王允和吕布,汉升你和李典好生筹谋,针对此事一定要有动作。”

黄忠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了一阵兴奋。

雒阳的人若是要对付牛辅,率兵者很有可能便是吕布。

黄忠和吕布,还未曾分出胜负呢!

“君侯放心,宛城之事,末将与曼成必然会小心应对!说什么也不会让吕布那厮凭白捡了便宜。”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话虽如此,但与雒阳军交手,多少要有分寸,不可肆意妄为,大动干戈……毕竟,吕布现在是卫将军,直属于天子,并州虎狼之师现名义上是天子之师,咱们若要与他们动手,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至少能堵住天下士子的悠悠之口。”

黄忠听到这,不由有些犹豫。

若是论能征惯战,他自认为吕布也不是自己的对手,天下诸将,任凭谁来他黄忠亦是不惧。

但听刘琦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显然吕布目下有天子直属之将的身份,属于官方背景,而刘琦是汉室宗亲……这皇室和宗亲的兵马交手,当中除了军事博弈之外,似还存在很深的政治博弈。

一个不小心,还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论及玩政治,黄忠可不在行。

眼见黄忠一脸为难之想,刘琦笑道:“不必担心,我留下公达和马玄在此,另外,蒯家的蒯良亦是当世智者,你若有为难之事,去问他也好……保你无事。”

黄忠闻言大喜过望,急忙道:“君侯放心,黄某一定替君侯守好后方!”

……

与黄忠交待完后,刘琦在出征前自然还要去见一个人。

那就是他的父亲,刘表。

刘表眼下依旧是卧病在床,但与前一个月相比,显然已经好转了不少,他咳嗽的次数越来越少,面色也变的有了血色,愈发红润了。

一切都是雨过天晴,再向好的地方发展。

但即使如此,刘表眼下还是很虚弱的,平日里只是偶尔下地走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榻上躺着。

刘琮和刘修这两个弟弟倒是很孝顺,刘琦平日里公务繁忙,他们两个则是每日来替刘琦尽孝。

“终于要西征了?”

听刘琦诉说完后,刘表不由长叹口气:“是啊,这荆益之地,也是时候该连成一片了,都是汉家疆土,各自为政,终归不是什么长远之计。”

“父亲在后方好生休养,待孩儿得胜之后,就回荆州看您。”

“为父不碍事,这荆州的基业已经都交给你了,待为父养好病之后,便可自得其乐,你犯不上替为父操心……这南郡之中,也就蔡家和蒯家值得你上点心,记住,你既然是荆州之主,从今往后,不论是征伐到了哪里,这两族中的紧要人物,也尽量要带在身边,多少有些提防才是。”

这一点,刘琦和刘表也算是不谋而合。

刘琦拱手道:“父亲放心,这一次孩儿西征,当带蔡家新任的家公和蒯越一同前往,如此黄忠在襄阳镇守的时候,两族也必然会倾全力相助,不会有事发生。”

“那就好,那就好。”

刘表长长地叹了口气,向着床榻后方一靠:“这一次出征,为父就不为你壮行了,你在外好生征战,注意身体,诸事不可急躁,这荆州经过咱父子四年治理,稳当着呢!待攻下绵竹之后,为父在襄阳置酒等你回来庆功。”

刘琦闻言笑了:“等我再回来的时候,父亲一定要养好身体,到时候咱们父子好好的喝上一爵,以贺大功。”

“哈哈哈,好!一定……为父等着你回来。”

……

五日后的正午,襄阳西面密林中的一处营寨中,由刘琦亲自挑选的一万名荆州锐士,全副武装的集结在了这里。

与他们一样,刘琦也是身着重甲,来此与他们会和……

当年,他带着三百族中子弟来到了荆州,那时候兵不过数百,骑不过数十,若是真较起真来,荆州随便抓出一个县令,都能给他灭了。

但如今辗转四年已过,依靠着刘琦的努力和个人魅力,再加上荆州得天独厚的优势……慢慢得到四方豪杰的争相投奔,他刘琦又南征北战,东西斗转,所向披靡,如今荆州之军已是发展到了十万之众。

而如今站在这里的一万人,就是这十万人中最精锐的存在。

“擂鼓!”

