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五十七章 刘琦治贾诩

南阳郡,新野县。

蔡瑁、李典、张任等人知晓了高昌,杨松等人为使者团,前来会见牛辅,当即先将一众使者团迎接到了新野城内,好吃好喝的一番款待,然后再派人先去牛辅的营中进行知会他,待对方有所回复之后,再行将使者团送入牛辅的军营。

高昌和王熙,在新野城的时候,也不甚老实。

李典,张任,黄叙,邢道荣……这些人都是刘琦的嫡系将领,高昌对他们自然是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于是他将精力用在了蔡瑁的身上。

高昌和王熙在新野期间私下里找蔡瑁哭过好几次,请他看在刘荆州的面子上,将他们两个放自己回襄阳,日后定有重谢云云……

但很可惜,蔡瑁对他们现在说的话,只是虚与委蛇的应付。

蔡瑁又是表示同情,又是表示会尽力替他们说话。

但最终,蔡瑁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去往牛辅军先行送信的探子回来之后,便立刻将高昌和王熙送了过去,丝毫没有做挽留。

毕竟,在蔡瑁的心中,他也是极为讨厌这些北地名士的,因为这些北地名士也都有各自的心思,他们的存在对自己也有一定威胁性。

在这件事上,蔡瑁坚定的和他的姐丈站在了统一战线。

进入了牛辅的军营后,牛辅倒也算是客气,先行接待了几名使者,为他们准备帐篷和食物。

他暂时没有见荆州派来的三位使者,只说是有军务在身,待有空的时候在会见他们。

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所谓的下马威。

而高昌等三人来牛辅军营的第一夜,杨松就代表刘琦,暗中前往会见贾诩。

当杨松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贾诩的脸色立刻就有些难看了。

贾诩活了四十七岁了,已经是奔五十的年龄,这些年来在他的心中,能比他还会在暗地里使坏到让人由内心产生无力感的人,贾诩还真就是不认识几个。

刘琦算是其中之一。

虽然贾诩和刘琦从没见过面,但多年求生求存的经验让他对刘琦这只小狐狸充满了警觉之心……

贾诩笑呵呵地看着杨松,笑道:“听闻南郑杨家在汉中是有名的大族,田多地多,附户逾数百,既有此家业,杨公为何舍却不要,反倒是来刘使君麾下当了一位使者?岂非大材小用。”

杨松笑呵呵地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杨家虽家大业大,但多少年来,终归走不出汉中一郡之地,刘使君乃是当世英主,久后必成大器,杨某有幸能够侍奉于使君,此生再无憾事,我料我杨氏一门,日后必然光大,而能扶杨家者,必刘使君也。”

“是么?”贾诩淡淡道:“那老夫提前在这里恭喜了。”

杨松笑道:“多谢贾公关心,您我虽然从未谋面,但从刘使君那里,杨某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贾公的事情。”

“先生真会开玩笑,老夫不过是凉州一愚鲁之人,大半生都是庸碌无为,有什么事情值得让旁人揣摩的。”

杨松笑道:“单凭刘使君对贾公这般看重,就足可证明贾公远非常人也。”

贾诩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眼睛微微眯起,没有接杨松的话茬。

贾诩不说话,杨松也不尴尬,因为他的优势之一就是脸皮极厚。

却见杨松笑呵呵地站起身,拿起一个小木匣,缓缓地走到了贾诩的面前,递送到他的面前,道:“贾公,刘使君听说贾公前番与刘荆州的使者说,想要请刘荆州将贾公家眷送回宛城,不知可有此事。”

不知为何,杨松笑眯眯地说这番话的时候,贾诩的心却愈发感到寒冷。

“这是刘使君专程令杨某给贾公带来的东西,想请贾公一观。”

贾诩伸手接过那柄匣子,饶是他平日里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此刻竟然也有些呼吸加快,面色微微有些发白,伸向那木匣的手竟然在不自觉间有些颤抖。

少时,贾诩接过了那只匣子……嗯,稍稍有些重量。

他缓缓地将匣子的盖子在自己的面前打开。

然后,便见他骤然一惊,险些将那匣子掉落在地上。

那匣子中放的,赫赫然的竟然是一只颜色惨白且风干的手。

同时,那匣子在打开的一瞬间,竟然还有些异香。

这就是古代人用来保存尸体不腐烂的一种方法,用香酒浸泡防腐,另外熏香和香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防止腐烂的作用。

看到那只手,贾诩的表情露出了少有的惊慌。

惊慌这种情绪,在他快五十寒暑的人生中,几乎用一只手就能数的出来。

但今天,他慌了。

“这是何人之手?”贾诩嘶哑道。

杨松看向盒内,脸上亦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怎么是这么个东西……这,这,杨某不知啊,贾公觉得这会是何人的断手?”

