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六百零一章 起用新人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六百零一章 起用新人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董卓死后,并州军全部跟随吕布归顺朝廷,西凉军则是各自跟随李傕,郭汜,段煨等凉州诸将四散,诸军士各有归宿,但少有跟随幽州系的将领徐荣的。

西凉军十万兵将,但最终跟随徐荣一起奔赴前程的,不过数千兵士,可见徐荣这个凉州外系人在凉州军中混的是多么的艰难。

好不容易辗转到了刘琦的麾下,但头一场仗,就让孙坚打的有点找不到北了。

若是徐荣从来没有和孙坚交过手,他心中倒是也不会不舒服。

可问题是,当年孙坚北伐雒阳,徐荣曾调兵遣将,纠合西凉军差点把孙坚给揍的尿了裤子。

如今面对当年的手下败将,却反倒是徐荣没有了主场优势,反倒是被对方一顿好打,他心中又岂能咽下这口气了?

但咽不下,却也得咽,因为他没办法。

刘琦微笑着道:“北方人来南方,水土不服也是正常,特别越往南,气候越热,而且还潮湿,瘴气很重,特别是每年七八月份的酷暑,普通的北方头一年来南方,很难接受的了,特别是还要随军征战,这些我都理解,因为我也是北方人,当初刚来荆州的时候,也难受。”

徐荣叹息道:“眼下这情况,徐某麾下这数千北地军士,到底该何去何从,徐某实在难以决断。”

刘琦来回看着徐荣和甘宁道:“其实依照刘某的看法,二位手下的这些精壮军士初来荆州,在没完全接受南方生活习惯的时候,还不宜和正规军一同屯田操练,应先以适应环境为主,待能够接受南方的环境,再逐步恢复操练。”

甘宁也是个人精,此刻大概是听明白了刘琦召他们二人来的意思。

“君侯之意,是想让我二人麾下之众,不随荆州的郡国兵成行伍……而另成一军?”

刘琦微笑道:“正规军屯田,操练,远征,护边这些事一样不能少,这样的强度,怕是远道来的士卒们未必能接受的了,我这边倒是有一法,既不需让弟兄们过于劳累,也能让他们逐渐习惯荆州的环境,且也不至于懈怠。”

徐荣拱手问道:“敢问使君有何吩咐?”

“满宠受我令,行都察之职,全监荆州十郡,只是这期间他手下需要有可用之兵,我看徐将军从北方带来的锐士和兴霸从蜀郡带出来的八百弟兄,倒是能够担此重任。”

徐荣和甘宁不太明白所谓的都察之意,刘琦又大致向他们解释了一下。

解释完之后,二人开始沉思起来。

毫无疑问,这都察的背后,是刘琦准备大刀阔斧的开始改制郡、县之衙署,并与地方郡县和本土的豪气争权的行动。

以大汉朝百余年的地方作风来看,这次赈灾各郡各县的豪强和县署官吏若是没有以权谋私的举动,那都算是刘琦祖上烧高香,积了大德了。

毫无疑问,满宠这次借着赈灾的机会去查,一定会清查出一大群的人。

当然,这些人在地方必定都是有权有势有私士之人,满宠清查出了他们,并要治他们的罪,必定会受到地方强烈的反抗。

若无兵无将,如何去触碰这些人的眉头?

但是若是派遣荆州本土的将军或是兵士去协同办理,都不会太过顺利,毕竟本土豪强和各郡官吏与军中的各阶军吏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谁也不清楚。

可对于荆州人来说,徐荣和甘宁两个人所带领的兵都是外来的,是新人。

他们所率领的兵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怕得罪荆州的豪强和本土官吏。

徐荣也曾在西凉军中待过。

他麾下的士卒,昔日也和他们的主将一样,随同董卓搜牢,杀人……

在司隶和京兆,什么样的官绅他们没杀过?什么样的财货他们没抢过?

这群犹如虎狼一般的军士惹的天下人牙牙痒,恨不能生啖其肉,他们招人恨的事各个都干了一箩筐……如今只不过是随同满宠去治理一下各郡的弊政,打压一下豪强,简直就是毛毛雨了,在轻松不过的事情。

至于甘宁手下的兵……当初敢跟他这个锦帆贼纵横蜀郡江上,惹的天怒人怨的一帮愣头青,还有什么事是他们不敢干的?

不得不说,刘琦挑选的这些人非常合适。

甘宁和徐荣在经过一番考虑后,答应了。

他们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他们来荆州,就是奔着刘琦来的。

荆州本土的其余官吏和豪强,与他们没有关系,徐荣和甘宁这种性格的人,也不怕得罪他们,他们一个跟随董卓得罪了天下士人,一个在蜀郡把自己弄得众叛亲离,仓惶如丧家之犬的奔逃出益州。

对拥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只要能够安身立命,其他的事还有什么可在意的?

……

就这样,满宠受任都察史的事情就定了下来,而配置给他都察官署的兵将,便是以徐荣和甘宁为首的两路精兵,共计不到五千人众。

别看只有五千人,但各个都是刀口上摸爬滚打滚出来的,虽然各家豪强,甚至包括郡守以及县衙的兵丁数量远超这个数,但在战力上是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真要是因为满宠查案和地方势力有了摩擦……倒霉的肯定不是他们。

说句不客气的话,有徐荣和甘宁的这两支兵马协调都察,满宠完全可以在荆州横着走。

同时,张允也将组建卫士署的名单呈递给了刘琦,果不其然,那里面有杨松的名字。

对于张允所提供的名单,刘琦没有反驳,一律照单全收,但他只有一个要求。

卫士署中,设立左右中郎将,张允为左中郎将。

而右中郎将则是刚刚和刘晔一同返回襄阳的徐庶。

徐庶此番退袁术功高,被刘琦破格直接提拔到了卫士署的最高层,除了予以重用之外,也是用他来制衡一下张允。

毕竟张允虽然忠心,但有时候做事挺没边的。

同时,还有两位宗亲也一起返回了襄阳。

一个是在江淮的刘晔,而另外一个,则是前番兵败于柴桑的刘繇。

刘琦当机立断,借战功之机,着刘晔为他准备新成立的大理寺署的大理寺尉。

其时,廷尉在中央乃是九卿之一,刘琦在州成立官署,自然不方便与京中的官署同名,因廷尉署在西汉时又成大理寺,故以此沿用,并用刘晔为大理寺尉。

至于刘繇,因同是汉室宗亲,又有名士之名,故而刘琦决定重用他,着其为刑署的校尉。

如此一来,用来剥夺地方郡署权力的司法机构的雏形就大致定了下来。

满宠负责稽查,刘繇的刑署主刑狱以及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