站在这一万精锐的面前,刘琦并没有着急发言,而是先令人擂鼓助威,以壮声势。

“咚咚咚!”

“咚咚咚!”

清脆的鼓声响彻于在场每一个士卒的心中,那沉重的鼓声中仿佛夹杂着激昂,那一声一声的鼓点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将他们胸中的热情与战意激发到了最大化。

将士们的眼中,仿佛已经出现了蜀地那一座座高耸的山关,巍峨雄伟,飞鸟难渡。

在鼓声的激励下,他们又立刻看到了那一座座雄伟的山关,在他们勇猛奋战之下,被一座座攻陷踏平,城墙之上的益州旗帜,也是一面面的被砍倒,而他们荆州的大纛,则是被重新竖立于墙头。

少时,待鼓声停下,众人的注意力方才又重新落在了点将台上的刘琦身上。

“严君病重,托付吾以大事,刘琦不才,但蒙严君教养二十三载,矢志报国,立志除凶暴,平祸患,尽杀奸佞,以还清平于世!”

刘琦认真的话渐渐响起在场地中的众人耳边。

“诸位都是多年来随我南征北战的俊杰之士,尔等与我刘琦虽无骨肉之亲,却有同难之义!伐董卓的关中之战,在场诸位尽皆参与,我本以为董卓亡后,天下当可清平,但谁想豺狼之辈屡出于世,前番六路贼军兵伐我荆州,几成累卵之危,有赖诸位与我刘氏同进退,共患难,生死不离,方才可驱虎狼之徒离开荆州。”

刘琦动情的语气渐渐敲击在众人心间,让人感到心折。

“但是,你们谁敢保证他们今后便不会再来?”

“今吾刘琦,继承父志,执掌十郡,群狼环伺,宵小观望,当此时节,我若不出兵讨逆,荆州早晚必再受宵小觊觎,就像是前番六路贼兵同伐荆州一样,届时我们还能不能挺过大难,实不得而知!在场的诸位,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儿都在荆州……如今,你们可愿同我一起出征,平定荆州四方的祸患,以安家人之心,让他们得享太平?

“想,想,想!”

“咱们共定天下,除贼护国,还世间清平,可否?”

站在高台上的刘琦此刻英姿神爽,一脸的正气,在正午耀眼的阳光映照下,从台下观之,晃的众人都睁不开眼睛,真是犹如天神一般。

一时间,台下竟无人吭声。

“诸君可愿?”

高台的刘琦再次呐喊而出,嗓子几近破音。

在一瞬间的沉寂之后,场中突然出现震天般的回应声。

“愿随主公!”

“愿随主公!”

“愿随主公!”

在场的这一万精锐,基本上都是跟随刘琦参加过关中灭董之战的,可谓是刘琦最倚重的一支武装力量。

对于这位刘使君,他们早已归心,矢志不渝。

对于刘琦,他们本来就是无条件的尊重和遵从,如今刘琦站前鼓舞,登台高喊,放声呐喊鼓舞他们,义壮外发,更是引起了在场中一众精锐们内心的共鸣。

在共鸣之下有些人就情不自禁的激动的应和起刘琦来。

一部分带动一部分,不多时,便见在场的所有军士都已经高喊起来。

刘琦见军心可用,心中大感安慰。

在场中激烈的气氛引领下,他抽出腰间的长剑,那柄长剑在阳光的照耀下,剑身如附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恍如神器,让人视之动容。

刘琦举剑高高向天,用尽全身的力气,最后大喊道,

“发兵向西,攻克江关,拿下益州,保吾荆州不受外敌所侵!”

场中的军士们亦将兵器纷纷高举向天,

“攻益州!保荆州!”

“攻益州!保荆州!”

“攻益州!保荆州!”

“噫兴!噫兴!”

“噫兴!噫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