贾诩的表情扭曲了,巨大的惊恐涌入了自己的心头。

何人之手……何人之手……他的几个儿子和妻子目下都在襄阳!

不论是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手,都足够让贾诩感到疯狂了。

但杨松惊愕的表情很快就消失了。

他冲着贾诩作揖道:“贾公放心,杨某是跟您玩笑呢,这手臂,乃是袁术前番攻打西陵时,一名淮南士卒的断手留在了城下,不知其是何方人士,贾公无需多虑。”

贾诩顿时愣在了当场。

送个自己不认识人的手臂,这是要干什么?

杨松笑呵呵地道:“刘使君让杨某转告贾公,这一次他给贾公送的礼物,贾公不认识,但下一次,可就保不齐了。”

贾诩的目光清冷:“你什么意思?”

“其实杨某只是个传话的,刘使君具体什么意思,杨某也不甚知晓,只是据杨某猜啊……那个,贾公你不是问刘荆州要你的家眷么?我估计以刘使君的意思,他应该也会顾念贾公的思亲之情,把人都给您送回来,但具体怎么个送法……”

说到这,杨松伸手指了指那木匣中的断手,小心翼翼地道:“若是刘使君用这般方法零散着送他们回来……贾公,杨某觉得,倒是还不如让他们囫囵着待在襄阳享福的好。”

贾诩听了这话,气笑了。

他看向杨松,似笑非笑地道:“杨君是在威胁老夫?”

“不敢!”杨松急忙摆手:“我跟您第一次见面,为何要威胁您?威胁您的人是谁,您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贾诩的语气很低沉:“刘伯瑜也是名士之后,经学子弟,他能干出这般凶残之事?”

杨松伸手向西一指,低声道:“冀县城头,三千人的首级高悬,贾公莫非不知道这事儿?”

贾诩闻言一愣,接着他认真地打量起杨松,道:“老夫观阁下并无甚才学,但这张利嘴和这份胆量,倒着实是令人钦佩。”

“不敢,不敢,杨某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

贾诩叹道:“能把不学无术之辈善加以用,绝非等闲之人。”

杨松笑道:“正是此理,所以值得钦佩的人不是杨某,而是刘使君……贾公,其实何必呢?刘使君这个人您没见过,但他乃是雄主,这一点杨某敢用性命保证,只要您不对他三心二意,怀有异心,他对待您,必然是诚之又诚的。”

贾诩伸手指了指那匣子中的断手,道:“你管这……叫诚之又诚?”

杨松笑呵呵地道:“说句不客气的话,这还不是贾公自己作的?好端端的,非得威胁刘荆州,要什么家眷……这别说是刘使君了,换成我,我也不乐意啊。”

贾诩脸上的肌肉来回抽动……

怎么说来说去,感觉被抢了家眷为人质的自己,反倒是理亏了。

他的脑海中回想起当初刘琦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中,最令自己刻骨铭心的一句:

“必杀尽贾公子子孙孙……”

贾诩无奈地揉了揉眉头,叹道:“回头劳烦杨公跟刘使君说一声,老夫一时乱了心智,做出一些不慎之行,还请刘使君恕罪。”

杨松急忙作揖:“好说,好说!杨某来时,刘使君就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贾公自己能想明白,他跟您……还是挚友。”

挚友……

贾诩的表情极为难看,既想笑又想哭。

“对了,贾公,这一次杨某来,刘使君有令,想请贾公帮忙办两件事。”

“哪两件事?”

“一是请牛中郎将退兵。”

“嗯,这事老夫自然会办的,不需刘使君操心,南阳这一路兵马,包在老夫身上。”

“第二件事……”

杨松笑呵呵的一指帐外:“能不能老夫贾公,帮忙将随我来的另外两位使者……处置一下?可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