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得到了三位贤士

许郸和许沂得到了典韦的委托,兄弟二人商量了一下,即刻便由许郸向刘琦告假,然后连夜快马加鞭,赶往其老家谯县去了。

典韦,张允,许郸和许沂的事情,多少也瞒不过刘琦,不过刘琦并不以为意,毕竟刘琦心中明白,这些人是在为他办事。

蔡邕的事交给他们,想来也用不着自己来干什么了。

毕竟,这几日的时间里,刘琦一直在与徐福,石韬,崔钧等人相处。

徐福出身于颍川寒门,石韬亦是颍川人,但却是出身经学之家,不过却不属于郡望高门,只因颍川当地的郡望乃是以荀、钟、陈、韩等执牛耳的,并未听过什么石家。

然三人之中,崔钧的身份相比另外两个就高出许多。

他出身于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博陵崔氏,属于崔氏中安平支中的一人。

其父崔烈,曾在中平二年花了五百万钱,在西园购买了一个司徒的位置,两年后又迁为了太尉。

就算是买的职务,但崔钧也可称之为三公之后,不同于旁人。

不过对待这三个人,刘琦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厚此薄彼。

他心里明白,这三个人的出身和地位都不一样,更精准的说是出身的阶层相差比较大。

徐庶的家族就是在地方因为有房有地而可以收租过日子的寒门,说白了就是坐地户。

而石韬属于纯粹的文化人,类似于教授家的孩子,性格相对清高。

崔钧则是属于国防部长家的大少爷。

就是这样三个身份迥异的人,到了荆州之后,却能相处成为无话不谈,荣辱与共的至交好友,说明他们之间早就已经跨越了身份的束缚。

非得是在眼光和心胸比较开阔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特别是在东汉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这三个人都非寻常之辈。

人家彼此之间,都已经模糊了身份的界限,刘琦若是还分以待之,怕是会落了下乘,回头这三个人也未必能看的起他了。

于是,他对三个人都是执同样的礼,处一样的情。

四个人在刘琦的府邸内,连谈数日。

起初先是只论经学,后来又从经学谈到了当今天下的时政,又论及到军事,又论及到律法人事等诸多种种,感情越发深厚。

在这几日的谈话中,刘琦对这三名青年的本事也大概有了一个了解。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确实都不是一般人,普遍都是有他们的能耐和长处。

东汉时期的经学士子,很多人因为遭到了经学的荼毒,视经学为王道,也视经学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因此他们不学民生,不研军事,只是一门心思的学经,并对那些各派针对经学所做出的批注进行深入研究。

五经其实字数不多,想要研究明白花不了几年的时间,问题是各派对于经学的批注,那字数实在是太多了,非得穷尽十年之功才能窥得门径。

因此,在这个时代,有许多名人士人是只懂得论经,而不懂得治政和治军。

因为他们真没时间学旁的。

但徐福,崔钧和石韬这三个人,并没有陷入到大部分士子的学业怪圈之中。

相比于崔钧和徐福,石韬似乎更擅长民生与务农,在这方面研究的更通透。

而崔钧,似乎对行政和治政比较感兴趣,在这一方面研究的通透,并能够提出许多符合眼下时局的行政观点,令刘琦颇为赞叹。

至于徐福,似乎颇喜军务和谋略,而碰巧刘琦也比较擅长这些方面。

刘琦与他们三个人谈的颇为投机,连续谈了几日之后,刘琦深觉这三个人实在是有收拢在麾下的价值。

虽然还都很年轻,很明显崔钧和石韬很明显是治政之才,而徐庶则是一个治军的苗子……

“三位皆有异才,刘琦深以为敬,今番相见,大慰平生,想留三位先生在府中,权且充为掾吏,待日后定有重用,不知三位先生可愿?”

徐福,石韬和崔钧三人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

却见徐福向着刘琦拱手道:“说来惭愧,其实当初福在街上高声吟唱,所为的就是吸引使君的注意力,若能得使君相重,收我三人入府,实为幸事。”

刘琦转头看向崔钧和石韬,却见他们两个也点了点头。

刘琦疑惑地道:“刘某与三位先生素昧平生,以三位之才,去往何处皆会得到重用,为何偏偏来刘琦麾下?”

石韬言道:“说起来,还是看了使君那一日在论经大会上,驳斥以高昌,王熙等人之论,我等深以为然,觉得使君不是墨守成规之人,日后定能改制于天下,不拘泥于先人之道,故而前来相试,与使君相处几日,发现使君才思敏捷,胸有大志,远非寻常人可比,开拓天下,以制令改天下弊端者,非得又使君这般的胸襟与见识方可。”

刘琦闻言笑道:“先生过赞,刘琦当不得这般夸赞。”

就在三人谈笑议论的时候,却有许沂匆匆来到厅堂之外,向着刘琦拱手言道:“使君,典君等人在谯地接到了蔡中郎,特派人回来,向使君禀报。”

刘琦闻言大喜。

总算是把这个后备的老丈人,给搞回来了。

……

事实上,许褚在得到了许郸的通知之后,念及当初与刘琦等人共抗公孙越,且两家中间又有许郸和许沂这层关系在,故而当即派出坞堡内所有精干的细作,四下查探,探寻蔡邕等人通过他这里前往吴郡的路径。

许氏坞堡的人在谯县势力极大,想要探寻蔡邕一行人的行踪,并不是很难。

很快,许褚手下的人就将蔡邕的行踪带了回去给刘琦。

此时,蔡邕一行人的队伍,已经是行驶到了谯在西面的边境。

许褚一面派人通知典韦和张允,一面当机立断,派出坞堡内的猛士五百,星夜将蔡邕一行人的车队围住,阻断他们的去路,并将他们劫持到了许氏坞堡之内。

刘琦事先跟典韦说的,是‘请’蔡邕回荆州,但典韦派遣许郸回谯的时候,却忘了提这一个‘请’字,以至于许褚并不明白蔡邕在刘琦那里是什么位置。

不明白这当中的前因后果,以至于许氏坞堡一行人在请蔡邕入坞的时候,相当的没有礼貌。

蔡邕本人倒也算是勉强,但他身边的伴当和侍从可就是惨了。

但凡是敢稍有犟嘴,亦或是违背之举,便会遭到许褚手下的一顿毒打。

可怜蔡邕身边的那些伴当侍从,一个个因为蔡邕的缘故,平时出门受人尊敬惯了,也对旁人指手画脚惯了,冷不丁碰到这么一群不讲理的蛮子,着实是有理说不清。

稍有言语冲撞,就是惨遭一顿鞭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