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百零九章 声东击西打益州

从院中的厕所回来,刘琦和荀攸一前一后进了厅堂。

轻轻地揉着手掌,刘琦闭着眼睛,开始认真地思考起了当下的局面。

关于益州和豫州的进攻……

打益州,属于保守战法,收益会很慢,但是会非常稳,首先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打豫州……属于激进的战法,风险很大,但一旦战略成功了那收益也会很大。

进兵豫州,等于自己的领土与曹操全面接壤。

那毫无疑问的,他和曹操两个人在数年内便必须要分出个胜负……就如同历史上的曹操和吕布争霸中原一样,两个人必须死一个,不然留下任何一个都是心腹大患。

只有他和曹操两人中间决胜出一个人,生存下来的那个就可以一统中原宝地,纠结黄河流域周边的各家势力,然后与河北的袁绍一决雌雄,定天下权柄归属。

但这其中的风险着实很大。

一脚踏错,就是身死灭族的危机。

就这样沉思了良久之后,刘琦突然睁开了眼睛,道:“子扬留下,其余人……先去各忙各的吧。”

众人听令起身,皆施礼离去,只留下刘琦和刘晔两个人在堂。

刘晔走到刘琦身边,试探着问道:“适才,荀家的人,应该是跟君侯说了什么吧?”

刘琦睁开了眼睛,微笑着看向刘晔,道:“什么都瞒过不你……你跟公达先生认识么?”

刘晔摇了摇头,道:“荀公达乃是海内名士,昔日曾受过大将军何进征辟的荀氏中人,声名远在刘晔之上,我自然是认得他的,但却并不相识。”

刘琦心中知道刘晔并没有撒谎,毕竟他和荀攸差着岁数呢,而且就身份而言,他们虽皆为一地名士,但一方是宗亲,一方则是士族领袖,立场上有着隔膜。

“公达劝我,不要打豫州,要打益州……子扬怎么看此事?”

刘晔并没有因为荀攸与自己的见解相佐而恼怒,他只是淡然一笑,道:“末吏想问君侯,公达先生为何这般谏言?”

刘琦言简意赅的将荀攸想要对自己表达的意思对刘晔叙述了一遍。

言罢,便见刘琦认真地看着刘晔,道:“依子扬之见,公达的想法和你的想法,孰优孰劣?”

刘晔轻轻地摇了摇头:“依末吏来看,公达先生与末吏之见,皆有长处,但同时又各有短处,这天下本无最好的战略,之有最适合的,君侯是什么样的人,哪一样战略最符合君侯的心思,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琦揉了揉眉头,道:“说实话,你谏言拿下豫州的战策,若是成功了,则刘某人霸业可期……只是,我暂时还没有信心。”

刘晔闻言,奇道:“君侯是怕自己胜不了曹操?”

“嗯,一半一半吧。”

刘琦叹息道:“依照我的观察,我跟曹操的本事相若,论及综合实力,目下我荆州比他要强,但他背后尚有袁绍的支持,我若进兵中原,与曹操相邻,必成其心腹大患,届时就是不死不休之局。”

说到这,便听刘琦长声一叹,道:“怕就怕,袁绍在北方乐于坐观成败,看我跟曹操在中原相争,我就算是与曹操交战,能够占据一时上风,但袁绍在背后支援他,这场中原大战时日一旦迁延,我荆州日后再想冲中抽身出来,就难了。”

刘晔闻言笑了:“末吏此刻,虽然依旧是认为君侯当进兵豫州以争天下,但若论对自身的了解,天下人莫过于君侯自己,既然君侯认为眼下不是与北方诸强争雄之时……那图谋益州,刘晔一定也会尽力辅佐,替君侯筹谋!”

刘琦闻言笑了:“你先将你的大理寺署整顿明白了,再说别的事。”

刘晔笑着应诺,随后面色一正,道:“君侯若是要兵进益州,当用何策?”

“以君之见呢?”

“益州目下虽多事,但刘璋手中还是掌握着刘焉留给他的青羌军众,另有数郡之兵,依旧谨遵其令,如今虽然四面楚歌,但益州之地山川陡峭,实在太过艰险,一个不好,就容易形成迁延日久,彼此对峙不下的局面。”

刘琦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进兵的方法,还需谨慎筹谋,子扬可有良策?”

“有一法,君侯可试之。”

“什么方法?”

刘晔伸手在,在刘琦桌案上的水壶中沾了一沾,然后在刘琦的桌案上写下了四个字。

“声东击西。”

刘琦何等的脑力,一瞬间便明白了刘晔的意思。

他笑着点点头:“果然,还是子扬深知我心……妙计。”

刘晔拱手道:“区区小策,何足道哉,刘晔只是献策,但行策之时,施展多少巧妙,还就得是君侯自行筹措了。”

“放心吧,这事我拿手。”

刘晔点头称是,随后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略有些犹豫地道:“还有一事,事关荀公达,刘晔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琦斜眼看他,道:“你既把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当讲不当讲我都是要听听的……说吧。”

“君侯有没有想过,其实以荀君的角度而言,君打下颍川之地,对于他本人来说,乃是好事……毕竟,荀家的根基就在豫州。”

刘晔的一番话,顿时将刘琦点醒。

是啊,荀家的根基就在豫州,这年头谁不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并入到自己所侍奉的势力麾下?

如果不希望,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荀攸本人已经对刘琦忠诚到了极点,在考虑所有事情的时候,他会有限考虑刘琦和荆州的前景,而不将他的家族放在首位。

其二,就是他还有些许私心,觉得荀家此时还不适合完全并入到刘琦麾下,毕竟一旦完全并入了,荀家怕是就彻底和山阳刘氏绑死在一起了。

当然,这就和当初整个荀氏中人在天下的布局完全背道而驰了,荀家的人在各个大势力中皆有人在,他们不曾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于荀氏的作风,刘琦此刻骤然间觉得心中有些不舒服。

虽然他能够站在荀攸的角度上来想这个问题,也能对此表示理解,但多少还是有些不快。

一开始还好,但随着时间越长,对这个事就越发有些抵触。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琦突然想明白了什么。

历史上的曹操和荀彧荀攸等人关系极为密切,自打曹操放弃了兖州系士人为臂助之后,他就开始以荀彧为牵头人,开始大肆收揽颍川士人为臂助……按道理来说,即使日后政治立场不同,他也完全没有赐死荀彧的必要性,毕竟曹操当魏王时,剥夺的士族权益,可并不只是单单的针对荀氏一族……

难不成,对荀氏一族的底火,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么?

自己现在的这种有些恼怒的心情,是不是就和曹操年轻时,对荀氏一族的感觉一样?

他们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是有他们的道理,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一种对君主的不尊重。

荀家……

刘琦笑着摇了摇头。

“罢了,都无所谓了,有些事情,不需要那么较真。”刘琦随意的对着刘晔摆了摆手。

刘晔明白刘琦的意思,随即告退道:“末吏先下去了。”

“去吧,忙你自己的事。”

刘晔向着刘琦作揖,然后缓缓退出厅堂。

当他刚刚走到门口处时,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刘琦的喊叫声:“子扬,你今日之言,其实……确实有些不当讲。”

刘晔闻言先是一愣,接着道:“末吏谨记君侯之言。”

“走吧。”

看着缓缓退出厅堂的刘晔,刘琦不由向着后方一靠,慢悠悠地道:“哪有一个省心的,都是人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