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九十五章 满宠的用法

满宠的评价,多少让刘琦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一些举动,或者说是无心之举,竟然能够让满宠对他的印象好到这种程度。

自己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让人称赞的事情吧?

但仔细想想,自己或许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反人类的事情,但换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却并非如此。

很多事情,自己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但在旁人看来,却都可称得上是惊天动地。

想到这里,刘琦心中也不由升起了几分自豪之情。

原来,我做的事情,还是挺得人认可的。

满宠又继续道:“今来,南郡诸县有瘟疫蔓延,而满某在大街上看到州牧署所发布的政令告示,包括宵禁、封县、开仓、征辟医官等等,这些事情既有条理,又不徇私,且以控制瘟疫为首要之事,不迁就豪强士族,皆一视同仁,着实令人钦佩。”

刘琦见满宠说的赤诚,感慨道:“能得满公如此评价,却也不枉刘琦这些年的作为了。”

就在这个时候,府中有人将刘琦的大食送了过来。

古人一日两餐,少有能食三餐者,早晨的大食一般比较重要,这一天的体力活,靠的全是这顿饭所提供的能量。

早食上来之后,刘琦问满宠道:“满公,早上吃了么?”

“嗯?”满宠闻言不由一愣。

他是怎么也想不到刘琦居然问这么一句。

不过满宠这个人从不扯谎,性格刚直,即使是在吃饭这种事情上,也不会因为谦虚退让而去骗。

“没吃。”很实际的回答。

这回答得很符合实际情况,大清早上天都没亮就跑到刘琦的府邸前堵门,怎么可能吃了?

刘琦转头,对送来饭菜的人道:“再去取一份碗筷,我的这份有些多,拨些早食给满公。”

那侍从闻言惊道:“这……莫如我等再给贵客做些早食如何?如何能分使君的?”

刘琦摆了摆手,道:“去吧,眼下南郡有瘟疫,还需要开仓济民,粮食该省就省点,我和满公同食便可。”

那侍从领命去了,然后命人送上了一副碗筷,刘琦将自己的麦饭和青菜拨出一半,给满宠递了过去。

刘琦的举动,让满宠很是有些惊叹,即使他性格高傲,即使他刚正不阿,即使他性情比较古板,但以刘琦目下的地位如此平易近人地与他共食,满宠是绝对不曾想到的。

礼贤下士,有时候不一定非要表现得非常做作亦或是卑微,只需要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也足够表现出来了。

刘琦和满宠同案而食,满宠倒是也不做作,刘琦让他吃,他也就真的吃了。

刘府的侍从在门外看到这种情形,不由摇头叹息。

说实话,满宠的行为在他的眼里着实有缺了些礼数,大清早上跑来就算了,还分使君的口粮……

听说是使君的家乡人……但老乡也不能这样呀!

刘琦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一边对满宠道:“满公,可愿受刘琦征辟,在我府中任职?”

满宠一边吃一边道:“满某今日来此,便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只要刘使君对当年之事心中无隔阂,那满某自当为使君尽力。”

“那你觉得,你在我麾下能干什么?”刘琦笑呵呵地道。

满宠一边咀嚼麦饭,一边道:“干什么都行,不挑。”

刘琦颇有些惊讶地道:“满君如此仔细地审查刘某,如今想要归顺,却不求高职,那这么多年的席珍待聘,岂不是白费了?”

满宠言道:“我这些年未曾出仕,是想找一个可以从一而终之人辅佐,然并不是说人家一定要以高职征辟于某,满某若有能力,不论在何位,都自能干出政绩,届时提拔与否,在君不在我。”

刘琦闻言笑了。

酷吏,难不成都是这个性子么?

“满公此言是也,那公可试着想一想,刘琦想委任公何官位?”

满宠吃完将碗筷放下,从怀中掏出巾帕,道:“想来,应是掾吏或是随军文书之职。”

刘琦突然伸手,指了指满宠面前的碗,道:“还有饭粒。”

满宠先生一愣,接着竟然真的是下意识地拿起碗,将里面的饭粒全都吃干净了。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会顾忌什么所谓的面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外人如是,对自己亦如是。

待将碗中的饭粒都扫荡干净了,满宠才将碗筷放下,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仿佛是在自我欣赏。

刘琦抿嘴一笑,继续道:“适才满公猜的不对。”

满宠闻言一愣,皱了皱眉道:“莫非使君是想将满某外放,任一县之长?”

刘琦摇头道:“我荆州地大物博,我若是想找县长,三十个五十个我想找都能找到,不会特意派人大老远从高平县往这边带人的。”

满宠仔细想想也是。

“敢问刘使君,想委任满某何职?”

刘琦慢悠悠地道:“我大汉建朝以来,中央有廷尉总掌律法行刑,地方律法最高权皆在郡守,而郡中具体执掌各郡、各县律法的人是各郡县所设立的决曹掾,但这些决曹掾,却普遍都听从郡县之首的调遣,因为汉律在地方的最终决策权,也是在郡县之内。”

说到这,却见刘琦轻轻地弹了弹袖子上的灰尘,慢悠悠地道:“听到这,满公可知道刘某想委任给满公何职?”

厅堂之中,好半天都不曾有声音,满宠竟然是出奇地没有回答刘琦,只是低头沉思。

而刘琦也不催问,只是定定地看着他。

少许之后,方听满宠缓缓开口道:“满某早就看出,刘使君不同于寻常人,敢于打破常规,行他人所不敢行之事……从使君在荆南重新实施賨布之策,就可见一二。”

刘琦微笑道:“不是我想动地方律法,只是一郡之守或是一县之长,不能长久立于汉法之上,两千石又如何?若是犯了律法,该知罪,也必须治罪!如若不然,时间一长,地方动乱,官民彼此互为水火,早晚必成祸患。”

大汉朝自建朝以来,除了中央的廷尉之外,地方的律法基本都是和一郡一县的最高长官是挂钩的,也就是说两千石的郡守,在一郡之中有案件的最终决定权。

而一县之中,毫无疑问,三百石到六百石的县长,对案件有着最终的决定权。

虽然郡中有专职的决曹掾,但郡守一旦张嘴,就足矣改变他们对案件的裁断。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权力对于人来说,本来就是层层相压,大鱼吃小鱼,官场中谁嘴大,谁就吃得开。

但司法的最终裁决权在一方之长的手中,但凡是个有些见识和学历的后世人,就知道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刘琦身为一郡之长的时候,对于这种事他无所谓。

因为他那时候是郡守,他自然是想把所有的权力都抓在自己的手里。

但现在,刘琦的角度已经和原先不一样了。

他是一方霸主,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甚至是脱离朝廷管制的地方霸主。

这南方的半壁江山,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他的私有物。

就人性而言,谁也不想让自己的私有物,被手下的人肆意挥霍。

想要有效地控制自己辖境内郡守和县令的权力,司法权力一定要从地方手中剥离出来。

但自古以来,想将地方的司法权力从地方长官手中完全地剥离出来,几乎是痴人说梦,因为每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而且官吏之间彼此的裙带关系,也注定这种事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

但至少要在政策上剥离出来,或是设立相应的监察部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将权力最大的集中化。

至于集中地,自然是他刘琦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